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头凤+番外(319)
这一刻,他竟没有狂喜,而是淡淡的酸涩。
对嫡子来说理所应得的一切,到了他这儿,却是自小就缺失的父爱和器重。这个储君之位,本来就该是他的。父皇迟迟未立他做太子,皆因没下决心。现在要下了决心,是出于“补偿”。
罢了,也别矫情了。
不管如何,先将属于他的储君之位拿回来。
李景定定心神,笑着谢过李昊,然后拱手谢恩:“父皇对儿臣的期许,儿臣都明白。儿臣以后定会尽心竭力,做一个优秀的大魏储君。”
永嘉帝注视着李景:“好,朕也盼着你能担得起储君这个位置。”
然后又道:“朕今日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众人一同谢恩告退。
跪在地上的广平侯,起身之际双腿发软。
濮阳侯眼明手快地上前,扶住广平侯,目中满是幸灾乐祸:“侯爷小心!不对,现在该称呼一声孟参将才对。”
广平侯怄得想吐血,没心情和濮阳侯打口舌官司,很快便离去。
……
众人走出文华殿,各自散去。
陆临走到李景身边,低声笑道:“立储是件大喜事,殿下也该表现得高兴些。”
瞧瞧李景,没半分雀跃惊喜,反倒沉着脸。落到有心人眼中,又要生出口舌是非了。
李景扯了扯嘴角:“岳父说的是。”顿了顿,又低声道:“这一次小玉遇险,我实在心中有愧。”
陆临现在心情好得很,只是在宫中不便多说,笑着说道:“殿下先去向皇后娘娘道喜。晚上回了陆府,我再和殿下细说。”
李景点点头。
慧安公主今日进了宫,和乔皇后一同焦灼地等着消息。
李景一进椒房殿,慧安公主便按捺不住地迎了过来,迫不及待地问道:“如何?父皇怎么发落广平侯?”
乔皇后也起身过来了。
李景将广平侯被夺了爵位降了军职的事说了出来。慧安公主有些不满,轻哼一声:“父皇到底还是偏心。罚得也太轻了。”
根本就没伤筋动骨嘛!
战场上打几场胜仗,这爵位还不就回孟家了?
乔皇后细心敏锐,看着李景问道:“阿景,你是不是还有话没说?”
李景点点头:“是,还有一桩喜事。父皇要下旨立我为储君了!”
慧安公主面露喜色,激动不已:“你说的是真的?”
乔皇后比慧安公主更激动,猛地攥住李景的手:“你父皇真的这么说了?”立储一事,一直是悬在乔皇后的心头大石。一日未定,她就一日不安稳。
万万没想到,永嘉帝忽然松了口。
李景被乔皇后的喜悦感染,终于有了笑意:“千真万确。父皇说了,明日就会下旨昭示天下。”
乔皇后连连说了几声好,眼眶已经红了。
慧安公主喜气洋洋地笑道:“这等大喜事,笑还来不及,母后怎么倒哭了。”
乔皇后哪里忍得住,喜极而泣,到底哭了一场。
……
立储之事,传得飞速,很快宫中人人知晓。机灵活络的年轻嫔妃,很快前来椒房殿里贺喜。
秦妃知道消息更早一些。
秦妃心里像被堵住一般,没去椒房殿道喜,倒是先去了寿宁宫。见了赵太后,一脸笑意:“太后娘娘大喜。”
赵太后对永嘉帝忽然立储一事并不满意,闻言轻哼一声:“椒房殿里的母子两个大喜,哀家有什么可喜的。”
一旁伺候的宫人,眼观鼻鼻观心,权当自己是棵树。
做祖母的,竟不盼着嫡出的孙子好。这等事放在普通百姓之家,都够人说嘴的了。何况是天家?
秦妃心里不痛快,口中倒是说得好听:“立了储君,人心才能安定。皇上打算明年举国出征,总得有皇子留在朝中坐镇。有了太子,一切不必烦心了。”
赵太后却道:“哀家原本是想留四皇子在京城。”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既然有了太子,就没有撇开太子的道理。。
秦妃心里暗叹一声,笑着说道:“四皇子年少,没经过事,明年若能随皇上出征,为国为朝出些力才好。”
第二百四十七章 补偿(二)
什么?
永嘉帝要立二皇子为太子?!
怡华宫里,苏妃霍然起身,双手握得极紧,手背泛白,脸上涌动着奇异的潮红:“阿昊,你没听错吧!皇上怎么会这么早就立储君!怎么会立二皇子!这不可能!”
这绝不可能!
前世,永嘉帝心意未定,一直没立储。
到明年,永嘉帝领兵出征,几位成年的皇子都随大军出发。大皇子二皇子接连死在战场上,她的儿子没费多少力气,就轻轻松松摘了桃子,被立为太子。
她打的主意,就是先龟缩隐忍。陆明玉再能耐,陆家再厉害,也不能代二皇子去战场。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