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语录 知识是第一力量(17)

康熙:选拔优秀的官吏需要有一定的标准,优秀的官吏有哪些特点?

陈廷敬:能臣干吏一般都是忠诚、为民、务实、有识、廉洁、公正、担当有为、做事高效的。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将那些品行端正、政治正确、工作态度好、业务能力强、能充分理解并有效贯彻国家政策的人才选拔到官吏队伍中来。选拔官吏不看门第出生,谁有才能谁干,谁能为国家事业创造价值,谁就能获得官职和优厚待遇。我们要保障改革推动者的合法人身权益,给予他们能心无旁骛、全力推动社会改革事业发展的支持。

康熙:我发现一个问题,有些我中意的官员,为官清廉、干事方面认真负责,解决问题也十分到位。但是针对他的弹劾也会很多,认真核实后,反应的问题都是子虚乌有,有时我也会批评他们,让他们平时要注意团结同僚。我这样处理你认为妥当否?

陈廷敬:君王要清晰的认识到,那些真正为国家事业着想,能干事、负责任的官吏必然会激发诸多矛盾,得罪不少人。本质上他们都是在为君王您的事业在得罪人,这时君王要予以支持奖励而不是责备。真正认真干实事的官员尽职尽责换来的只是君王的责备不满,那么他们就会选择不负责任、谁也不得罪,皇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糊弄君王了事,那是会坏大事的。那些圆滑、不负责、不干实事的官吏抱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态度,谁也不得罪,当然也不会干实事,不会作为,‘天下兴亡管我屁事’这就是他们的态度。还有一类官吏很可恶,就是别人在认真负责干实事,在解决问题时,他不但不配合,反而处心积虑利用矛盾算计干实事的官员,搞破坏。这类人心术不正,君王若不予以明察制止他们这类行为,那就会导致那些干实事、负责任的官吏心寒而不在有所作为,也选择明哲保身糊弄君王。一心一意为国家事业着想、干实事却受到责备打压,而不干事实、算计钻营之徒却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这就是无道作为、黑白颠倒了,君王一定要明察呀,这可关系重大。

康熙:新官制如何设计更合理?

陈廷敬:我们在官制设计上要综合考虑效率、制衡、监督、考评、奖励、问责等要素。公权力在保证能高效行政的同时需要得到制约,要赋予民众制约公权力的手段和权力,民权和公权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互相促进、监督、制约。不能出现民权与公权一边对另一边的绝对权力,绝对权力的出现必然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官吏必须秉持天下为公的执政理念行使公权力。

康熙: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即使朝廷发布了好的政令,但下面办事的官吏认识不够、执行不到位,那么就产生不了好的效用,甚至会出现不利结果。

陈廷敬:要保证我们的各项改革目标得以实现,需建立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要确保朝廷的政令落地见实效,需要根据绩效考核规定对下面办事的官吏严格监督考核、督促落实,并根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公文里有指导基层做好本地工作很好的做法,要督促各级官吏认真学习朝廷下发的公文,在全面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开展定期不定期工作巡查,要求他们高效行政,各项工作要限时办结。要求各级官吏要对工作任务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实效。对那些思想懈怠、组织纪律意识不强、能力不够的官吏要严厉告诫;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必须依规惩罚;对于以权谋私,贪腐横行,祸害民众等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在工作方式要稳、准、力,要在工作见实效上下功夫。朝廷政策的落地需要各级官吏去推动落实,我们要认识到如果官吏工作不负责,业务能力弱,对政策认识不到位,就谈不上政令的执行落实。我们的政权基层有大量没有朝廷编制的办事人员,他们在官职晋升上基本没有上升空间,且朝廷发放给他们的俸禄普遍较少,所以这些人缺乏干事业的积极性。基层执行政令的有些吏员他们对于政令实质认识不够,也懒得去理解,所以在政令的落实上不够彻底,使政令的效用大打折扣。如果不能理解政令实质,还谈何落实?这也是个问题。要防止官吏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需要规则公开、政务公开,为民众监督官吏提供有效渠道,这样能督促官吏端正做事态度、增强办事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有效防止腐败。突然想到这里有个问题要讲述一下,就是虽然无论官职高低,法律上大家人格是平等的,在生活中上下级也是平等的。但在工作上,下级服从上级的工作纪律必须要遵守,工作中的上级指令下级需要严格遵照执行,不得指东往西,各行其是。如果下级老是无理违反上级指令,那么工作是无法开展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