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配是末世大佬(186)

父亲瞪圆了眼睛,威严十足地叮嘱着:“老五,考不上,莫回来!”

林满慧也从外面跑回来,两根小辫子因为跑得急松开来,散乱地披在脑后。她的眼睛里满是信任,咧嘴笑开了花。

“五哥,厉老师打电话确认过了,今年京都经济贸易大学招生,有国际贸易专业,你的机会来了!”

林景严的目光从五屉柜转向里屋的书柜,那里整齐摆放着他这一段时间来从厉浩教授那里借来的书籍。

《资本论》

《正义论》

《财产与自由》

……

每一本书,都给他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

机会来了,他将从这里出发,通过高考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有话说:

林正刚已经一巴掌拍死,接下来五哥要考大学了~

◎最新评论:

【点赞赞赞赞】

【按爪~】

【冲冲冲】

【订阅支持】

【撒花】

【喝了这瓶营养液,明日再战三万三!】

【撒花撒花】

【兄妹几人这一世的人生已经改了】

【林正剛沒跟賀玲有干係吧?】

-完-

第46章

◎三哥谈恋爱了◎

林景智带人迅速编书成册,交给军山农场商务部全权负责印刷、出版事项。

林正刚扶持以贺玲为组长的知青五人组悄悄复习功课,准备12月一鸣惊人。

林景严瞄准目标,为心仪的学校与专业全力以赴、背水一战。

三拔人马暗暗发力,在剩下的两个月时间里冲刺。

文校长雷厉风行,在冯国亮主任的帮助下,只用一周时间就拿到书号,联系好出版社,交由印刷厂加班加点,从早晨到晚上连轴转,终于——

十月底,一套林景智组织老师们在暑期编撰完毕、冠名为《军山农场中学高考自学丛书》正式面世。

这套书分为文、理两册,刚一推出就引来无数人轰抢。

这可是1977年10月!

停滞十年的高考,压下多少需求?呈井喷状态的报名让教材一本难求,更别说什么教辅资料。

林景智主编的这套自学丛书倾注了老师们多年心血,要点清晰,题型丰富,从浅入深,切合实际,即使是丢下课本多年的考生,只要买到这套丛书,就能迅速抓住重点,快速提升。

一传十,十传百。这套书的名气从农场传到县城,再传到省城,最后传到全国。

“一书在手,高考不愁。”

“高考学子必备的一套复习神书。”

“今年高考时间紧,这套丛书助你赢。”

林景智既是主编,又是语文组组长,一时之间名声大噪。走在路上都有人热情拦住,搭讪、询问、感谢。

“林老师,您家里还有没有辅导资料?我没抢到啊。”

“林老师,中学有没有开高考培训班?您能不能帮我们复习一下?”

“林老师,好不容易抢到了您编的书,签个名吧…”

“林老师,您可算为我们知青做了件好事,感谢感谢!听说其他地方的知青为一本课本抢破了头。”

送菜的,送花的,送钢笔、袜子、鞋垫的……络绎不绝。

农场印刷厂趁机火了一把,工人连轴转,每天都有加班工资。印刷出来的丛书由运输队的大卡车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军山农场中学这六个字,果然如宋校长所言,响彻全国。

《军山农场中学高考自学丛书》上册是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五科,标价3.2元,下册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科,标价2.8元。

定这个价格的时候农场商务部的冯国亮主任还有点忐忑:这么贵有人买吗?

没想到,这套丛书在农场新华书店刚上架就被一抢而光,第一次印刷的一千册光是农场内部人员就消化掉了。

——卖便宜了!

到后来,县城的人都跑到农场来,一大早守在农场新华书店门口,就为了等着丛书上架。更有甚者,直接跑到印刷厂门口蹲守,就怕买不到。

第一批次出版印刷销售工作告一段落,所有印刷厂工人根据工作量的不同领到三十块到五十块钱加班费,而参与编撰工作的老师们都发了两百块钱巨款。

老师们拿着两百块钱的奖金,激动得手都在发抖——曾经被骂成“臭老九”的老师,竟然靠复习资料赚钱了?

林景智将三百块钱交给孙文姣,悄悄道:“这钱你先存着,冯主任说将来加印的话还会有。印得越多钱越多,老五建议的这个合同方式好。”

林景严前些日子跟着运输队走南闯北,赚钱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他建议林景智:高考辅导资料一定会卖得好,不要一次性买断版权,要细水长流,按照印制册数提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