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他说完,柳萱儿忙道:“那也是极好的,你没吃过吧?”
朱元沉默片刻,“好像是没吃过。”
一会儿能吃到美食,柳萱儿邀请他们一起坐下来听书。
沈安对说书先生讲的这些没有很感兴趣,只是想着江雨秋喜欢听,又正好是个新鲜的故事,他便记下来准备回去讲给她听。
不过这故事只讲了一半,说是明天下午继续。
柳萱儿不想那么早回家,又缠着他们说再坐会儿。
这茶楼里的茶不说有多好喝,来这儿的不是听书就是听些八卦。
如今江城府最出名的,不是富甲一方的白家,不是金玉楼,不是与最年轻的秀才定了亲的柳家。
而是孟家。
没了说书先生,又有那些“万事通”继续讲。
“万事通”啥都知道,若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消息,那得给银子,若只是坊间的八卦,旁人听得开心了,一般会请他吃个茶。
只见那个穿着有些邋遢,蓬头垢面的人,喝了一口茶道:“最近倒是听到了个消息,是孟家的。”
这时候有人问他了,“可是孟九孟举人的?”
“正是孟举人的。”
“嗨,这两天都说烂了,不就是想去京城被拦住了么?天天痴人说梦说能金榜题名。”
“我还想着,若是能听个新鲜有意思的,别说一口茶,就算是烧鸡都行!”
万事通喝完杯中的茶,这才说:“我像是那种捡别人说烂的的事儿说的人么?”
“莫非是孟家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孟九跑了还是他们同意他去春闱了?”
“快说快说!”
只是万事通像没事人似的,吊足了胃口也不说。
第104章 一更
等大伙都急眼了,万事通才开口:“最近孟家不是一直找大夫么?这不正巧,找的大夫是我表舅的姨母的孙女婿的大伯。”
这关系可够绕的。
没人关心这些,只是一个劲的问他到底什么情况。
“是孟家那老太婆又遭天谴了?”
“怎的还有几天日子过?若是没了那老太婆我还是挺乐意把闺女嫁过去,毕竟是这么年轻的举人老爷!”
万事通摆摆手,“想什么呢?孟家那泼妇身子骨健壮着,若真把闺女嫁过去,说不定你闺女都熬不过她。”
“呸呸呸,说什么晦气话,若是那泼妇身子骨健壮,谁愿意送闺女过去受罪?”
万事通等他们吵吵够了,安静下来,才继续道:“这回出问题的是孟九,原本咱们以为孟家请大夫,是给他治脑子的,谁曾想,是治那儿的……”
说着他眼睛朝着面前一人的腹部下处扫过去。
“说起来,我之前还很好奇,怎的好好的,被人打一顿就像是魔怔了一般,原来是……这也就说的通了。”
这茶楼里有妇人也有未出阁的女子,有人疑惑是治哪里,也有人一下子就懂了,偷着笑呢。
不少妇人都“呸”了一声,“乱说什么呢!”
万事通继续道:“说起来,我当时还不信,可后来又去打听过,那些大夫都闭口不提,可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听说治的时候买了不少姑娘过去,不是被卖去外地的青楼就是被人牙子卖去山里头给人当媳妇。”
“那可都是清清白白的姑娘,本想着去孟家当丫鬟,银子攒够再走,谁知孟家当真不是个东西,我隔壁那户人家,她家闺女差点被卖了。”
这话一出口,大伙都开始骂孟家不是东西。
大燕与前朝不同,前朝不把丫鬟仆从当人看,可大燕不是,除了那些被抄了家的罪臣或是前朝欲孽会被划入奴籍,身不由己,其他清白人家的姑娘去大户人家当丫鬟,做够了时间,或者攒够了银子去留随意。
也有不少家里头周转不开的将仆从卖走,不过都是得经过官府的。
像孟家这种随意将丫鬟卖去青楼或是卖进山里头确实是罕见,若是报官肯花银子也不会有什么大事,但终究是不好的,大伙儿一听见就嗤之以鼻。
“当真不要脸面,伺候不好卖给别家或者将人赶走都没问题,怎的还要卖去青楼和山里头?”
问这话的是个年轻些的姑娘,想来还未出阁。
这时候一旁有人就说:“姑娘,这你就不懂了,约莫是买来伺候孟九的,结果他那处不行,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闹心,拿去卖了又担心她乱说,这才想把人卖去山里头。”
“什么不行?”
接着就是一阵哄笑。
那姑娘也不知反应过来没有,羞红了脸,也没再多问什么。
倒是柳萱儿一直拉着朱元问七问八的,“我怎么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知道孟九如今惨得很……表哥,可否与我说说……”
不等她问完,朱元直接道:“别问!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