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月谋(120)
“你爹支持的是魏王……”
魏王,德太妃之子,当今皇帝的弟弟,他性子、为人更像太祖,很是豪爽。
若冯崇德支持魏王,而陶氏、余氏婆媳却支持了德弘帝,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德弘帝派人杀了冯崇德便在意料之中。
余氏没有细说更多,但她却知道,冯昭明白了,也猜到了所有的真相。
余氏之愧,是愧疚陶氏之死;二是愧疚,丈夫冯崇德之死。
给冯家长房这么高的荣耀又如何,她最敬重的婆母,她最爱的丈夫已经没了。
而两人的死,多少都与她有些关联。
“假的,全是假的……”余氏悲凉地说出几个字。
冯昭捧住了余氏的手,“娘,人活一世,仰头,无愧于天地;低头,无愧于良心。莫问前程有憾,但求余生无悔。那两桩事,是娘对前尘往事的遗憾,却不是你的错。历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世道如此,世事如此,娘又何必为之自责、感伤。
娘与祖母之缘,虽为婆媳,却情同母女。黄泉碧落,若是祖母知晓,也甚感欣慰。
娘与爹爹一世夫妻,恩爱和美,若缘份未尽,总有一世,会在轮回之中再次相遇。
娘万万不可有轻贱性命之举,祖母最后的日子,是盼着看我和妹妹长大成人,嫁人生子,娘要替祖母、父亲看这人世,他们都不曾见过的风光。”
第128章 帝王心
余氏怔怔地望着冯昭,“你和离之后,越发会劝人,真难相信,你会说出这番话来。”
“以前吃了嘴笨的亏,就想练得嘴皮利索些。”
余氏粲然一笑,“你说得真好,你如今是家主,嫡长房的家业也该交给你打理。”
“娘,你要早些好起来,还得手把手地教我呢。”
余氏不语。
她想活,可是会让她活。
她知道了不得的秘密,她不该告诉冯昭,不应该说的,即便没明说,可冯昭已经猜到了。
冯晚与碧烟熬好了药。
冯昭接过药汁,一匙又一匙地喂余氏,就像小时候余氏喂她吃药。“妹妹,明日的游园会就别去了,娘病了,夜里我守着娘。白天,你来服侍照应。”
余氏道:“我不碍事,你留在家里陪我就好,婉华想去,就让她去罢。”
冯晚忙道:“娘,你病这么重,我怎么能去游园会,我不去,我在家陪着你。我回头写信给陶家的思娴表姐,让她代我和姐姐向六公主赔礼。”
就算没有余氏生病,冯昭已经拿定主意,不会让冯晚去。
从她涌起记忆片断里,她知道,冯晚被劫,与高进的桃花有关系,但不知道这朵桃花是寿春郡主,又或是旁人。
若是旁人,这就太令人可怕了。
因为这人谋害了冯晚后,又谋害了寿春郡主。
寿春郡主是生下一子后病逝的。
余氏吃了汤药,姐妹俩扶她躺下。
冯昭回了明月阁,留冯晚在那儿照顾余氏。
她坐在案前,默了一会儿,给陶思娴写了一封,说余氏病了,她们姐妹要留在家里侍疾,不能参加游园会,请代她们姐妹向六公主赔礼。
*
她伏案写信的时候,被通政卫夺走的秘函与锦盒已经出现在德弘帝的案前。
陶氏竟是高祖皇帝下秘旨赐死的,真是没想到,高祖对冯然念了一生,竟是赐死了她的妻子。
而后面藏着的几封冯崇德给陶氏的家书,冯崇德反对陶氏婆媳支持大皇子德弘帝,说德弘帝仁厚纯善,不如魏王有明君风范,还赞魏王对外能开拓疆土,治服北辽,而对内能驾御群臣。
他派人刺杀冯崇德,虽是做得隐秘,但家书浮现,又被余氏看过,余氏肯定能猜到冯崇德的死是他做的。
冯崇德胆大妄为,竟然说他不如魏王,委实可恶至极。
德弘帝一封又一封地看完,多是母子间珍贵的家书,并没有其他异样。
“来人!”
大殿上跃下一个黑影,“陛下,臣在。”
“章济,你说誉国夫人对陶氏之死、冯崇德之死知晓多少?”
新宁伯只露出一双眼睛,从头到脚是一片劲装的黑。
这匣子是他埋在晋国府的暗线送来的,他没有看,立马就呈到了德弘帝的案前。
德弘帝沉声道:“处理了罢!”
这是要杀余氏?
这就是皇帝,即便冯家有隆恩,但他若容不了,就得死。
“在余氏看到盒子前,还有谁见过?”
“冯冰娥当时在她跟前。”
“人呢?”
“已经处理了。”
“好——”
德弘帝合上匣子,用手轻叩着龙案,“让她死得体面、自然些,别惹人猜疑。以防万一,还是查查,她是不是告诉了旁人,有或没有,都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