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句话,能拿一百两,小的当然就做了。
小的不知道他什么来历,也没敢问他为什么要说温辞舞弊,就只拿钱,不多话。
要知道背后还牵扯了这么多,小的做什么赚这一百两啊!”
褚东家后悔极了。
当时觉得这一百两赚得轻松,现在才晓得,买命钱呢!
温子甫听完,更气了。
一百两就害他儿子?
毕之安见褚东家确实交代不出什么来了,让衙役把人带下去,又把温子甫和温宴请去了后堂。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毕之安道,“顺天府要结案,皇上那儿还等着,你们温家要逮真凶,但姓褚的挖到底也就这样了。
夫人怀疑郡主,手里若有证据,不妨直言,我也好赶紧查证。
若是没有,衙门的案卷里肯定带不上郡主的名字。”
温子甫热切地看着温宴。
温宴摇了摇头,苦笑道:“有证据,却也进不了大堂。”
毕之安听明白了,这是只能进御书房跟皇上提的意思。
温宴与毕之安道了辛苦,又与温子甫道:“其中有些牵连,我回燕子胡同与祖母再商议商议。”
温子甫自不会拦她,反而叹息连连。
又要让老母亲操心了。
温宴一顶轿子离开。
贼喊抓贼,哪有什么证据。
她只有戏本子而已。
简洁,迅速,够用了。
第441章 就当锦上添花
京城的冬天,雪多。
这场雪说来就来,雪花大,但不密集,飘扬而下。
千步廊左右衙门各处,原本开着的窗户,在落雪之后,关了七七八八。
柳宗全道:“可能要到夜里才能积起来。”
朱钰颇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
衙门里不是观雪的好地方,这若是得闲,能在景致独到之处,一杯温酒观雪,才有些乐趣。
可惜,六部观政,他没有那样的时候。
朱钰支着腮帮子,心想,朱茂可能有机会。
小蝠胡同那事儿,若真的顺藤摸瓜摸到朱茂头上……
朱钰左思右想,朱茂不会蠢到让人去放火,十之八九是底下人自作聪明。
最后大罪盖不上,小过挨顿骂,大概就是闭门思过吧?
挺好、挺好。
不过,就霍以骁那脾气,指不定会揪着朱茂不放。
那也不错。
没有冲突就没有热闹。
这两方闹得够厉害,看热闹也得劲儿些。
朱钰甚至在想,要不要火上浇油,再给添些猛料。
这样吧,若是顺藤摸瓜的摸不到朱茂,他就给霍以骁提个醒,得抓紧些,雪季也没有多久了。
此时的吏部衙门,朱茂的脸色比这阴沉沉的天色还难看。
他的计策里,从没有小蝠胡同放火这一出。
一下朝,他就让底下人去打听了,先前那一层一层往下递的消息,最后是通过谁递给了几个考生。
消息回来,朱茂听得险些一口气堵着。
姓褚。
就是现场落下一块腰牌的褚家商行的东家。
这人怎么能这么蠢!
放火?火是能随便放的?
没烧到别人,还把自己尾巴烧着了!
亏得是他们做事还算小心,绕了好几道才绕到褚东家那儿,按说,这人落到毕之安手里,也交代不出什么花来。
可朱茂不敢掉以轻心,万一,这场未燃之火有其他说道,有人在背后指着事情发酵,好坐收渔翁之利……
对!
尤其是朱钰!
朱钰猜到他对温辞下手了,朱钰会等着他和霍以骁、朱桓的矛盾加剧,闹得满城风雨时,得益的就只有朱钰。
朱茂深吸了一口气。
不能让这事儿闹大,得尽快结束。
与此同时,沈家里头,唐云翳也在琢磨。
从温辞舞弊之处下手行不通,唐云翳当机立断放弃,从宝安苑回来后就在推演新的路子。
新的着手点还没有确定,今儿天一亮,出了小蝠胡同的事儿。
不止唐云翳,沈临都觉得其中怪异。
放火,显然不是什么上等手段,而且愚不可及。
沈临不清楚是谁动的手,一如他们也不清楚,温辞舞弊的传言到底是怎么在京里流传开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
那就是霍以骁大抵没空死盯着兵部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唐云翳的目的就是引走霍以骁的注意力,眼下有人做到了,那他们见好就收,不用去蹚浑水。
毕竟,这水太浑了,跟打翻了的染缸似的。
也不知道那姓褚的背后藏了谁,能干出这种砸光大染缸一样的活儿。
放火?
人才!
雪看着比最初时大了些。
城中学子百姓,都在议论小蝠胡同。
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线索,也不知道那么多的内情,只晓得有人针对考生、行那歹毒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