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沫澜假装为难,转头看了眼太妃,太妃看温沫澜没有透露什么不该说的,也就说了实情:“不瞒这位夫人,我们是安王府的人,安王就是我的儿子。”
胖夫人睁大眼睛,看了面前两人好几眼,怪不得人长的这么美,原来是太妃和王妃啊!
回过神来的胖夫人想躬身行礼,被太妃给阻止了:“今日出来陪媳妇逛逛,她年纪小不懂事,瞎说的,夫人不要放在心上。”
胖夫人摇摇头:“太妃娘娘,不敢称您一句夫人。”
太妃笑笑:“刚刚和我儿媳聊的这么愉快,这么到我这里就这么拘谨了?”
胖夫人擦擦额头的汗,刚刚也不知道您是太妃啊!
胖夫人吓得没说话,也不敢转身直接离开。
气氛胶着,太妃也不想看布料了,直接拉着温沫澜要走。
结果温沫澜走是走了,声音一点没减小:“母妃,刚刚儿媳也没说错嘛,就是这个样子嘛!”
后面传来太妃小声训斥的声音,众人就听不到了。
整个二楼的人不少,刚刚她们说话的声音也没有刻意压低,导致该听见的人都听见了,没听见的人也被传开听到了。
一时间,安王府穷的连包厢钱都付不起的流言就传开了。
接下来温沫澜没有央求太妃去别的地方,宁太妃也没问她,两人默契的回了王府。
回府后,太妃也没把温沫澜叫过去问话什么的,温沫澜心里有些犯嘀咕。
到底是利用人家,还丢了王府的面子,温沫澜怕太妃真的生气,赶紧叫红樱拿钥匙。
把英久也一并拉进小库房里,挑几样东西给太妃赔罪。
太妃回到宁心苑,常嬷嬷没有跟着她们进同记布庄,跟着的是几个小丫鬟。
太妃就把在布庄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常嬷嬷。
常嬷嬷是太妃做姑娘的时候,就是太妃的嬷嬷了,年纪大了脑袋不怎么灵光:“王妃此举是为了什么?”
太妃喝了一口手里的茶:“没什么,就是小孩子的一些把戏而已,不会影响到王爷。”
“那就好,只要不影响王爷就行。”
常嬷嬷看着常年锁眉的太妃,今日竟然舒展开来,感慨道:“看来王妃真的有一下子。”
“怎么说?”没想到常嬷嬷会夸对方的太妃,吃惊道。
“您瞧,您现在的表情多生动,以前老是愁眉苦脸的,都不好看了。”
太妃笑道:“常嬷嬷,你不也是一样,如今都会打趣我了!”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一个小丫鬟通报:“太妃娘娘,王妃差人拿了些东西给娘娘送过来。”
太妃应声,让常嬷嬷把东西拿进来,是一个长长的盒子,太妃拿到手里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幅画。
太妃把画拿出来,打开看了一下,不由得惊叹出声。
常嬷嬷凑近一看,发现竟然是七画散人的一幅真迹,也很震惊。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东施效颦,仿八大山人编了个七画散人的名。
第16章 谣言
太妃把东西收起来,随后一想就明白对方为什么这么做了,原来是怕自己生气。
不过这礼送的确实贴切,太妃心里高兴,面上就显露了出来,常嬷嬷看到太妃这么开心,站在一旁默默伺候。
原本温沫澜不知道送太妃什么,才能让对方开心,想着女人都喜欢珠宝首饰,挑一箱送过去算了。
转念又觉得这样太过敷衍,若是太妃就是那种不喜珠宝的奇女子呢!
她还和沐澂灏签了契约,答应好好照顾对方母妃,如今不能食言。
英久是王府的人,应该或多或少知道些王妃的喜好:“英久,你知道太妃喜欢什么吗?”
但是英久只是王府的一名影卫,哪里知道主人家的喜好,摇摇头:“王妃,奴婢不知。”
没办法,温沫澜只能自己想,后来还是红樱从赵嬷嬷口中问了出来。
原来,先皇在的时候,格外宠爱安王的母妃,就是如今的宁太妃。
宁太妃喜欢七画散人的画作,先皇就举国之力为她寻找七画散人的真迹。
七画散人是大沐王朝开国皇帝时期的一位画师,每一种类型的画作只画七幅。比如,山水的画七幅,花鸟的画七幅,闹市的画七幅等。
宁太妃最喜欢七画散人的仕女图,当年,先皇张贴皇榜也只寻到了六幅,还差最后一幅没找到,就驾崩了。
正巧,温沫澜之前清点嫁妆,重新抄写礼单的时候发现,她的嫁妆里正好有一幅仕女图系列的画。
娘亲留下来的嫁妆,都是外祖的家产换来的。
外祖是个商人,不可能买回来一幅假画,温沫澜就把画单独取了出来,让红樱给太妃送了过去,希望不要介意今天,她利用对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