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四殿下牵扯其中,只会变得拖沓、麻烦、一团乱。
三司可以整理案情,但却不是在现在。
毕之安明白陈正翰的意思,正要站出来说话,却被梁归仲抢了先。
梁大人道:“皇上,臣以为,沈家无比傲慢,他们让翁奉贤用这样的法子死,是在藐视朝廷。一而再、再而三,始终就是这一套,因为直接、有用,我们明眼人都知道是他们做的,但就是差点儿证据。”
毕之安把要迈出去的腿收了回来。
梁归仲直接就把事儿盖在了沈家头上,倒省得他来开这个口。
“梁大人,话倒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有人道,“也许是有人陷害……”
梁归仲促笑一声:“沈家一个个的都在牢里关着了,谁还陷害他们?至于要赃这个手吗?”
“梁大人说得对,”另有人道,“翁奉贤定是知道了京中状况,才自尽了的。”
“朝中有人想陷害沈家,也得先知道那铁器的来路,”又一人道,“京城里,若不是黄大人寻出了根源,大伙儿都是一头雾水。”
“是了是了,要不是刚刚提及,我都不知道黄大人有所收获,三司昨儿往岭南去信了。”
“遗书交代详尽,翁奉贤说的应是真话,这几年,是他替沈家办了开采、熔炼、夹带的活儿,武安规负责押运,因着从林场运出来的就是夹了铁器的,所以沿途一切寻常、无人发现端倪。”
“皇上,沈家虽无供述,不过,有翁奉贤、武安规、卢弛以及三司在北境查问的供词,足以定沈家的罪了。”
“是啊是啊。”
一片附和声中,有人质疑沈家抄没才短短时日、翁奉贤不可能这么快收到消息,也被其他声音盖了过去。
墙倒众人推。
砖瓦砸落,满地狼藉。
陈正翰和毕之安插不上手,也无需插手,站在一旁看着,那楼就全塌了。
“朕……”皇上清了清嗓子,声音透着几分疲惫,“沈家是皇太后的娘家,朕很失望。”
“是沈家辜负了皇上。”
皇上按了按眉心,偏头与吴公公说了一句。
吴公公颔首,高声喊了“退朝”。
皇上起身离开,吴公公一路跟着,经过赵太保等人身边时,匆忙道:“几位老大人,请随后往御书房来。”
如此,百官们也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皇上要就此定沈家的罪了,怎么定,需要和老大人们商量商量。
金銮殿里,官员渐渐退了出去。
赵太保与陈正翰、毕之安等人站在边上,低声交谈,彼此交个底,看看等下如何与皇上说。
大约是尘埃将落定,朱茂比前一阵放松许多,与霍以骁道:“你和陈大人熟悉,不如去问一问?”
霍以骁眉峰一扬:“殿下很关心?”
“如此大事,谁不关心呢?”朱茂答完,转头问朱钰,“四弟,你说呢?”
突然被问到,朱钰的面上全是防备。
“你要关心,自己问去。”朱钰说话硬邦邦的,也不管其他人是什么反应,往殿外走去。
柳宗全忙与几人告了罪,追了上去。
朱茂看着朱钰的背影,失笑着摇了摇头:“四弟这个脾气……罢了,我也不问了,先回千步廊了。”
走出大殿,行至无人处,项淮才压着声儿开口:“看来,四殿下当真牵扯在私运里头。”
“是,”朱茂颔首,先前猜了七七八八,今儿他越发肯定了,“三弟和以骁也是聪明人,刚这么一出,定然也看出来了。”
项淮道:“不晓得太保与陈大人他们又是怎么看的……”
朱茂想了想,道:“怎么看是一回事,怎么考量又是另外一回事,父皇那儿也是一样。”
第570章 迟早的事儿
朱钰快步进了刑部衙门。
柳宗全跟进了书房,把门关上,低声道:“殿下,您刚才这么应对,恐不太合适,大殿下……”
“他能把我怎么样?”朱钰打断了柳宗全的话,“他便是疑心我,他敢去父皇面前说三道四吗?他没有证据。其他人也一样。”
翁奉贤死了。
朱钰着实松了一口气。
他先前最怕的,是翁奉贤把自己供出来。
要不是俞家,翁奉贤能当上林场管事、能在岭南赚那么多银子吗?
享了这么多年的福,就得有为主子扛事儿的觉悟,给他留一个儿子,已经是朱钰开恩了。
那翁奉贤也是拖沓,明明已经走投无路了,还耗了这么久。
好在,还是老老实实地死了。
选择悬梁,也是为了让人联想到尤岑与狄察。
果不其然,今日早朝上,各个都把罪状推到了沈家头上,再无人质疑旁的。
“不用管他,”朱钰与柳宗全道,“父皇近几日就会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