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科举(女穿男)(306)
总之宁桃心里挺不对劲的。
直到范二的马车消失在巷口,他才缓缓吐了口气。
以后他与范二合作的项目,也仅此而已了。
宁桃回到家,柱子已经来了。
小武和东桂还在那里噼哩啪啦的对账。
柱子递给他两本账。
这两本是柱子带着大武,这段时间在南边找的合作项目。
账目什么的与北边的都分开了。
二狗寄来的账目也有两本是柱子这边的。
宁桃先前与柱子商量过了,既然北边都让范二吞完了,那么他们就专心发展南边好了,但是账目什么的绝对不能与北边的掺染到一起。
换句话说,与范二半点关系都没有。
宁桃不是不信任范二。
总感觉,能混到范二这种地步,已经与常人不能相提并论了。
宁桃至今还记得,当时看了徐泽介绍给他的话本时的感觉。
什么寻仙记,修仙记,与他前世在网络上看的小说,极其相似。
能毫无心理负担,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甚至赚了很多钱的人,与之交往总得要保留一些吧。
其实这些并不影响他对范二的好感。
然而,上次收到范二的信时,她让他考虑仇姑娘。
宁桃就想呵呵两声,他又不是木偶,也不是她养成游戏里面的纸片人,与她也只是合作关系,娶亲之事还轮不到她来插手。
宁桃记得初期范二与他们合作时。
说好的只是提供京里的东西,结果,他们上了一趟京,才发现,她已经把北边的生意全部归纳入自己书局的范围。
自那时起,宁桃几人就对范二有了戒心。
今日,这事彻底锤了。
柱子的账本记得很清楚。
今年他一共与小武联系了南边三个省。
每个府城所需要的货物品种与数量都记得清清楚楚。
价格方面,都是统一的。
只不过因为有的路途远一些,对方不自己提货的话,他们会从中抽取一些运费。
所以,柱子才建议他们能否也建一支商队。
宁桃拿了把算盘,噼哩啪啦地总了一下总数,觉得没什么问题。
而且南边的货物与北边的不太一样,再加上柱子他们在南边除了供货之外,还有收取山货,再进行转手买卖。
这么一来,货物就五花八门的更加杂乱了。
宁桃道:“柱子哥,李师爷的侄子怎么样?”
先前宁香成亲的时候,宁桃见了对方一面,兴许是读过书的原因。
说话作事都挺有规矩的。
柱子笑道:“这账就是他记得,虽然不及大牛,但是比起我和大武可是强多了。”
宁桃笑道:“那下午让他过来与小武一起清账吧。”
柱子笑道:“这是通过测试了。”
宁桃但笑不语。
把账本还给柱子,“等小武他们清完了手上的账,再把这两本也清一下。”
这么算来,他今年还有不少节余。
李师爷的侄子叫李兴。
柱子他们都喊他大兴,白白净净,瘦瘦弱弱的样子。
笑起来还蛮好看的。
下午和小武他们一道开始清账。
宁桃抱着书去宁林那边写文章。
做为一个已经被先生磨了好几年的老油条,宁桃写起来文章了,已经很有自己的套路了。
早上的草稿已经打好了,再加上今日在车上最新想到的。
又打了一遍草稿,到了下午时,基本已经定型了。
宁林也写得差不多了,宁少源让他们明日上交。
宁桃仔细过了一遍,发现没什么问题,就把文章放到了一边。
刚伸了个懒腰。
就瞧见小武在门外转来转去。
“什么事?”
宁桃一出声,小武立马就跑了进来。
把手里的账本拿出来道:“这里对不上。”
总体账目是对上了,可这里却突然多了几笔。
宁桃好笑道:“总账对上了,里面多出几笔是怎么回事?”
关键他们真是三方账目。
小武弱弱道:“咱们三个人这本都对好几次了,最后就多出了这么几笔,有一千二百两,共计十来车的东西。”
宁桃翻了翻账目:“东临府的?”
还是他们最先的合作伙伴。
东临府这边确实比较乱,前期是大牛和柱子在管理,后来进京了,又让王大管,王大回家又转到东桂手里。
再后来,东桂跟着他们来赵州、回乡考试。
宁桃一想,得了直接找总代吧酒楼管了。
宁桃仔细算了一下,这几个月账本还在东桂手里。
且小武也帮着一起去过几回。
“东桂怎么说?”
“东桂哥那边的账与这里对不上。”
就是突然多出来几笔,但是又入了总账。
日期也对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