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雀枝(874)
只要搬出先帝,就能堵得太后哑口无言。
至于云兴邦,他辩不过许文庸,更算计不过许文庸,一次次地较量下来,云家和太后又渐渐落了下风。
长公主早就猜到一些原委,原以为有太后在,好歹能多撑一段时间,但没想到太后那么快就让他进宫谈话。
作为长公主,她是皇室的一员。就算她不喜欢当今皇上,可一旦皇权落入他人手中,她也要跟着完蛋。
“老佛爷,既然您问我,那我就按真实情况去分析,您可别生气。”长公主犹豫地去看太后。
太后自个没了主意,恭维的假话在这会帮不了她什么,“你就如实说吧,哀家不会生气。”
第684章 马虎
靖安长公主让边上伺候的人都退下,再分析道,“皇上没有子嗣,按您说的,应该......”不吉利的话不好说出口,顿了下,太后就能明白她的意思,“敢问老佛爷,您想好让谁来继承大统吗?”
先帝生了许多儿子,虽然死了很多,但这会还有好几个。
太后还真想过这个问题。
眼下先帝的皇子中,七皇子最年长,母妃出身低微,以前在宫里时,是个不太起眼的皇子。接下来是十皇子,比皇上长个两岁,胖成一个球,书不会读,倒是对吃喝玩乐特别上道。皇上后边,还有两个比较年幼的皇子,太后对年幼的皇子没怎么关注,所以了解一般。
以太后自己的想法,自然是找个母妃出身低,年纪又小的皇子,这样好控制,但这话她不好和靖安长公主说,反问,“你觉得先帝剩下的几位皇子中,谁最合适?”
长公主和太后当了大半辈子的姑嫂,自然懂太后心里的想法,但她为的不是太后,而是他们李家的皇权,“眼下朝堂混乱,许文庸又虎视眈眈,若是扶持年幼的皇子上位,怕是压不住啊。”
长公主越说越小声,太后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
“按你说的,该扶持七皇子吗?”七皇子的母妃已死,外家都混不到京都,所有都好,唯独七皇子年岁已大,太后很难操控。
长公主摇摇头,“国家根本这种事,我可不敢妄议,就是帮您分析下。不过提到七皇子,他到封地有几年了,若是太后召宗室回京,许文庸也没理由拦,到时候七皇子带回来的人,说不定可以帮上忙。”
太后最差的就是兵权,若是七皇子带兵回京都,必定能帮上大忙。
太后有些心动了。
可她还是更想扶持年岁较小的皇子,不过靖安长公主给了她启发,外放的宗室可不止七皇子一个。
该说的话说完,靖安长公主提出去看看皇上,但被太后拒绝,只能出宫。
回到长公主府后,惠平马上找了过来。
长公主和女儿如实说了和太后的交谈,“咱们的天啊,又要变了。”
惠平直接点出太后的心思,“太后一心想要揽权,若是召七表兄回京都,太后就不好掌控,她肯定是想扶持另外两个年幼的皇子,到时候杀母留子就行。”
长公主忧愁地瞥了女儿一眼,“你个臭丫头,什么话都敢说,这话若是被太后的人听到,得扒你皮。”
惠平抱着母亲胳膊撒娇道,“我就是在咱们府上才这么说嘛,又不是去外头说。不管太后扶持谁上位,与咱家关系都不大。但太后如果真的扶持年幼的表弟上位,咱们的天才是真的要大变了。”
长公主叹了一句是啊,目光在女儿身上转了转,“我问你,裴阙和安芷现在怎么样了?”
“啊?我不太清楚啊。”惠平松开母亲的胳膊,慢慢挪开。
长公主抓住女儿的手,“你别给我打马虎眼,我了解你,也懂裴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可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眼看京都就要变天,这是他回京都的最好时机了。”
“我也不懂啊,但裴阙说不急。”惠平无奈道,“他不肯多说,就说一切安好,都在掌控中。您也知道裴阙那个人,我可不敢多问他什么。”
长公主狐疑地看了眼女儿,用不争气的语气道,“你呀你。算了,不说裴阙的事了,这段日子你小心一些,别和许家和云家来往。若是听到外头有什么风声,也别一惊一乍,不管什么事,总是能解决的。”如果她都解决不了,也没必要烦恼了。
第685章 所愿
太后召见完靖安长公主,去了仁政殿。
除夕刚过,御花园的白雪还厚厚堆着,夹道两边望去,见不到一丝的生机,就像这沉重的宫中一样。
太后的鸾轿停在仁政殿门口,小德子已经候在殿外了。
“哎哟您怎么突然来了?”小德子主动过去搀扶太后主子,“皇上方才喝了药,比昨儿个好受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