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又帮母妃争宠了+番外(751)

作者:鱼九玄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七猫VIP2022-03-05完结 简介 穿书成了宫斗剧本里的炮灰小公主,娘亲是个痴傻美人,快被打入冷宫。 无妨! 她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术,还精通音律编曲,有的是法子帮她争宠,助她晋升妃嫔。 能吓哭家中庶妹的李临淮,第一次送小公主回宫,觉得自己长得太吓人吓坏了小公主。 后来才知道看着人畜无害的小公主,擅长下毒挖坑玩蛊,还能迷惑人心。 待嫁及笄之时,皇兄们个个忙着替她攒嫁妆,还扬言谁欺负了皇妹要打上门。 大将军李临点击展开

如今市井街巷,都能买得到灵州出产的白叠棉布。

这种棉布穿在身上十分吸汗柔软,又物美价廉,很受大唐百姓追捧。

然而,民间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终究被吐蕃进攻勃律的消息打破了,边境百姓惶惶不安,生怕战乱来临。

朝局亦开始动荡不安!

玄宗和中书省的内阁大臣们,都盯在了吐蕃西域这一块,好在出使吐蕃的使节捎来书信,说是吐蕃赞普弃隶蹜赞听劝了。

“吐蕃总算知道不能破坏了和谈!”

“算他吐蕃识相,不然我大唐铁骑,必定踏平吐蕃,像三年前石堡城战役一样,给吐蕃沉痛一击。”

“……”

听到弃隶蹜赞听进去劝了,朝臣们悬着的心落回实处,一时议论纷纷。

以张九龄和裴光庭为首的几位中书省大臣,却觉得此事过于顺利了。

特别了解吐蕃的安信王,总觉得弃隶蹜赞那么有野心的君王,一心想着立丰功伟业永世传名,大唐只派使臣劝其眼下撤兵不为时过晚,他就这么轻易妥协了,很不对劲。

果然如安信王所料,接到了使臣传来京城的文书,朝堂上还在议论吐蕃十分识相,值守在殿外的小太监匆匆进殿,将一封书信呈给了玄宗身旁伺候的高公公。

高公公双手捧着将文书奉上,呈给了玄宗。

等玄宗打开文书,看清楚上边写的什么,已是勃然大怒。

玄宗一脸盛怒,突而在御桌上狠狠拍下:“吐蕃蛮子言而无信,当真可恨,朕发誓要给吐蕃沉痛的教训。”

因为玄宗怒不可遏,早朝就这么散了。

跟进御书房的几位中书省大臣,传阅了文书,才知道弃隶蹜赞是在糊弄大唐使臣,实则暗中催促军队加速进攻勃律。

兵贵神速!

趁着大唐以为此事缓和,勃律也以为有了周旋的余地防御有所松动,吐蕃大军一举拿下了勃律,这会儿吐蕃上下正举国欢庆西域有了他们的一席之地。

这如何能让玄宗不气?

这时候,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的部下入京奏事,进见玄宗,说吐蕃边境空虚,发兵袭击必然取胜。

盛怒过后,玄宗冷静了下来,开始权衡与吐蕃一战的利弊,派内给事赵惠琮去边境观察。

尽管如此,战事即将一触即发,朝中局势越来越紧张。

就在朝堂大臣等着边境消息的时候,快马加鞭到了长安的文书,再次传入朝堂。

高公公接了小太监一路呈进来的文书,捧着递给玄宗,满殿朝臣皆屏住了呼吸,都猜怕是边境战事已然爆发了,此刻,凉州定是已经跟吐蕃打了起来。

然而,看完文书的玄宗,却舒开了皱着的眉头,朗声大笑:“吐蕃撤兵了!”

朝臣们以为听错了,就是以安信王和裴光庭为首的几位中书省大臣,也是面面相觑,不敢置信。

玄宗又重复了一次:“吐蕃从勃律撤兵了!”

不是!

吐蕃不敢与大唐对战,这还说得过去,为何已经攻占了勃律,又突然撤兵?

弃隶蹜赞阴奉阳违,野心昭昭,此举着实让人费解。

“河西节度使呈上来的文书言明,大食突然发兵攻占了与吐蕃接壤的边陲重镇,吐蕃以西沦陷,这个时候,吐蕃如何还敢蠢蠢欲动挑衅我大唐?”

心情愉悦的玄宗,将文书给了安信王等几位重臣传阅。

安信王眼眶泛红,激荡道:“陛下,公主的外交策略奏效了,大食突然对吐蕃用兵,这一定是海外经略使李临淮与公主出使大食天竺之功。”

“大食这个时候对吐蕃用兵,也着实巧合了些。”

不费一兵一卒,只派使臣出使大食,便平息了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

公主出使沿海各国的远见,历经三年之久,终于见到了成果。

身为玄宗如今的肱股之臣,张九龄十分佩服公主和驸马的智谋,也知道海外贸易出使,其中必定艰辛。

要想办法策动大食天竺对吐蕃的仇恨,想来十分棘手,但因为出使的人是公主和李临淮,他们做到了。

张九龄由衷地夸赞:“公主和驸马,真是干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战争平息是事实,大食突然对吐蕃用兵,也一定跟十公主和驸马李临淮有关,裴光庭纵然有些政见与张九龄略有分歧,这会儿十分认同张九龄所言。

他陈奏道:“皇上,吐蕃挑衅了大唐,难道就这么算了吗?臣以为应让河西节度使继续集结兵力,驻守与吐蕃接壤的边境,与大食遥相呼应,如此才能彰显我天朝国威。”

主张先礼后兵的张九龄,被吐蕃赞普阳奉阴违摆了一道,也十分气恼。

他附议:“臣以为裴大人言之有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