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在古代(91)

作者:妙利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作之合 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关键字:主角:温止 ┃ 配角:温鹏,周胤,李皇后 一朝被空间砸中,一个月后面临穿越温止:买买买,什么都要买,种田发家走上人生巅峰 十几年后,宫斗渣渣的温止抱上了皇后的大腿后宫嫔妃:居然讨好皇后娘娘,真是太无耻了 温止:明明想走种田流,为什么会被我拐到后宫流?拿着空间里的知识给自己谋求好处,不知不觉又将风格变成了伪修真流皇帝陛下:好好好,你行你上温止:我一定是穿越了一个假的古代,说好的话里藏刀阴谋陷害呢?点击展开

怒炎哼了一声,将头扭向一边,一副不屑于李总兵说话的样子。

李荣倒也不恼,反而笑了:“如今你三个儿子带着残兵败将东撤,你猜长白部的王爷们会怎么做?”

“你干了什么?”感觉不妙的泰巴怒目圆睁。

“只是派人送了几封信而已,”李荣轻描淡写的说:“如若收留你慎军残部,我大鈅就当他们是你们的同伙,派兵与他们算算之前支援你们慎军的旧账。不过要是能拿着你儿子和将领的人头来请罪,我们也可以既往不咎,只当他们是被胁迫罢了。”

泰巴听的怒目切齿,反而是怒炎并不动容:“中原有个词叫‘成王败寇’,我大慎既然输了,这些后果就该承担。”

并非是不担心芒太他们,只是怒炎知道,自己被俘后就没希望再活着回到草原上,心情反而平静了许多。那个瑰丽的梦境仍然历历在目,然而梦,终究只是个梦罢了。

没有什么天命所归,没有什么一统天下,在中原和大鈅面前,他和金朝根本不堪一击。

他也不会抱怨大鈅军队不过仗着火器,就像他之前也是仗着慎军的战马强弓一样。如他自己所说,无非成王败寇。

“不愧是怒炎,如此通透大气。”李荣赞了一句,接着问道:“既如此,在下有一事请你解惑,还望你不吝赐教。我听泰巴说你们曾收到我大鈅吴王殿下的书信,试图里应外合冲破东抚关,不知可有此事?”

怒炎才不想理他,却不料泰巴面色惊恐的拉了拉他的衣袖,用慎语小声道:“您就说吧,他们的刑讯逼供是在太可怕了。”

泰巴虽然年轻,却也是慎军中的精锐,草原上难得的勇士,能够让他摆出这种神情,显见不是普通的手段。李荣亦不催促,只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你可以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说,也免得我让人带你跑一趟刑讯室,伤了你的面子。”

“说吧父汗。”泰巴哀求道:“那些人都是魔鬼,您不能去那儿。”

有这么可怕吗?怒炎挑眉,不过他也不是个自讨苦吃的人,反正是大鈅的内乱,他乐得看戏:“我确实是收到过吴王世子的亲笔信,上面还有吴王的私印,信中说他的人会与我里应外合打开东抚城门,助的夺取东抚关,一路南下直击大鈅京城。”

“你确信是吴王世子亲笔?又如何肯定是吴王的私印?”

“是不是又有什么关系?反正我们确实是联系上了他在这边的部将,是个千户。”怒炎无所谓的耸了耸肩:“不过这人已经被你们找到了吧?”

确实是找到了,只是这些就不必向他说明,李荣继续询问:“那些信件你可留着?”

“一直放在我的金账中,就不知你们运气好不好,有没有被炸毁或者烧掉了。”

就是因为清点现场没找到才要问你啊,李荣有些头痛:“信中可有细说你打入京城之后他会与你怎样配合?”

“信中说只要我能带兵冲破东抚关南下,他便同时起兵与我两面夹击直入京城逼宫。”

“只是这样?他可有说除了陈献之外还有那些人是他的内应?”

怒炎摇头嗤笑:“你觉得他会告诉我不成?”

这种事情当然不会随便说出来,李荣也只是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罢了,被怒炎否定后也并不灰心,派人送他们下去休息,这次的待遇比开始好的多,不仅没有绑起来,还附送了一名大夫替他诊脉。

怒炎回去后向泰巴询问鈅朝审讯如何恐怖之事且不提,这边的议事厅中,几名将领从虚掩的侧门后鱼贯走出,正是温止等人。

待他们行礼落座,李荣问:“你们怎么看?”

