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子不替婧姐儿拿这个主意,得她自己点头。”
温子甫听了,想要说什么,却被曹氏踢了一脚。
他以眼神询问,被曹氏无视了。
曹氏在心里叹温子甫天真,又感叹老夫人周全。
固然,等上两年,对婧姐儿的将来未必有多大影响,可世事无常,人生之事,就怕万一。
他们做长辈的大手一挥,就这么应了,若真起了什么变故呢?
嫡嫡亲的两母女都有互相埋怨的时候,何况,婧姐儿是庶出的。
再懂道理、知进退,亦有伤心之时。
桂老夫人此举,是让婧姐儿自己参与进来,也让费姨娘能拿个主意,往后若有变化,一家人谁也别怨谁。
曹氏不用愧疚、不用背骂名,温子甫也不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多好的想法。
也就是温二老爷,会想不转。
温子甫一时半会儿之间,确实没有想得那么多。
可他也有优点,就是在他被拦了之后,绝不会再去大包大揽,等母亲发话就是了。
而江绪,听了桂老夫人的话,心落了大半了。
老夫人若想拒绝他的提议,定会直说,不可能绕这么一个圈子,把事情推给四姑娘。
也就是说,长辈们都已经点头了。
认同他为故土拼搏的心,亦认同他的计划。
只看四姑娘怎么说了……
“您说得对,”江绪垂着眼,道,“得听四姑娘的想法。”
桂老夫人与曹氏道:“去叫婧姐儿过来。”
曹氏应声去了。
江绪的心跳漏了一拍。
不是温夫人问完来回复,而是四姑娘要过来?
他、他还未听过四姑娘说话的声音……
厢房里,温慧正在打趣温婧。
“状元郎,多聪明的脑袋,”温慧笑着道,“大哥、天帧哥、四公子,还有李大人,给他说了那么多,他肯定知道留在京中对他自身最好了。
最要紧的是,我们四妹乖乖巧巧,谁能不中意呢?
你刚才坐着不知道,我可是躲在窗后头看了,江绪进后院时,还望我们廊下看了一眼,没瞧见人,脸上可失望了呢。
哎哎哎,等他走的时候,你要不要露个面?”
温婧被温慧说得毫无办法,耳根子都红了。
曹氏迈进来,听见温慧的胡言,嗔道:“就给婧姐儿瞎出主意!”
温慧扮了个鬼脸:“母亲,那江绪怎么说的?他要不要留在京里当姑爷?”
曹氏没有工夫与温慧细说,只招呼温婧:“老夫人唤你过去。”
温婧惊讶,在温慧揶揄的笑声中,随曹氏往正屋去。
短短几步路,曹氏只简单交代温婧:“江绪很有一番想法,你等下耐心听一听。”
温婧心中微微忐忑,低声回应了声。
迈进屋子,温婧没有着急抬眼,她知道,江绪就在不远处。
与祖母、父亲问安后,温婧才转向江绪,唤了声“江公子”。
江绪赶忙回了一礼。
桂老夫人示意温婧到她身边,把江绪的想法转述了一遍,问道:“你自己觉得呢?”
温婧眨了眨眼睛。
说实话,出乎意料。
她想过好几种可能,江绪留京、她随江绪去蜀地、甚至是婚事谈不拢,却没有想到,还有“等候”这一种。
而且,江绪提的“等候”,给温婧留了余地。
若是求一个稳当,本可以先合了八字、过了小定,江绪去蜀中做事,她在京中备嫁,反正,高门嫁女,备个两年也不是多奇怪的事儿。
江绪却没有这么选。
为的是,若有万一之时,她不会背上“克夫”的污名,她还是侯府里从未说过亲的姑娘。
当然,侯府也不用担心江绪变卦。
江绪要是莫名其妙变卦,他就别想在官场上顺利了。
侯府、尤其是她家三姐和姐夫,那是出了名的护短。
如此想来,这个提议,对温婧根本无害。
温婧抿着唇,抬起眼看江绪。
她还是第一次这么近看他,很端正的一个人,也是很勇敢的一个人。
所以,她也应该勇敢一些。
温婧吸了一口气,弯了弯唇,道:“我答应的。”
欢喜之情再一次回到了江绪的脸上,这一回,还夹了些激动,让他整个人越发生动。
他看着温婧的眼睛,一字一字道:“我、我一定会努力做好该做的事情,断不会让姑娘失望。”
说完,江绪看到温婧笑了。
脸颊上那淡淡的梨涡,映在了他的眼底。
桂老夫人拍了拍温婧的手,示意她退出去。
温婧才出正屋,温慧就扑了上来。
“怎么说的?”温慧打量着她,“脸怎么更红了?”
温婧牵着她的手往厢房去,嘴上什么都没有答,笑容却没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