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又帮母妃争宠了+番外(275)
李临淮为人谨慎,很少在她面前议论政事,李丝絮于是有些惊讶的看着他。
“张说代表的是京城士族旧部的势力,而贵嫔娘娘便是出自身份显赫的杨家,张说回京对三皇子有利。”
似乎要解答她的疑惑,李临淮道:“但张说与姚大人有旧怨。”
李临淮将张说与杨贵嫔的渊源,还有与姚崇有旧怨,但赞成调张说入京任职一事说了。
这让李丝絮一时陷入了沉默中!
过了好一会儿,等不到她的回应,李临淮借着星光看过去,看到了她已是泪痕满面。
认识小公主这么久,从来没怎么见她哭过。
李临淮一下慌了!
“公主,是臣说错话了吗?”
“不是!”
李丝絮摇头,哽咽难过道:“姚大人时日不多了!”
李临淮正是隐约觉得姚崇赞同张说回京任职一事透着不对劲,从来不乱议政事的他,才会跟李丝絮提起的。
李临淮急得拿衣袖替她拭泪。
她抽搐着抖动一下小肩膀,红着眼眶道:“大人可知道姚家长子打着姚大人的名义,收受贿赂一事?”
“姚大人是朝中重臣,姚家的风吹草动,自然惊得满朝知道。”
对上李丝絮的目光,他点头道:“姚大人正是受此事连累,才自请辞去相位,改任开府仪同三司。”
“姚大人劳苦功高,为人清廉,丝丝听说父皇当初本想宽恕此事,但姚大人以为其长子若是犯下过错不受罚,会在朝中起到一个很不好的示范,有损朝堂利益。”
李丝絮分析:“姚大人自请辞去相位也要保全长子,是有对其子忽于教养的愧意,也能看出他十分爱惜家人。”
“而这样一个爱惜家人的人,会赞同将自己曾经的政敌调任回京入职,固然是因为张说回京对朝堂政事有利,何尝不是他在父皇面前为姚家铺路?”
第210章 甩也甩不掉的蝇虫
李丝絮哽咽难过道:“杜太医早告诉丝丝,姚大人的身体其实已经油灯枯尽,在苦苦支撑,他在父皇面前赞同调张说回京,便是让父皇念着他为朝堂社稷,在他走后多少顾惜保全姚家几分。”
李临淮就觉得此事透着不对劲,小公主结合杜太医的诊断这么一分析,他总算悟透了不对劲在什么地方。
“以小公主的医术,也没法救姚大人了吗?”
“丝丝不是神仙,没法儿跟阎王抢人。”
李丝絮感伤道:“姚大人的身体,已非药石可医,同样的清补方剂,用在姜大人身上吃了精神气壮,而姚大人却怎么服用依然体力不支,可见这些年他为了朝堂社稷,身子早已亏空损耗得厉害。”
夜空中繁星满天,拱卫着半轮明月。
忽而有亮光划过夜空,像是闪烁的星辰坠落了下来,让人不免落寞惆怅。
公主年岁尚小,本该跟月公主一样被护着,天真不知世事。
但她身上却无形中背负了太多东西。
李临淮心疼得不行,宽慰道:“若非公主,上次姚大人患疟疾不一定能缓过来,还有这次姚大人缠绵病榻,也是公主送去的清补方剂有用,大人痊愈后还能撑着来上朝,公主已经尽力了。”
“臣以为公主做得很好了。”
一代贤臣要陨落,实在太可惜了!
但生老病死是天道规律。
李丝絮以为眼前的左卫侍郎大人说得对,非人力所及,只能尽力而为施治。
“丝丝这里还有一道清补的方剂,等配好补药后,还请大人帮着送去姚府一趟。”
进了九玄宫后,知道鱼婕妤和遥遥一定坐在玲珑居门口的石阶上等着李丝絮。
李临淮站定:“公主要臣帮着打探含冰殿那边的消息,臣有一事不知是否要禀报公主。”
李丝絮仰着小脑袋看他,等着他说下去。
“臣隐在暗处打听到的多是清皇子在宁王府的事儿,只有一桩,吉安县主要入宫给穆公主送添妆。”
李临淮禀奏道:“中秋宴那晚的事情过去后,宁王一直拘着吉安县主,不让她再入宫丢人现眼,然后吉安县主捎信给了武婕妤,武婕妤的意思是让她跟永穆公主重修旧好。”
“过完年永穆公主要出宫尚亲,吉安县主要趁着重阳节入宫给穆公主送添妆。”
小公主要他帮着打探含冰殿的消息,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儿。
吉安县主要趁重阳节入宫送添妆,也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但因为吉安与公主的过节,李临淮才顺口将此事提了提。
没想到李丝絮却眸眼放光道:“丝丝也该给穆姐姐送添妆了!”
临近九月九重阳,御花园的菊花开了,放眼望去一片金灿灿的,景色巍为壮观。
淑妃和柳婕妤都爱赏花,因此紫兰宫的菊花也不比御花园里的开得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