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状似无意问:“你四嫂在草原怎么样?”
天知道他接到消息,说他的福晋要留守草原的时候,他是多么的生气,恨不得立即派人去把她抓回来。
传染病是好玩了吗?她怎么这么能逞能呢?
十三阿哥忙把漪曦在草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很是敬佩道:“多亏四嫂,温恪才没有受辱,如今跟着四嫂这几个月,性子都改变了不少,再回翁牛特部,我也放心多了。”
胤禛心里酸溜溜地想:福晋出去后生活倒是多姿多彩了。
面上却是一派正经,道:“都是一家子,十三弟别客气。”
十三阿哥又拿出一叠银票,道:“这是走时,四嫂让人送过来的,我也来不及还,四哥拿回去吧,我们有用的。”
胤禛看着简陋的竹逸轩,心里叹了一口气:恐怕是福晋听到老十三遭难了,这才派人送了银票,让他们路上好过点。
他不接,道:“这是你四嫂的心意,放心,你四嫂每季度的出息挺多的,别替她省。”
这是她私房钱吧,难为她想得这么周到。过几天补给她吧。
十三阿哥的确缺钱,于是不再推辞,感激道:“四哥四嫂高义,弟弟真是……无以为报。”
自从皇阿玛明确表示了厌倦之后,不知道有多少落井下石之人。在路上甚至热汤他们都喝不上。他一个大男人无所谓,就是福晋太受苦了,他看不过去只能用银票开路。
一路上带过来的银子基本上都花光了,昨夜都没有钱让人整理竹逸轩,也不想花四嫂给的钱,两人才亲自动手。
照此下去,他们花钱的地方肯定越来越多。只能先记下四嫂的好了,他以后定会几倍归还他们的情分。
经过这些事,兄弟俩感情越发好了,好似有说不完的话。
另一头,十四阿哥晚上醉醺醺回到院子,十四福晋捏着鼻子道:“这是喝了多少啊?你也不怕醉死。”
十四阿哥嘿嘿笑道:“才,才不会醉,八哥亲自敬酒,是给爷面子,爷怎么能不喝?再说爷高兴。”
讨厌的人被废了,终于不能再他面前趾高气扬了,他怎么能不开心?
十四福晋脱衣服的手顿了顿,问道:“你去见八哥了?那你见过四哥没有?”
十四阿哥理直气壮道:“没有,不想见。”
十四福晋气笑了,道:“那拿人家银子的时候怎么说不想见?四嫂可是听说你国库银子还没有还上,才让人送来了三万两,你可别不识好歹。”
十四阿哥嘀咕道:“谁要他管?皇阿玛都没管,他不停催催催,小心被人套麻袋。”
十四福晋讽刺道:“四哥可是办皇差,拿的是旨意。”
她真想敲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水?
十四阿哥不高兴了,不脱衣服一下子躺在床上,道:“爷们的事情,啰嗦什么?别打扰爷休息。”
十四福晋气急,一甩帕子道:“老娘不管了,真以为谁想管。”
说完疾步出了屋子。
第二天一大早康熙继续赶路,半个月后一行人终于回到北京。
还没有喘口气,康熙立即把诸王、贝勒等副都统以上大臣召到午门内,宣谕拘禁太子胤礽之事。
后又亲自撰写祭文,在九月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庙、社稷,接着把胤礽转移到咸安宫幽禁。二十四日,把此事昭告天下,正式废拙太子。
废太子后,直郡王胤禔越发得意,积极串联,希望促成康熙立长。
同时康熙将胤礽交给胤禔和胤禛共同看押,胤禛见胤礽颈上枷锁,手铐脚镣,就对胤禔道:“大哥,二哥体弱,且是皇子,不应如此,弟愿和大哥上奏。”
胤禔和胤礽自小就是死对头,恨不得置胤礽于死地,哪里肯陈奏?
可是胤禛坚持,胤禔也想拉拢这个能干的弟弟,幕僚也说对胤礽好一点,他也会得一个好名声,于是就同意了。
康熙帝看到奏折,欣然同意,并重点表扬了胤禔和胤禛有兄弟情义。
胤禛诚惶诚恐道:“儿臣不敢居功,都是大哥的主意,儿臣只是附议。”
康熙帝笑了笑,问道:“老四,国库银子还差多少?”
胤禛回复后,跪下请罪,道:“儿臣无能,请皇阿玛责罚。”
康熙心情很不好,道:“既然要钱不要命,那就杀几个。”
然后对胤禛,道:“你继续追缴,不过也注意身体。”
“是。”胤禛受宠若惊道:“儿臣谢皇阿玛恩典。”
康熙摆摆手,让他们出去了。
胤禔拍拍胤禛的肩膀,道:“老四,不错了。对了,我是不是还欠两万两银子?我都忘记了,一会儿让人给你送过去,做大哥的肯定是支持你的差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