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头凤+番外(877)
众臣也很配合。天子延误早朝一事,就这么轻飘飘地过去了。
小朝会过半时,有喜讯传来。
“启禀皇上,”小圆公公如今是福宁殿内侍总管,此时满脸喜色步伐匆匆地来禀报:“荥阳王在燕地打了胜仗,斩燕兵千余人。”
李景大喜,立刻道:“送信之人在何处,宣进殿内,朕要亲自问明白。”
片刻后,送战报之人进了金銮殿。
这是一个身高力壮的中年男子,目光炯炯有神,声若洪钟。正是陆临最信任的亲兵之一。李景当年曾和岳父一同领兵打仗,对这个亲兵半点不陌生,张口就叫出了他的名字:“来人,给廖飞赐座!”
亲兵廖飞受宠若惊,坚持跪下,磕头行了大礼。
小圆公公亲自搬来的椅子,亲兵也不肯坐,坚持站着回话:“小的不敢坏了规矩,更不能让将军落人话柄。请皇上见谅。”
荥阳王治军严格,最重军规。
就连一个亲兵,也进退有度,对着一众朝臣和大魏天子半分不乱。
众人在心中赞了一回荥阳王,然而竖耳聆听。
荥阳王领着大军到了燕楚之地。他没急着分兵,而是集中兵力先清除燕境里的燕兵。这些时日,连连传来捷报。
京城人心迅速安定下来,新帝稳坐龙椅,荥阳王居功至伟。
此次一战,荥阳王彻底击溃了燕兵,也稳定了燕地。接下来,便要领兵去平定楚地了。
这一仗,赵家军也出力不少。随行督军的四皇子,亲自斩杀了燕将首领,更是立了大功。
李景听得龙心大慰,连道三声好。
众臣更是喜笑颜开,这个夸赞荥阳王英勇,那个就赞赵家军悍勇。倒是四皇子没提几句。
李景只当没看出众臣那点小心思,笑着说道:“这一战,四弟立下大功。等大军归来,论功欣赏,朕得厚赏四弟。”
看来,皇上对四皇子颇为亲厚,神色间只有喜悦,没有半点勉强。
众臣暗暗松口气。
荥阳王打了大胜仗的喜讯传至椒房殿,陆明玉喜上眉梢,心情大好。李珝李瑄都去上书房读书了,只有幼子李琀陪在身边。
“母后,”李琀被教导了数日,才勉强改了口:“你怎么这般高兴?”
陆明玉抿唇一笑,将李琀抱进怀中,重重亲了儿子一口:“你外祖父打了胜仗,我自是高兴。”
李琀不懂什么是打仗,见亲娘心情好,趁机央求:“母后,我想要一匹真的小马。”
骑竹马哪有骑真马威风!
哥哥姐姐都开始学骑马了,他羡慕的不得了,也想学骑马。
陆明玉失笑,用手指点了点李琀的鼻子:“你太小了,等过两年,我送你一匹马,亲自教你骑马。”
番外之皇后(三)
荥阳王在燕地大胜的喜讯很快在宫中传开。
后宫太妃们不约而同地来椒房殿道喜。
先帝已驾鹤西去,如今是新帝李景的天下,陆明玉是中宫皇后。身为太妃,想安稳过日子,当然要和皇后维持良好的关系。
尤以杨太嫔最为巴结谄媚。
她的儿子李旻才过周岁,走路还不利索。被乔太后养在咏梅宫里。陆明玉每日去乔太后处请安,也时时能见到李旻。
陆明玉抬一抬手,李旻才能安然长大。形势比人强,杨太嫔不低头也不行。
杨太嫔堆着一脸笑,不停夸赞荥阳王。
陆明玉心情正好,难得看杨太嫔顺眼了些,随口笑道:“本宫昨日去咏梅宫请安,见了六弟。他已经能迈步走四五步了,活泼康健,十分可爱。”
提起儿子,杨太嫔眉头舒展开来,连声笑道:“都是太后娘娘养得好。”
她也看开想开了。儿子养在太后身边,比养在自己身边强多了。太后娘娘心地仁厚,不会苛待孩子。陆明玉看在太后的颜面上,也会照拂孩子一二。
只要孩子能平安长大,在不在眼前有什么要紧。
王太妃微笑着接了话茬:“太后娘娘慈爱柔和,能养在咏梅宫,是旻哥儿的福气。”
永嘉帝一死,后宫所有嫔妃都晋了一级。如杨太嫔这样,封号未变,多了一个太字。王婕妤却荣升为太妃。
除了乔太后之外,就属秦太妃和王太妃的位分高。品级一升,吃穿用度比以前还要好一些。
王太妃一直是乔太后的人,每每在关键时候,都会挺身而出,为乔太后冲锋陷阵。和陆明玉的关系也一直不错。杨太嫔再眼热也没用。
陆明玉对王太妃的态度,明显更亲近更随意,笑着说道:“本宫正想去给母后请安,王太妃闲着无事,和本宫一起去咏梅宫吧!”
王太妃欣然应了。
小公主每日和李瑄等人一同在上书房读书。王太妃白日闲着无事,时常去咏梅宫陪伴乔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