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女讲师(90)

作者:松松挽就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张儒秀穿成了尚书千金,爹疼娘爱还有了个潜力股未婚夫,整天摸鱼还附带金手指! 人生竟如此一帆风顺,张儒秀摇摇头:不行,还是得体验下人间疾苦。 于是张儒秀待在汴京城里,一小店,一神技,成了城南有名的女讲师! 仁宗,给你算上一卦从此告别懦弱拖沓! 范仲淹,给你写上一联从此再不遭受贬官! 苏轼,给你念上一言从此日日满汉全席! 后来,讲师成了婚,搬到了别处。 再后来,讲师又搬了几次家,开了无数分店,位居大宋富豪榜第一点击展开

红日出升,里外城的百姓也离了家,开始摆摊生计。热风扑面而来,喧闹声也传入耳中。

汴京城中的一切心声,都汇在了张儒秀眼前。

“后会有期。”张儒秀看见一句鎏金的弹幕,没有来源,就这么直挺挺地出现在她面前。

文牒交付后,马车辘辘驶出了新宋门,弹幕也消失不见。

张儒秀放下车帘,转过身来,怅惘若失。

阳春三月到热腾七月,她在汴京城中短暂地扎了根,熟识了景之后,就要离开前去另一个地儿。

熟识,分离,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这宦游生涯,又哪里是文官一人的事呢?

“怎么了?身子不舒服么?还是……心里不舒服?”司马光看着张儒秀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问道。

张儒秀摇摇头,不语。

司马光心里一想,便猜到了张儒秀的心思。

司马光拉着张儒秀的手往自己手心处一放,像是长辈安慰小孩子一般,说道:“你生于斯长于斯,现在去外地,自然哪哪都是不自在的。别怕,这种迁家安家的事我经历的多。若你有不适,可随时同我说。你同我一说,兴许心里就能轻快许多。”

张儒秀听了他这番话,果真被挑起了兴趣,当即问道:“你才多大啊?哪儿会搬那么多次家?”

司马光一听,笑道:“我们这家,随父出游多年。往往是家父到哪儿,家便搬在哪儿。”

司马光说罢,做冥思苦想状,又说道:“我到现在,已经是住过八个不同的地方,搬过九次家了。”

“真的?那你不是从不记事就开始四处游历了么?”张儒秀听罢,颇为惊讶地问道。

她知道司马光早些年随父游历,却不曾想他活了十九年却搬了这么多次家。

司马光听罢,点点头,又说道:“故而我才说,若是你心里不舒服,就同我说说。你长在汴京,对外面这些州郡少了解,自然是无端慌乱。莫怕,华州那边的事我都安排好了,会有人接应。”

张儒秀点点头。

……

事总不会是人想的那般简单。

一番奔波,倒是叫张儒秀沧桑了许多,无论是心还是身。

宋律,在外住驿馆时,按官职大小排队交驿券排队,不分先来后到。司马光一介小官,又是新官上任,人微言轻。如此以来,总是抢不到那些条件好的驿馆。

这是板上铮铮的规矩,谁都不愿去经历,可谁也没办法去改变。

这点张儒秀并不是很在意,住的差点可以,吃的差点也可以。她不会因这客观因素去埋怨司马光。

不过司马光想的却不同于她。

司马光自己可以吃下许多苦,可他不愿叫张儒秀吃苦。故而这一路歇息住馆时,司马光总是满怀亏欠,不停地道着歉,也是竭力给张儒秀创造最好的条件。

夏日里赶路没有风霜雨雪,只有难耐的酷热与干燥。走走停停,所有人都憔悴了许多。更有甚者,像是逃荒匹夫一般走着路。

不过也是在赶路途中,张儒秀才认识了那么多有血有肉的随从,心里也是感动不已。

有人躲着暴雨,衣襟全失,还在阔谈着时论民事;有人丢了干净的面子,踏着泥泞搬着物件;有人夜里被蚊虫叮的失眠,还借着月光读书……

而张儒秀,也试着扛起当家主母的担子,丢了几分风花雪月,走进崎岖不平的小道,给歇息的汉子送上一碗羹汤。

张儒秀不知道,在她每一次前进的背后,都有一双默默注视的双眼。

司马光把她的变化看在眼里,半是心疼,半是感激。

夏走秋来,熬过了烈日炎炎,便迎来了秋高气爽。七月尾走,十月初来,出了汴京,来了华州。

十月初一,行驶许久的马车终于稳稳停了下来。

张儒秀被司马光搀着下车,环视一看,是个陌生的景儿。

十月晚秋,华州早已泛起了凉意。张儒秀路上特意换了件厚褙子,来到此处,才不至缩脖子。

接应的人早已候在此处,见司马光一家来了,便赶忙行礼问候。

“司马判官,请随我去。”接应的人穿着公服,知道他们风尘仆仆地赶来,也不多言,寒暄几句后,便待着人直奔府宅。

不过毕竟是个副官,府邸没有汴京那处大气。不过该有的物件倒是应有尽有,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张儒秀抬头,看到悬挂在府门上的牌匾,漆新字清,是崭新的样子。

一路风霜归去,拂了半身还满。

那些经历过的,都会沉淀在身上。

或是张儒秀满怀期冀的眼眸。

又或是,前方司马光笔直颀长的身影。

作者有话说:

关于活了十九年却二十岁的事:宋人算年纪出生即为一岁,可看做虚岁。实际年龄要减一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