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没有君大将军如此福气啊,前有太后赐婚,后有陛下赐官,君大将军前途无量,必不可忘了我们啊。”
“君公子日后也必定仕途顺遂,步步高升啊。”
君泰嗓门粗哑,一边走一边道:“小儿无能,诸位大人谬赞。”
说完后,便在同僚的注视下上了马,离去。
另一边,又是楚明清在跟其他官员一起走,少不了又是一顿寒暄。
君府的小厮跑过来牵马,君泰正往屋走,郑汀云便已经出门迎接了,一边温柔地笑着接过他的大氅,一边问道:“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啊,快回屋歇歇。”
君泰刚坐下,喝了口茶,道:“圣旨一会儿就到了。”
“圣旨?”郑汀云刚开始有些疑惑,随后欣喜地问:“是陛下又赏赐你什么了吗?”
君泰还没回答,便已经听见外面的声音了。
宣读圣旨的老太监拿着圣旨进来,君府上下连忙都到院子里跪下听旨。
郑汀云难掩脸上的喜色,与君泰在一起。
君家其他院子的人也都到这里来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勇盛侯府世代忠烈,满门贵康,才气冠世雄。勇盛侯嫡子君淮,才能卓然,拜郎中令,随朕身侧,授朱红九蟒五爪官服。钦此!】
郑汀云身子微顿,难抬首,便朝着君泰看了一眼,只见他毫无表情。
“君淮接旨。”
君淮站起身,恭敬地接过圣旨。
送旨之人寒暄几句,便离开了。
只剩一大家子人呆呆地不可思议。
三婶直接一个震惊的面孔,声音尽力压制着颤抖,对着君泰问道:“这圣旨是给……大郎的?”
郑汀云亦是难以平复,沉沉地呼出一口气,笑道:“淮儿如今出息了,实在是家门幸事。日后还要多扶持你的兄弟姐妹。”
她对着君淮道。
君淮看了一眼一旁的君泰,不见父亲喜色,只是拱手一拜,道:“我知道。”
未料,他才刚直起身子,便见君泰背手离去。
郑汀云拉了一下君泰,也没有拉住,便也只是笑笑离开了。
几个人就这么看着他走了,愣是一句话没说。
君淮只得微微一笑,“叔叔婶婶,我先回去了。”
楚若钰跟在一旁,亦是欠身离去。
剩下这几个人面面相觑一番,二婶冷笑一声,开口道:“得,还在这儿杵着干嘛?”
她对三婶道:“赶紧回家骂你儿子吧,看看大哥家的儿子,不比你家浩初强一百倍。”
三婶脸色胀得青紫。
第12章 臣子(已修)
楚若钰跟上去的之后,只觉得身后有什么东西拽着自己,便回头看过去。
君楠松开手,道:“你给我煲的汤,我很不满意。”
说着,她拍了拍自己的手,歪着头继续道:“不就是菜叶子泡清水吗,我们家上了年纪的老嬷嬷都比你做得好。你做的怕是只有什么乡村野夫、丢到猪圈里才会吃。”
楚若钰看着她昂着头,心中一时冒出来一口气。
君楠这副样子,可真是像极了楚锦。
前世被楚锦欺负,如今楚若钰真想一巴掌扇过去。
突然身后喊道:“夫人。”
她回头看过去,见君淮等她,这才慢慢消了气,俯身趴在君楠耳边,柔声道:“那你就到猪圈里去吃。”
说罢,便转身离开。
君楠愣住,随后火冒三丈,将要跟过去,却被彩雀拦了下来。
“君小姐,时间不早了,奴婢送你回去吧。别让老爷夫人等久了,小心罚跪祠堂。”
“你一个奴才竟然敢拦我!”
彩雀拉着她的胳膊,她使劲挣扎,奈何年龄还小,力气总是比不过彩雀的,便硬生生地被拉走了。
“我要告诉父亲母亲!”
……
进门之时,楚若钰见君淮没有坐下,而是将书案上的书收拾了起来,书架上放着不少古籍,有一些是竹简的,还有布帛的,还有已经发黄了的纸的,都整齐放着。
楚若钰走过去看时,手不自觉地抬起来。
君淮道:“那都是一些古碑拓本,你若想看,便拿去看。”
她只是看着,又将指尖收回,柔和笑着,道:“我哪里看得懂。”
“说不定看得懂呢,到时候我就能跟你多讲一些。”君淮如是说。
楚若钰近日是很喜欢待在书房的,有时候两个人说话说到深夜。
君淮从前看书,从来都没有人能一起探讨,只有等李宣来的时候可以。
没想到的是,如今楚若钰竟然也能说上几句。
她答应着……
见君淮不止收拾书案,又开始收拾起来了其他地方,她便赶忙也帮着。
地上还有不少图纸卷着放在竹筒里,桌上的笔墨也都收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