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长孙举家路+番外(291)
捏着下巴,李均竹脑子里有了新的想法。
“多,靠近边城的那些村里应该还有很多。”
没有钱进城的,饶了远路,去了周边的村庄,找着没人住的土房,就在那安家下来。
只要肯卖力气,开荒,上山打猎,总饿不死。
第107章 钓鱼
就算老百姓们告到知府, 姚万也是干脆不管,这些人在他看来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罢了。
长此以往,这些漠国的百姓都知道边城的知府不管事, 来安家的人就更多了。
左手叉腰,右手习惯性的两指捻了捻, 李均竹快速的开始思考。
首先这知府里的衙役就要招聘, 其次这些定居的漠国百姓也算是种地的劳动力不是。
比起两边军队的剑拔弩张, 两边的边城百姓好像没有那么多的敌意。
李均竹在大街上看到了许多卖漠国特产的小商贩。
除此外, 这不大的城里真的是萧条,除了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像什么酒楼,茶馆, 胭脂铺之类的,几乎都没见着。
李均竹领着柳二牛在城里逛了一下午,回了府衙就扎进书房不出来了。
相比较,身为同知的周修齐显得无所事事了许多。
晃了半天, 他才想起,新知府都来了一天了,除了被杀的官差, 这些从属官员竟然一个都没出现。
找了柳二牛一问,才无语至极的找到李均竹把府衙这种荒唐的情况说了下。
知府下属共设有同知四名,通判两名, 推官一名, 经历一人, 知事一名,还不包括底下不入流的这些官吏们。
李均竹到了府衙已经快一日了,这些人都还没出现。
一问才知, 原来姚万的府衙竟然是一个月开一次,这些官员只需一月一次到官衙点卯就行。
“你说这些人胆子是不是包天了。”
周修齐无语的翻着白眼,现在他反而觉得都城里的那些官员是最尽责的。
至少皇城脚下,这些官员都紧着皮子,哪像这些天高皇帝远的,朝廷每隔三日还开朝会呢。
“那就等这些人自己来衙门报道吧。”
李均竹手里执笔,不停的写着,对这些事毫不在意。
就这样一个腐烂的知府衙门,就算来了,也做不了事,现在没在跟前还好,省得他浪费口舌。
“你在写折子?”
凑上前一瞧,发现李均竹是在奏章上写着字。
“等圣旨下来一并处理吧,省得我浪费口舌。”
用驿站专门的通道,快马加鞭的送到皇上的龙案,只需要三天的功夫,一来一去就六天,就让这些人再逍遥六天。
“你说,你搞这么大动静。怎么没人听到风声?”
今早李均竹搞的阵仗,一下午就在边城里传开了,不仅中人所忙翻了天,好些动作快的,早就租下了心仪的铺子,开始打扫了。
“或许他们是习惯了,姚万时不时就在城里搞些什么吧。”
无意间从柳二牛那听来了些姚万的事,这人时不时就喜欢搞些杀鸡给猴看的把戏。
甚至还有次,有人没在他规定开衙的时间击鼓鸣冤,被当众打了乱棍。
“这老匹夫这知府当的比皇子都舒服了。”无聊的点着书案,周修齐暗暗叹气。
他爹说这他们此去定是凶险万分,说不定命都在这了,可李均竹才到,就把知府和奸细都抓住了。
他现在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危险是从何而来。
“接下来,有你忙的了。”
看周修齐百无聊赖的表情,李均竹微微一笑,从桌上抽了张纸给他。
“哦,嗯...嗯?你招这么多人干什么?”
手里的赫然是李均竹要招人的打算,和清算漠国百姓的章程。
“你打算让磨砺院的人去升堂?”
现在这么大一个衙门就剩下几个衙役,要升堂要办事差的缺口太大了。
本来一个正常的知府衙门衙役应该在四十人到六十人之间。
再加上巡城的,守城的,再怎么也得百把人。
所以当时李均竹才问柳二牛知府还有多少人,哪想这府衙就这么二十来人。
“那还是算了,不能想不能想。”
周修齐把纸随意塞进怀里,捡起一边的官帽,终于有点兴致的模样出了门。
而李均竹写完奏折之后,就开始写信给王卓然。
南北连夜审讯姚万,最后他交代负责他们与漠国联络的是王家军里的一个伙头军。
他也没见过此人的长相,只是书信来往。
至于这人是听命于谁,他也不知道,成王从不让他们见面。
府衙换主的事现在应该已经传开了,正是抓这人的好时机,至于该怎么处理,李均竹相信,王卓然定比他更有成算。
毕竟军队才是她的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