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番外(29)

作者:诵持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上辈子,校嘉华临危受命,养大兄长遗孤,把家族企业做到500强,活成了人人敬仰的财团长公主。 不料,两个侄子长大后,为争财产反咬姑妈。她被人陷害,最终见义勇为,领了盒饭。    这一世,她穿到六十年代,军人丈夫从事科研,长期异地,两只幼崽和前孽侄长得一模一样…… 校嘉华表示:贤妻良母?别闹了,让我先当一会儿狠心姑妈!    艰苦奋斗,总算开启事业篇。她才发现,自己是某年代文里的黑心大嫂,即将抛夫弃子,和知青私奔,还害得前点击展开

李翠枝砸碎了花盆,两人不欢而散。

对徐长贵而言,钱没了比人没了更难受。他咽不下这口气,很快就聚集了一帮兄弟,去青河村找校家闹事。

校嘉华知道徐长贵的为人,早有防备。

她提前通知了村长,请人在村口照看。对方一出现,本村的男人就敲锣打鼓,汇集起来了。

一个村的生产大队是最团结的,眼下又是关键的秋收结尾,被人欺负到眼前,那还了得?

即使两拨人并没有真的挑起什么争端,赵富达还是用一张大字报,把李家村告到了镇上。

如果把粮食产量看做GDP,青河村和李家村,就是同一个班里的优等生和特差生,镇长自然偏向前者。

更何况,李家村是真的穷且理亏。

李家村的村长被上级点名批评后,回到村里,不仅把徐长贵骂了一通,还扣了他半个月的工分。

徐长贵抚恤金没落着,工分也没了,只能破罐破摔。

他跑到李家撒气,把李翠枝羞辱一顿,两家的婚事自然就黄了。

渐渐的,李翠枝在家里,开始被爹妈嫌弃。一家人面上无光,在村子里抬不起头。

后来,李翠枝经人介绍,在县城找了个保姆的活,才算逃离了这是非之地。

.

随着闹剧的落幕,全县的秋收评比结果,也正式出炉了。

不用说,今年秋收,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青河村都遥遥领先其他生产队,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县里的喜报下来这天,校嘉华也收到了白恪言的回信。

校嘉华去大院领信的时候,赵富达正和一帮村民代表开会。

赵村长激动地宣布:“乡亲们,同志们,县里为了表彰咱们的劳动成果,决定年底前,给咱们青河大队修建一个小型的变电站,专门发展电力排灌!以后,大队农场几千亩地,都可以科学排灌,不用再受旱涝影响了!”

青河村的家家户户,如今还用煤油灯照明,不太明白变电站是怎么回事。但是一听说用电排灌不怕旱涝,再也没有饥荒年了,个个都欢呼起来。

校嘉华也跟着鼓掌,这可是农业电力化发展的第一步呀。假以时日,实现电灯电话不是问题。

散会后,赵富达取出白恪言寄来的包裹,递给校嘉华。

校嘉华掂量了一下,沉甸甸的,肯定不止津贴。这人,不是说好了不要他寄东西吗。

赵富达顺口聊起:“笑笑,你是咱青河村的高材生,建变电站的时候,你可得多参与。”

作为红语录十级学者,赵富达也奉行“妇女能顶半边天”,因此,他对读过书的女同志一样看重。

校嘉华汗颜,上辈子她主业是工商管理,数理化基本不行。不过,听白教授说,白恪言大学时,学的倒是物理专业。

说到工商管理,她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赵叔,咱们收成这么好,大伙都立了大功。年前是不是整点福利,奖励给大家?这样,接下来的冬小麦播种,大家才更有干劲呀!”

赵富达想了想:“挺好的,关键申请啥福利?农场有头老牛,前段时间上山摔伤了前腿,要不我向公社打个申请,杀了分肉吃?”

老牛能有什么错,她不是这个意思啊喂。

“……还是算了吧,老牛的伤养好了,还能给农场耕地播种呢。”

“可是,村里除了没肉吃,别的啥也不缺?”

“缺,那可太缺了!”

用未来眼光对比当下的一穷二白,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校嘉华挑重点说:“糖盐煤油,吃的穿的,除了粗粮杂粮和基本蔬菜,每一样都缺。”

“这些,去镇上的供销社,也能买到吧。”

“太远了!镇上的供销社东西很贵,品类又少,每次去都跟打仗似的。购物体验太差,大家有口难言。”

“笑笑,那你的意思是?”

“咱们青河村有山有水,说不定还有矿。粮食产量已经达到各村第一,完全有实力向县里申请,创办一个自己的农村供销社。”

“创办自己的农村供销社?”赵富达瞪大了眼睛。

校嘉华:“对呀,家家户户有闲粮闲票,有的还养了鸡鸭猪鹅,这也是一种资源。如果在村里能周转,就不用流失到外面。”

“不行不行,私下买卖,可是投机倒把,会被举报的。”

校嘉华急忙解释:“只要商业局允许,给咱开了供销社权限,可以收钱票,就不算投机倒把。而且,村民农闲时以物换物,还能提升大家开发农产品的积极性。”

“以物换物?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是,换回来的东西,咱们怎么处理呢?”

“换回来的东西,价值只会高不会低。多出的价值充公,拿去县城换成化肥、尿素,或者别的生产资料,再用回农场。这就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