“大鈅朝内有人想搞事情是肯定的,但那人不会是吴王,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栽赃陷害。”温止首先下了结论:“问题在于那人是如何得到的吴王印信。”

“可能是伪造的吧,毕竟除了怒炎外,没人再看过那些书信。”程大铭道。

袁明山却摇头:“怒炎是个十分谨慎的人,他能和对方合作,除了确实有人能在东抚关和他里应外合之外,肯定也是能确认对方的身份,就算不是百分之百的确信,也八九不离十。”

“我同意袁将军的说法。”秦和玉接话:“而且还有陈献,他和慎族人可是有仇的,完全是看上了吴王殿下的身份才同意当内应,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让他相信,很难解释他会轻易的冒险。”

“没错。”李荣轻轻拍案:“陈献的证词是怎么说的?陛下改革军队是忌惮吴王殿下有意夺他兵权,而吴王屡屡退让,陛下却变本加厉,这才让吴王忍无可忍,决定和慎族人联手推翻陛下。这番说词看似有理有据,其实处处漏洞,若是没有能让人信服的信物,陈献是不会上当的。”

“陈献说是吴王世子的亲信找的他,还有吴王世子手书并吴王私印,只是那信被他烧了。”程大铭无奈的挠头:“又和怒炎这边一样了。”

“这位亲信呢?可让他描绘长相后画出画像来了?”温止问道。

“画出来了,而且确实是吴王世子的幕僚。”这半个多月李荣也不是什么都没干的,他从桌案下的抽屉里抽出一个信封来:“此人名叫白朗,是渝州人,八年前被吴王世子征辟为幕僚,不过吴王世子说他并不算很倚重白朗,而且半年前白朗就已经辞去了幕僚的职位,如今不知去向。”

所以这是一个局?而且是连环局?只为了套住吴王?几个人面面相觑:“虽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是陷害,不过这样一来也算得上证据确凿,吴王和吴王世子免不了要回京给陛下请罪和解释吧。”

“那谁代替他镇守西南?”袁明山的脑子转的飞快。

“短时间内应该是安宁郡王暂领,然后等陛下的旨意。”李荣想了想:“难道是安宁郡王……?”

安宁郡王是吴王次子,因战功彪炳被陛下特封了郡王身份,曾经在军校进修过半年,和袁明山秦和玉都算是熟人,袁明山便立刻否认了这种可能:“不会是他,除非他能有十足的把握成功作反,否则吴王府获罪,他也逃不出要吃挂落。”

“那会是谁呢?”秦和玉皱眉:“这么做到底对谁有好处?”

“是啊,对谁有好处呢?”温止也在想这个问题:“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宁,又不是流民四起的时候,而且陛下民心所向,作反的人根本连个理由都没有就和外夷联手里应外合,不怕天下人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他吗?”

“没有理由……没有理由……”程大铭沉凝片刻,脑洞大开:“你们说会不会是前朝余孽,单纯为了让天下大乱才这么做的?”

“你是话本看多了吧,前朝正统早就被他们自己作死了好吗?”温止无奈:“年纪小点的都毁在后宫争斗里了,到现在根本没有了皇室血脉留存吧。”

这也是为什么大鈅朝如此提防后宫之乱的原因了,前朝的后宫简直嚣张的无法无天,堪比《XX传》,为了争风吃醋害死皇子甚至给皇帝戴绿帽的事情应有尽有,然后被末帝一通砍杀,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血脉后裔一个都没留下。

就算有一两个漏网之鱼也是不妨事的,用温止的理解来说,反正官方说法是全都灭干净了,你说你是前朝皇族就是吗?证据也是可以伪造的好吗?反正官方说没了,那就是没了。

而且现在距离前朝覆灭已经快一百年了,中间五十多年的群雄割据灭掉了大部分忠于前朝的大臣,剩下的也在洪烈皇帝立国后死的死降的降,到现在就算还有极个别也早已翻不起浪来,前朝余孽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那总不能是陈献与怒炎一起发梦了吧?”李荣也是心累:“各地将领都是陛下和先帝的亲信,而且有你们军校的督查入驻,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手里没有兵权就作反根本是开玩笑啊,纯粹为了恶心人的吗?”

“所以幕后之人才要借助慎军的力量。问题是——”温止抬头看了大家一圈:“我说假设哦,假设这次慎军真的打赢了咱们挥师南下,吴王必然要领兵救援,又被他陷害是和慎军两面夹击,引起陛下忌惮,那谁有办法得利,甚至登上大宝?”

“没有人。”袁明山摇头,就算陛下有什么意外,后头还有雍王殿下呢。

确实是没有人,陛下的地位太稳固了,就算面临兵祸也无法动摇他的正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