看来,黄月英心中确实有愧疚,想弥补于他。
诸葛亮识人极准,可他一时之间看不透黄月英性格。短短三天相处,且无夫妻之实。只知道她气性不小,受不得委屈,但能忍得住气;大胆抛弃丈夫父母,逃亡蛮荒地界,能看出心志坚定,不惧挫折阻碍;且为了黄家平安,隐姓埋名两年半,不忍父母分别,接去团聚,有孝有仁义,非不顾一切的亡命之徒。
如今看为官的事迹以及短短信件,足够见微知着。
黄月英眼里容不得沙子,合浦郡中大小事情,几乎要全部合她心意,甚至会花费巨大的成本去改革。
黄月英极其善于激励军心民心,不是靠口才与仁义,而是靠制度,听闻合浦郡中奖励丰收,粮食年年高产,虽无强将,兵士却勇敢直前,几乎无往不胜。
黄月英无限包容,心怀广大。这似乎与她眼里容不得沙子矛盾,可她确实如此行事。她容不得三妻四妾,却竟然能容忍同性之恋!婚前同居!大庭广众露胳膊大腿!甚至不要求文臣武将死忠,只要求不能泄露合浦郡机密!
关羽善于思考,问诸葛亮:“军师夫人让女人出门工作,男人没有反抗吗?”
刘备却回答了,幽怨的语气:“这也是军师夫人的高明之处,她宣称,让女人工作,是为了减轻男人负担。还说,一切不工作的女人,都是蛀虫,不能创造价值,是对男人的剥削!”黄月英这是以不承认女人的家庭价值,来帮助女人获取社会地位,而且这般说来,便不会受到男人的反对,甚至促使男人让妻子出门工作。
刘备补充道“合浦郡各级主政官员的考核,全看生产的粮食或者其他产品数量和质量,价值上涨最高的,官员就能升官发财,平民能获得奖励。因此,各级官吏为了增加产量,便会主动请求女子参与劳作,这一政令没有任何阻力。”
诸葛亮没说的是,黄月英及其擅长发展建设,政事方面却有不足。比起曹操孙权等来说,黄月英有女人的缺点,妇人之仁!黄月英不喜杀戮,犯事之人,除了十恶不赦的,否则几乎没有砍头的,多是抓去坐牢,一年半载,三年五年的,没有威慑力。如此下去,必有后患。
当然,诸葛亮能说出此话,是因为现在他尚且不知道,被抓去坐牢的人,最终去了哪里。
黄月英确实不喜血腥,她总想着除非杀人放火,否则几乎不定死罪。她不认为,抢劫一袋大米,偷两筐土豆,就能判处极刑。
合浦郡中,被抓去坐牢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刑期的,都在戴着脚链修路筑墙;三年以上的,全部送去崖州挖铁矿,挖得多,还能减刑呢。
当然,随着合浦郡逐渐富裕,事实并不像诸葛亮想象那般。轻刑之下,犯罪的人数没有增多,反而极速降低,搞得挖矿的人都不太够。诸葛亮纵然神机妙算,也不知道经济基础决定精神面貌与行为作风,仓禀足而知礼仪啊。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写东汉中期人数大概2200万,所以交州大胆写了100万,没想到东汉中期和末年差距那么大。最近又看三国演义,说冀州绝世大州,户籍也只有三十几万,乱世之中,一家人口肯定不多,顶多一百五十万人;那交州边远,肯定就没有一百万了,头疼死我。
希望姐妹们多给营养液和评论,嘤嘤嘤,爱你们
第17章 周瑜谈月英
话说鲁肃快马来到柴桑,面见周瑜,将事情详细说明。
周瑜大呼:“子敬糊涂,怎么不劝阻主公?兴兵伐黄,此计大谬!”
鲁肃忙言:“公瑾此话何意,莫非不能取胜?”
周瑜手掌摩擦着剑柄:“江东兵强马壮,良将三百,实力强劲。瑜若带兵攻打,自信能荡平整个交州。”
鲁肃又问:“那为何不取呢?交州避战已久,早已富足,合浦郡更是遍地黄金,若得交州,吴侯与曹操便有一战之力啊!”
周瑜苦涩笑:“图谋交州,若是联合士家,算上来回三月可胜;若同时与士黄吴三家为敌,需要半年才能取胜。这么长的时间,曹操必然从北面趁机来攻!”
