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科举(女穿男)(360)
宁香心下了然。
水仙是宁桃小时候玩的最好的小姑娘,就算是宁桃后来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她在宁桃的心里,依旧和大牛、二狗一样,最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徐洁道:“他这主意倒是不错,去年商队带出去的刺绣就卖得挺好,今年若是还出去的话,咱们这边的货真不够。”
宁香道:“那红红过去吧,她的绣活做的最好。”
这边由翠珠照看着,倒是能应付得过来。
徐洁道:“你是不是因为红红认识二毛,才让她过去的,熟人好办事。”
见徐洁越说越离谱,宁香呸了她一口,“别胡说,二毛指不定早就忘了这事了。”
第108章
临近考试, 县学里一直处于复习阶段。
宁桃每天在重复出题、讲题、评卷的生活中。
到了正月二十五那一日,宁香给他送来了一个绣娘。
宁桃把信寄出去之后,趁着一天下午没课, 回村把自己要办个绣坊,请一些平时日女红好,家里没什么事儿的女子来作工。
村长听得心头一动。
他那日听人说小武来过,一直心里不安,直到今日宁桃回来, 起初他还有点疑心, 到了此刻,算是彻底明白了。
一时间鼻子发酸, 眼眶禁不住红了起来。
宁桃只当没看见,笑道:“前年大牛和二舅舅都跟着商队出去过, 咱们的丝制品在别处卖得特别好,所以, 我就想咱们不如自己办个绣坊, 到时候也能把货带上去赚些银子, 给周边的村民增加一些收入。”
王家有现成的布。
再找些绣娘,找块“厂房”就OK了。
这年头的女红都是姑娘家的必备课程, 随便找个人都能做得跟缝纫机似的,至于图安要, 大牛的小本子上早就有记录了。
他要求也不高,最好是临近几个村子的,这样大家晚上和中午都能回去。
家里有个什么事,也方便不是。
宁桃把要求一说, 村长就着手开始找场地了。
元宵节的时候已经差不多确定了, 人找的都是找的附近心灵手巧的女子。
有成过亲的, 也有没成过亲的。
宁桃看名单上有一个齐娘子,知道是现在大家对水仙的称呼,一颗心才算放了下来。
红红来的时候,还带了两个小姑娘。
十二三岁的样子,眉清目秀、文文静静的很招人喜欢,据说都是去年村里遭了灾。
走投无路之下,父母把女儿给卖了换了些粮食。
两人与红红身世差不多,临行前,宁香一问两人便跟着过来了。
“厂房”离宁家的族学不远,是宁桃一位族叔的老宅子。
这位族叔年轻的时候是个行脚商,后来慢慢成了族里最有钱的人,办族学的时候还出了不少钱,如今家里日子越发好了,一家人就进了城,不过老宅子每年还会修缮一番。
村长他们一商量就决定把厂房定在这里了。
找上门,对方很爽快的答应了,三进的院子,是这个头年常见的格局。
宁桃一瞧,感觉蛮合适。
不止有工作的地方,就连休息、吃饭的地也有了,还能留出一个小院子,给回不去家里的人留宿。
宁桃找了石头他们帮红红搬东西,自己带着小武,给一群“女工”做了简短的讲话。
中心思想很简单,把绣活作好是最主要的,但是绝对不可以东家长西家短的说风凉话,更不可以欺负人。
无论对方什么身份,什么年纪,绝对不能觉得自己是本地人,家里有钱或者自己有能力就瞧不起别人……
大家都是女人,应该互相了理解,互相帮助。
宁桃差点喊出一句,你们加油啊,妇女能顶半边天啊!
这话生生给咽了下去。
宁桃这话说完,禁不住抹了好几次汗,生怕大婶们一言不合上来挠花他的脸。
不过他架子端得很足。
离开后,大婶们一个个都眼神乱飞。
“哎呀,瞧不出来,二毛长大了,比他爹还要好看。”
“可不是,瞧瞧那身板,村里谁比得上呀……”
“这么好的小伙子,可惜咱们没这福气!!”
“你没有,你闺女有呀。”
“呸,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呢!”
“咱们二毛现在可是举人老爷了,那也得配官小姐不是。”
一群人叽叽喳喳完全没听懂宁桃说了什么,只顾着讨论宁桃的模样了。
小武站在门外听得清清楚楚,忍不住直咽口水。
果然,长得好看的人,就是直接骂街,都有人喜欢啊!
宁桃在外头站了一会,红红她们的住处已经安排好了。
小姑娘这次过来,除了带了两个帮手之外,还带了不少的图样,都是上次商队出去时卖得特别好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