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帝师身死后(143)
阿召正要叫人,黎愿回过身将食指竖在了唇边。
见谢相迎在睡觉,阿召后面的话,没说出声来,但此事极为重要,耽误了总归不好。
阿召蹲在藤椅畔,轻轻拍了拍谢相迎的肩膀,和声道:“殿下,殿下醒醒,奴才有要事禀报。”
这一声让正在浅眠的人睁开了眼睛,谢相迎的眸子带着倦意,人打了个哈欠,眸中一时湿漉漉的,带了些水光。
他起身接过阿召的递过来的几张纸:“这是……”
阿召俯着身子轻声道:“几位大臣闹的厉害,陛下今日早朝上说,摄政王已经与他通了书信,半月后立刻回来,到时候设宴,要为摄政王接风。殿下如今在这儿,不知接哪门子风。”
谢相迎看着手中的书信,心下已然明白了凌琅的计策。
凌琅这是打算找个赝品去安那帮老臣的心,反正这摄政王被烧坏了脸,戴着面具,找个身形相当的也不是不可以。
凌琅还真是会想办法。
谢相迎的眼眸转了转,最后落在阿召身上,道:“打探一下,那个摄政王的马车从哪儿走,有消息了再告诉我。”
“殿下是想?”
谢相迎略略勾了勾唇,道:“他那么想叫摄政王回来,我这边儿就给他一个惊喜。”
“是……”
阿召没有多问,说完话,即刻转身往院外去。
他向来是个不会多话的人,谢相迎说什么,从来不会多问一句。
黎愿看这人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如那要使计的狐狸一般,不由问道:“你这是要为那皇帝解围么?”
谢相迎看了黎愿一眼,道:“我总得光明正大的回来,他专门为我设了接风宴,我何不将计就计。”
他这个本该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已经当了许多年的病猫,总要做几件事给朝中的人瞧瞧。如此叫凌琅恼了他,一并处置了,完成了那摄政王身死的任务,他也好与凌琅断个干净,日后再不相见。
接下来的几日,谢相迎便专心养病。
卓萤那边得了消息,说是那假摄政王的马车到时候从北城的方向回来,人不进摄政王府,先到北门一趟。彼时小皇帝会带着几位大臣恭迎摄政王回朝。
这凌琅虽恨凌倾允,但面子上该给的还是给全了的。
几日后,卓萤带着谢相迎在北城的驿馆守株待兔。
晚间那假摄政王下了榻,卓萤当即放了迷药直接将人五花大绑抗在了肩上。
“主人今夜便住在这里,明日我躲在暗处护您过去。”卓萤嘱咐完,推开窗子往客栈外去。
屋中的人眸光冷了一冷,戴上最开始那张凌倾允的青铜鬼面,轻轻掸了一掸被压皱的袖子。
他这算是帮了凌琅好大一个忙,也不知凌琅会如何谢他。
.
北门,春日的风微微刮在脸上,带着浓浓的暖意。
身着织金玄色朝服的人头戴冠冕,静静站在风中。他的目光没有看向任何一个地方,似乎早已知晓,来者何人。
身后的大臣们一个个都在望着北城的方向。
马铃声渐渐传来起,四匹骏马拉着的马车出现在地平线。
“这马车好像没见过。”
身后不知是谁道了一句。
凌琅的眉略略蹙了一蹙,很快又展开来。见那马车停下,凌琅略略抬了手,算作是行礼。
身后的大臣们不用人提醒,顷刻间跪了一地,一时间有尘土缓缓荡起。
凌琅看着身下直往云巅上扬的浮尘,心下冷冷笑了笑。
马车内的人没有现身,只是让车外的小厮前去禀告。
小厮快走几步,道:“陛下,摄政王一路跋山涉水回来,身子乏的厉害,托奴才告知您一声,这接风宴改日再设吧。”
凌倾允的话向来没有人可以拒绝。
凌琅微微勾了勾唇,恭顺道:“皇叔一路辛苦,便就改日再设宴。”
凌琅此番话一出口,身后便有人耐不住了。
“摄政王此去燕国,身子倒是没怎么见好。臣府上新得了位侍医,就候在宫外,不知摄政王可需要见上一见么。”
说话的人是王丞相,此人乃是凌琅生母王皇后同父异母的庶弟王瑜,也正是那曾经的准皇后王缨之的生父,在朝中颇有威望。
凌琅的眸子向下瞥了一瞥,没有言语。
“摄政王忧国忧民,臣等实在担心摄政王的安危。”
王瑜方才那话落下,又有臣子附和了一声,大有凌倾允不现身,便不罢休的意思。
凌琅见几人执意,启唇道:“三年未见,身为人臣的担忧皇叔的病情,烦请皇叔下马一见,也好让朝臣们心安。”
“这……”
那小厮的手抖了抖,一时不知该如何做。
王瑜见那小厮推脱,只起了身道:“即是摄政王回朝,自然要咱们做臣子的亲自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