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帝师身死后(8)
“大公主有几个孩子?”谢相迎又问。
“一儿一女的龙凤双胎,皆是与第一位驸马周旋大将军所生,今年也有十四了吧。”
“十四?”
“是。”
这样好的年纪实在有些危险。长公主身份尊贵乃是王皇后嫡出,她的宝贝女儿很可能比二公主凌蔷更为合适。看来这太后和国舅爷心中早有和亲人选。
倘若他今日提了凌蔷,岂不公然与之叫板。
好险。
马车晃晃悠悠往回赶,人未下车便听见有人前来传信,说是长公主到访,有要事商议。
“说曹操曹操到。”
谢相迎看了卓萤一眼,卓萤掀开帘子翻身下马车。
谢相迎扶着卓萤的胳膊,踏着下马石缓缓落了地。玄色的锦衣最显威严,加上一副青铜鬼面,摄政王的气势没有十分,也有个七八分。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明辉堂,玄婳长公主看着墙上的诗沉思许久。
“摄政王到。”
阿召在屋外高声呐喊。
玄婳闻言,转了身略略屈膝行礼:“凌乐见过泾王殿下。”
长公主的样貌随生母王皇后,人如牡丹,明媚娇艳无人能比。她脸上带着浓郁的笑意,眉间朱红色的花钿将人的肌肤衬的更加雪白细腻。
“快些起身罢。”谢相迎道了一句,示意阿召搬把椅子。
玄婳长公主按辈分得叫摄政王一声王叔,两人年纪差不多,小时候在一处读书识字,情谊比旁人更重一些。
先帝是太宗皇帝的长子,四十多岁才登基为帝,在位勤勤恳恳,不过五年便撒手人寰。先帝虽然子嗣微薄,兄弟却不少,太子凌琅虽是中宫皇后嫡出,但当时不过五岁。还是长公主力保,又与凌琅的养母沈妃一同说服了要起义的泾王一同剿灭乱臣,才有了今日看似太平的局面。
摄政王大权在握,长公主心高气傲,沈太后又不甘独坐深宫。三个人撑起来的太平假象早已岌岌可危。
“公主久未到访,不知所为何事?”谢相迎思量着几人的关系,觉得玄婳也算是可信之人。只要目前他对小皇帝的皇位没打算,玄婳不会轻易失去摄政王这个盟友。
短短的时间内,玄婳脸上的笑意便消失不见,事关紧要也就不打算再铺垫什么,她冷笑一声道:“还不是为了沈妃那个贱人。”
张口便是“贱人”二字,可见玄婳早有动沈太后的心思。
“是为和亲之事。”
玄婳轻轻点头,虽心急如焚,却不失长公主之态:“今日之事有人泄了口风与我,太后在朝堂之上虽未明言,但心下属意之人必定是我的珠儿。珠儿十四岁的生辰未过,如何能嫁去千里之外的东陵做什么太子妃。”
“公主的意思是……”
玄婳见谢相迎问,开门见山道:“只要皇叔能保住宜珠,我愿助皇叔一臂之力。”
一臂之力。
玄婳见谢相迎并未说话,又道:“我花开后百花杀。我大齐既已有摄政王辅佐皇帝,那蛇蝎妇人端坐朝堂便是名不正言不顺。皇叔若愿保住珠儿,有朝一日沈妃下马,我敢保证摄政王府出个皇后。如此,皇叔你也可高枕无忧。”
长公主这是急了,他摄政王府除了自己便是下人,哪里能出这个皇后。
谢相迎自己没有破坏这个三角的心思,毕竟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却难,拉沈太后下马,也就意味着打压了沈氏一脉。朝堂之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他这样模糊的身份一下站在明处,不一定能保证今后的太平。
沈氏暂且不能动,保下宜珠郡主得另想法子。
“公主放心,本王自不会看着自己的孙侄女被人算计。东陵国如今国力正盛,只怕还要在这东陵太子身上做做文章。且给本王一些时日,到时候想了法子再叫人往公主府就是。”
小皇帝是先帝的老来子,又与长公主一母同胞,一边是养母,一边是亲姐姐,在此事上必定为难。
发髻边的凤穿芍药的步摇轻晃,玄婳得了摄政王口头的承诺,悬起来的心也放下一半。毕竟这朝堂之上,还轮不到沈妃说话。
脸上的笑意回来一些,长公主勉强笑了笑道:“那本宫就等着皇叔的好消息。对了,前儿个晏儿去北苑打猎,捉到只鹿,想着许久不见您,就让我带了来,还请皇叔笑纳。”
“替本王谢谢晏儿。”
“既如此,这就走了。使者来访,还有许多事要操劳,皇叔刚上完早朝,且歇着去罢。”
玄婳缓缓起身。
谢相迎看了卓萤一眼,卓萤会意去送了送这位孙侄女。
屋内的鹦鹉叫了两声。
谢相迎起身去看架子上的鹦鹉,下一刻打开那鹦鹉脚上的锁链,对阿召道:“把这鸟养在你房里,给我换几只乖巧的鸽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