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彪悍女村姑(6)
比如砖窑厂,几乎每个地方村子里都建有,这个不仅可以提供村里就业问题,还能带动村社集体经济,毕竟后续几年是建房高峰期,对砖的需求量很大。
这个只需要了解砖窑构造和出砖技术,到时候找这方面几个专业人才即可。
当然分私人砖窑厂,还是村社企业砖窑厂。
第4章
捡到的
还有面粉加工厂,机械厂,副食品加工厂等,非常适合发展村社企业。
红旗大队后山,漫山遍野的竹林,也可以发展林业,搞个造纸,画材,竹地板的制作工厂。
国家这时候是鼓励发展地方农村经济,目前就需要个领头人,宋英玲觉得她爹就是个最合适的人选。
村民要是想一起赚钱,那就入股,到时候给分红,有顾虑的,不舍得出钱的,那就各回各家,宋家自己就能搞起来。
只是这工厂还得投入资金,她这点小金库远远不够。
宋英玲愁啊,秀气的小眉头都皱成了毛毛虫,拿着铅笔,一直在草稿本上规划着红旗大队的未来蓝图。
七六年,没股票没基金,没可以快速搞钱金融手段,港城倒是可以买股赚钱,但远在香江,内地还没发展到那么快。
除非可以挖到金矿,不过金矿是国家自然资源,禁止私人开采。
这出个门都需要介绍信,消息闭塞到只能通过看报纸和听新闻,获取外界的信息。
“叮咚,恭喜宿主连续签到一周,系统赠送额外奖励:小黄鱼一条。”
一条金灿灿的小黄鱼落在宋英玲白嫩嫩的掌心,宋英玲咬了口,是真黄金,按七六年黄金的价格,这一条小黄鱼目前市场价差不多八百块。
八百块,什么概念,这时候市里大领导每月才百来块的工资!
系统还给发金条,她这是抱了什么牛逼轰轰金大腿!
宋英玲激动地不能自已,她要每天签到,做个满勤打卡小能手。
清晨五点钟,宋英玲便听见门外的脚步声,林慧茹起床煮早饭了。
宋家对宋英玲这个闺女是真心疼爱。
虽然出生在农村,宋英玲的教育也没落下,村里多少姑娘到她这个年纪,大字不识一个,已经嫁为人妇。
在地里忙着抢工分,在家里忙着做家务伺候公公婆婆丈夫,生了娃的日子更难过,坐月子都得去赚工分,去地里都得把娃给背上。
宋家却把她给供到高中,从小也没让她干过农活,养得白白嫩嫩,十指不沾阳春水也不为过。
宋英玲睡不着,起来穿上衣服,去厨房给林慧茹帮忙。
林慧茹在和面,说早上蒸几个白糖肉包子。
宋英玲记得书中原主从小特爱吃白糖肉包子,刚出锅软乎乎的包子,一咬一口酣甜的肉粒,在这个不常见油水的年代,小孩儿特馋这种肉包子。
每回宋英玲在家,林慧茹都会蒸一笼。
正值七月酷暑,红旗大队这个天气,热得跟躺在蒸笼里似的,大清早便感觉空气中拂来的山风都带着湿热。
早饭,蒸一笼白糖肉包子,煮了一锅稀饭。
今年自留地种的花生成熟了。
前几天摘了一些晒在院坝里,今早宋建国摘了清洗干净泥沙,又让林慧茹用盐巴和香料给卤出了一大盘。
宋建国爱吃花生,自留地里的花生,除了卖钱就是让宋建国当成了下酒菜。
正屋里,只有宋英玲和宋建国夫妇,一家人吃得也很香。
宋英玲突然想起来道:“爹妈,你们要是有钱了,想要做什么?”
林慧茹喝了口稀饭,闻言,瞅了眼这屋子,“要是有钱,我倒是想修新房子,这老房子还是你爷奶住的,你爷奶走了,你爹和你几个叔叔虽然没正式分过家,可都有自己住的地方,就我们还住在这破烂老房子里。”
说着,又叹了口气道:“你二叔在林业站,你三叔在县里当老师,你四叔是厂长,就你爹这个没本事的,也没给家里存下来钱。”
书中宋英玲爷奶走得早,宋建国是大哥,最先承担起这大家子,老早没读书,把几个弟弟拉扯大。
三叔是当年全镇第一考上中专,后来分配到县立高中教书,四叔也是中专毕业,分到机械厂工作。
都是宋建国拉扯大的,导致宋建国结婚成家也比较晚,二十七八才找了媒婆,说了对象,也就是她妈林慧茹。
再说到宋建国当上村支书,也是能力出色,在公社里常年被评为优秀劳动标兵,才被公社领导提拔,当了六队的队长,后来又一路做到现在的村支书。
别小看村支书,权利也还挺大的,至少村民计工分,发粮食,算提留,关系到村民生计问题,什么都要村支书来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