鲁肃瞪大眼睛,怀疑道:“曹操要攻江东,荆州刘表岂能不助我们?刘备与关张俱在荆州,曹操一时讨不了便宜。届时交州已经归属江东,公瑾也能镇守长江啊。”
周瑜无奈道:“子敬啊,事情怎么如此简单?纵然关张万夫之勇,孔明智绝天下,但刘表守得住荆州半年的前提是,刘备能得到荆州的全部兵马。”
鲁肃稍有疑惑:“刘表已经说明,要将荆州全部交于刘备,不是正好能抵御曹操吗?”
周瑜以手抚襟:“恐怕主公与刘备也是这么想的啊。荆州刺史府最近医士出没频繁,有秘密被砍杀者,蔡夫人又将刘备远掉新野,想必刘表命不久矣。刘表家外戚势大,蔡夫人必然不能容忍刘备,刘备、刘琦、刘棕三立,荆州内乱在即!蔡夫人有谋无志,敌不过刘关张,必然会将荆州拱手让与曹操。故而,抗曹的主力,只能是江东!届时,曹操大兵压下,江东已然是砧板之肉,安能有疏忽?”
“咣”,鲁肃吓得丢了酒杯,身子微微有些颤抖:“公瑾是说,江东要大难临头了?”鲁肃有智之人,早已料到曹操必然会犯,但是不能想象得不到荆州全部兵马人员的相助。如此,江东必败啊!
鲁肃急忙问:“那依公瑾之意,江东是降还是战?战几乎必亡啊!”
周瑜仰天而笑,随后一杯好酒:“昔日伯符许我江东梦,如今伯符逝去八年,我周公瑾大小数百战,勤练兵马,励经政事,不敢有负江东梦。纵然曹贼势大,有我周公瑾在,必护江东无忧。否则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伯符?”
鲁肃又问:“曹操兵马数百万,良将千员,江东几无胜算。若是主战,江东兵败,当之如何?”
周公瑾大笑:“若是得胜,天下二分或是三分,主公仍然可以南面称孤,岂不快哉?若是败局不可挽回,再投降也不迟。届时把一切罪过推与瑜,斩下瑜的头颅,献与曹贼,曹贼定然解恨,那时吴侯与江东诸臣,依然得享富贵。如此,吾终不负伯符,九泉之下仍然把酒言欢,哈哈哈!”虽然大笑,眼里有泪,鲁肃知晓,那是深深的孤寂。
孙策与周瑜的兄弟交情,一直是江东的佳话。
鲁肃不知如何回答,只转移话题道:“既然如此,断不能舍本逐末,为了交州,而亡整个江东。吾这就星夜赶回建康,与主公说个分明。”
周瑜抬手阻止:“主公既然派子敬宣我,吾岂能不往?今夜先安歇在柴桑,明日吾诈感染风寒,与子敬共同赶往建康。柴桑偏远,消息不通,瑜亦想详细问询大小姐,关于合浦郡之事。”
鲁肃倒吸一口气:“哦?公瑾对黄月英有所兴趣吗?张昭格外憎恨黄月英,那天难得破口大骂,恨不得生啖其肉,饮其骨血呢。”
周瑜笑曰:“长史表面不阿,内心最是博大,难得生气啊。”
鲁肃惊疑:“听公瑾语气,莫非不厌弃黄月英?”
周瑜一饮而尽杯中酒,儒雅笑道:“瑜倒是认为,只要心术正有才能,何必拘泥于男女贵贱之分?黄月英一介女子,却能凭己力独掌一郡,使之迅速富裕强大,是心中有沟壑之人。合浦郡中,法纪严明、军民富足、上下一心,这是黄月英的功劳呀。”
鲁肃摸着胡子,转念一想:“好像,确实如此。公瑾果然大气量,吾等众人不如啊。”
鲁肃又琢磨:“依公瑾之见,若无江东势力加入,交州将会如何?”
周瑜不假思索,断言道:“恐怕不出两年,交州就要悉数归黄月英了。”
鲁肃再次震惊:“主公与吾等皆认为,士家会获胜。公瑾如何认为,黄月英会最终胜出?”
“自古以来,士家势力常有,子敬可曾听闻女子主政一方?此女必然才思敏捷、擅长经济、乃经世大才啊。而且,亩产千斤,功盖炎帝也不为过呀,若是全天下皆种植,古来有之的饥荒到此结束,足以流芳万世。此等大才,士家如何能敌?”周瑜如是分析。
鲁肃不住点头:“公瑾所言有理,吾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竟然更注重她的大逆不道。现在有猜测,黄月英是听从诸葛亮安排的,实则是为刘备打天下,公瑾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