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权臣夫人带崽炸翻大佬后院+番外(48)
知行合一,跟沈怜容这种性格的姑娘相处很舒服,漂亮乖巧又懂事,是个婆婆都喜欢这样的儿媳。
可不要那些性子冲不听劝,眼皮子浅,争风吃醋的。
生怕小门户出身的儿媳会带这样的坏毛病,王氏观望了好久,才确定沈怜容是个秉性好的。
王氏就喜欢单纯的,傻点没关系,回头可以慢慢教。
十四岁定亲,就唤了教养嬷嬷过去。
可以说,沈怜容算是苏御的“童养媳”了。
教育什么的,都是王氏这出的人。
知根知底的,可是亲密。
都是一家人了,那心里这点小九九,王氏也不藏私了。
和盘托出,就看儿媳能领悟几分。
第32章 儿子犯错罚老子
出了沈怜容的院子,王氏还在回头,让她“别送了。”
那哪行啊,沈怜容是要从头改到尾的,说不准要改掉那个病恹恹沉闷的性子,还是要改掉胆小木讷的做派。
不知道怎么改,就先按着心意来了。
“不急,母亲,我想陪您走走。”婆婆终究不是妈,想要处好关系,就得多花点心思。
“在屋里待得闷了,我陪您走走。”
也没有多远的路,换做是闺蜜来了,沈怜容是一定要送到大门口的。
以前的她就是太木讷了,人家叫她停下,她就真的停下。
什么都不懂,人际关系一片复杂,叫人看不清她的“真心还是假意,没有表现欲,不会来事儿。”
说起来,都是些微不足道的缺点。
但在豪门里,却是实打实决定她生死,人际往来的重中之重。
谁不喜欢嘴甜主动的晚辈呢?
甜甜的笑着,沈怜容得了句王氏的嘱咐,“可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了。”
沈怜容乖乖的点了点头,轻声应“是。”
从前那样,当真要不得。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她一个逆来顺受的性子,怪不得别人那么对她。
如今想明白了,自然不会如此。
“想明白了就好。”王氏也不是个急于求成的性子,知道沈怜容生母早逝,庶母又不担待她。
无人教养,环境造就性格吧。
勾了勾唇角,笑着让沈怜容放松点。
豪门媳妇是不好当,但只要谦虚好学,知行合一,不做那两面人。
王氏是可以多护着这个儿媳的。
“回去吧,送到这里就行了。”见着小姑娘还有点紧张的样子,王氏笑笑,染着蔻指的红色指甲按了按沈怜容的手,“我给你准备那身衣服——”
使了个眼色,后面的意思不言而喻。
上位者总能轻而易举的拿捏住对方的情绪,保持得当的距离。
王氏现在给沈怜容的感觉就是,“又亲密又有距离。”
轻易的挑起气氛,沈怜容红了脖子,“儿媳明白。”
王氏勾了勾唇角,对这个儿媳的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木鱼脑袋稍稍一点,就开窍了。
待人接物,逐渐上道。
.......
沈怜容是回了院子之后,才知道苏沛安被送去尚书房的。
挨着皇子们的学堂,三岁就开始了启蒙。
苏御带着儿子去的,应该会带着儿子回来。
想来,还是有点讽刺。
作为“尚书房”的客座老师,苏御要怎么看自己的儿子?
明明,那个才是自己的儿子,却偏偏要拿别人的孩子回来养。
想想,沈怜容心里就一肚子气。
连带着,看苏御都有点不顺眼。
站在大局的角度上,她可以理解苏御要为“太子留后”,保下真正的龙脉。
但站在母亲的角度上,沈怜容真的好想见见那个亲生的孩子。
他过得怎么样了?
是否跟苏沛安一样活泼呢?
是否也会在午后扯着母亲的衣服,让母亲哄他睡觉呢?
想来就有些心酸,沈怜容放心不下太子妃,当然也了解苏御“为什么要把三岁的苏沛安送去尚书房。”
皇子皇孙们读书的地方,苏沛安那么小的年纪,去什么尚书房啊?
三岁,玩闹还差不多,哪里看得下书?
净捣乱去了。
从前的沈怜容不明白,现在倒是明白了。
那哪是给孩子上课,“是为了让太子太子妃见见自己的亲生孩子啊?”
你们能见自己的孩子,而我,就不能见吗?
心里有气,沈怜容恨毒了苏御。
又爱又恨的那种,想杀了他又觉得情有可原。
反复说服自己,“今个,必不会让苏御好过。”
送走儿子,那气就必须撒在老子身上。
别说什么大局不大局,见不到亲生儿子,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沈怜容就得找个人算账了。
先撒了这波气再说。
瞥了眼床脚的瓶瓶罐罐,沈怜容给它勾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