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216)
“去您想去的任何地方。”
“哪怕是回家?”
“那又如何?”石勒不解。
“你擅离军营,小心阿翁知道后打你军棍。”卫瓘治军是极其严格的,哪怕是卫玠在他的账下,不遵守军规也照样会受罚,不讲任何情面。
“我有王将军的特批。”石勒有恃无恐。
“什么特批?”
“让你开心。”卫熠和卫璪一起离开洛京,卫家自然不可能真的只让他们两个光杆司令赤条条的走人,陪他们出行的车队比卫玠当年去北邙别苑的那点毛毛雨可夸张多了。其中负责随行安全管理的,就是十八般武艺傍身、天生神力的石勒。
“你跟我走了,你阿娘怎么办?”卫熠突发奇想。
石勒也是有阿娘的,王氏,不是太原王氏,却也有些间接的联系。当年石勒只身赴京,阿娘就一直在老家等他回去。后来石勒从军队里好歹混了个身份后,他就在卫家的帮助,把他阿娘接到了洛京安置,据说家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
石王氏在卫家帮佣,每个月不仅不用儿子养,还能为儿子攒下不少钱,手脚勤快人老实,也不知道年轻的时候遇到过什么,嘴里一直对太原王氏感念异常。
“我阿娘在洛京等我啊,她说大男儿志在四方,就是该闯一闯。”
“很有道理。”
“那是,谁有道理俺听谁的。”石勒一激动,乡音又带了出来,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只不过晒的俊黑俊黑的皮肤并不明显。
卫熠也跟着默念了一遍,对啊,谁有道理听谁的。
她和裴修谁都没有错,只不过是他们觉得有道理的事情是不一样的而已。
……
十天后,替身比丘尼的事情正式昭告天下,卫熠并其他二十四个替身与二十五个公主一起,在白马寺齐云塔前举行了盛大的法事。
净检法师和白马寺的主持一起主持。
流程简单,场面却很盛大,香火缭绕,梵经肃穆,沉重的钟声响彻整个寺院,代表了天人眼目,是规矩,是秩序,更是佛法无边。
卫熠褪下华丽的首饰,换上了黑色的僧袍,正式被晋武帝颁下的圣旨赐法号武贤。
当象征着卫熠与平阳公主背对背相贴的生辰八字,被虔诚的供奉在佛前的佛龛里的那一刻起,就再没有了卫家六娘,只有替公主出家的武贤法师。
黑发黑袍黑权杖,这是这个时代带发修行的僧人的标配。
卫玠表示,僧人总是这么紧跟时代潮流啊,以玄色为尊的年代,就是黑色僧袍;以黄色为尊的后世,主持们就统一换成了黄袍袈裟。
替太子观礼的嵇绍不明所以的看了一眼卫玠:“怎么了?”
卫玠摇摇头:“看见前面的孩子,突然想到大兄(鱼哥)家的女儿也已经出生,浑身奶香,玉雪可爱。你侄孙家的儿子怎么样了?”
“前段时间病了,不过如今已经治好了。”
“那就好。”
几句寒暄客套的话后,法事就已经走了尾声。在结束的那一刻,放生池中栽种的三十六品金莲竞相开放,碧叶连天,清香远溢。
来观礼的世家权贵,无不对这样的盛景惊呼异常,连连说是神迹,诵经的僧人也齐齐对着佛像开始跪拜。
卫玠也随大流的假装惊讶,卫璪却在他耳边小声的提醒他:“表情太假了,还不如不惊讶。”
卫玠回以一脸“并不懂你在说什么”的表情。
卫璪耸肩,虽然他不知道卫玠是怎么做到的,但他可不相信这是什么见鬼的巧合。在卫玠的熏陶下,卫璪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任何的东西都存在着合理的解释,若他解释不了,只不过是他知识有限而已。
卫玠还是那么的无辜。
因为这真是不是他干的,是拓跋六修。莲花并没有绽放,只不过是拓跋六修放了个大招,给所有人制造了一个全景的幻觉。
当拓跋六修的精神力无法支撑的那一刻,所有的金莲就化作点点金光,消失在了阳光下。
众人回神,发现池中的莲叶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更是惊奇异常,直至在高僧的解释下,才相信了这就是佛家所谓的因果轮回。
卫玠趁势对枣哥道:“这总不能也是我做的吧?”
枣哥也有点懵了,理性上讲他是不信他弟有这么大的能力的,可除了是卫玠动了手脚以外,他实在是想不到比这更合理的解释了,总不能真的是二十五个替身和二十五位公主的孝行感动了佛祖,特降下金莲反季盛开,表达了类似于拈花一笑的暗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