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在古代(63)

作者:妙利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作之合 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关键字:主角:温止 ┃ 配角:温鹏,周胤,李皇后 一朝被空间砸中,一个月后面临穿越温止:买买买,什么都要买,种田发家走上人生巅峰 十几年后,宫斗渣渣的温止抱上了皇后的大腿后宫嫔妃:居然讨好皇后娘娘,真是太无耻了 温止:明明想走种田流,为什么会被我拐到后宫流?拿着空间里的知识给自己谋求好处,不知不觉又将风格变成了伪修真流皇帝陛下:好好好,你行你上温止:我一定是穿越了一个假的古代,说好的话里藏刀阴谋陷害呢?点击展开

简单的和建兴帝解释了一番,勤政又聪明的皇帝陛下也立刻发现了其中的便利之处,恨不得捧着这堆纸就回内阁。好在有禧贵人这个“煞风景”的在,凉凉的吐槽:“陛下可莫要跟着妾胡闹,这种女人家的小玩意怎么能入的了您的眼呢?”

建兴帝尴尬的一梗,色厉内荏的瞪她:“你怎么还在这儿,都中午了,赶紧回你翊坤宫用午膳去。”少在这里打扰他和皇后。

“是臣妾让禧贵人留下的。陛下若是看不得禧贵人在坤宁宫,您就回乾清宫用膳吧。”护短的皇后娘娘立刻回怼皇帝陛下:“臣妾就喜欢和禧贵人胡闹,陛下大可以来个眼不见为净。”

皇帝陛下简直要委屈死了好吗,然而在皇后娘娘面前他就是怂啊。讨好的冲皇后笑笑,陛下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看在梓潼的面子上,禧贵人就留下来伺候吧。”

伺候你个大头鬼,禧贵人小脑袋一转,给了陛下一个傲娇的后脑勺,有皇后娘娘坐镇,陛下再不爽还能咬她吗?

雍王小少年简直看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这还是他英明神武说的大臣们哑口无言的父皇和他温柔端庄堪称后宫典范的母后吗?还有这个禧贵人,一个品级不高的后宫嫔妾真的可以这么嚣张吗?

这当然是真的。接下来用膳的全过程,雍王都处于一种魂游天外的状况中。为什么今天的菜色除了他爱吃的就是禧贵人爱吃的?为什么禧贵人不用站着服侍而是坐在母后的身边?为什么他父皇总像个幼稚鬼一样和禧贵人争风吃醋?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小少年变身十万个为什么,虽然努力克制还是忍不住瞄了禧贵人一眼又一眼:除了脸皮厚胆子大会和母后撒娇,她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让父皇如此容忍,母后如此喜爱?

雍王的异常连忙于争宠的建兴帝都察觉到了,直到这时候他才想起来:“对了,皇后之前让朕中午带着泽瑞回坤宁宫,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李皇后一脸慈爱的看自己的儿子:“我听说最近泽瑞在陛下议事的时候很积极,但是建议多不被朝臣们采纳,所以心情不好,是不是的呀?”

小少年有些羞赧的点头:“儿臣也想为陛下分忧的。”

“那便正好了。”李皇后拍一拍手:“皇儿有这个想法是极好的,但是你从小长在宫中,而政事最忌讳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禧贵人天资聪颖熟读经史子集,又是去岁才进的宫,了解民间疾苦,你不如和她探讨探讨,若是能说服她,大约也就能说服大臣们了。”

小少年一脸懵逼,和自己老爹的小妾讨论国事是什么鬼?

反而陛下隐约有些担忧,隐晦的看皇后娘娘一眼:禧贵人这嘴皮子向来厉害的很,可别把自家小少年给打击坏了。

皇后娘娘看懂了陛下的意思,微笑着摇摇头。自从陛下独宠她之后,雍王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小少年又正在十一二岁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被人吹捧了几句便觉得自己十分厉害,可那些大臣们哪里看不出来他的虚有其表,只是不好反驳,只能打哈哈忽略罢了。或许再过些时候他能自己看出自己的不足,从此做个踏踏实实的人,可皇后娘娘是会在自己亲儿子的事上消极应对的人吗?

第46章 打击

既然娘娘有意要让儿子被打击一番,陛下摸了摸下巴也就默许了。虽然说禧贵人也没怎么处理过具体的政事,可是她路子野点子多啊,不知道套路可以直接自己踏出一条更好的路来,这一点便是陛下也是服气的:就算是纸上谈兵,也是有不同境界的好吗。

看出雍王的不情愿,建兴帝不怀好意的给禧贵人加码:“瑞儿也别觉得禧贵人一介女流,便是朕也经常向她请教政事呢。别的不说,《天工开物》你可看过?水泥你可听过?这都是禧贵人的功劳。”

这话说出来,小少年也不得不有几分服气了,虽然都只是格物致知方面的东西,但确实是于国家于社稷有大进益的,若非她是个女子,便是封个工部郎中也是使得的。

将禧贵人换算成工部郎中,雍王心里就舒坦多了,李皇后也在一旁敲边鼓:“皇儿刚刚可听到我与你父皇说这表格之事?你觉得此物可有用?这便是禧贵人今早随意翻了本宫账册便想出来的法子。”

没错,这位还是个户部的人才。雍王虚心点头,看禧贵人一下子顺眼起来。

“对了,还有牛痘的事儿,虽然这法子是上天所赐,但到底是禧贵人指导太医研究出来的,你可知这能救多少人命?”建兴帝接着加码。

有功德有智慧,若是再有些诗词文章流传,这种人放出去就是名士一枚,便是父皇也要尊敬邀请在国子监挂名的。

“去年母后千秋禧贵人还送过水玉物件儿你可记得?如今你康皇叔就靠着这个已经赚了大笔进项。虽然说钱就俗气了,但是你父皇但凡想干些什么,哪里不需要银子?若没有这水玉的营生,你父皇又怎能避开大臣们的纠缠,派人出海了解海外的国家?”李皇后亦是连连发问。

不仅仅是名士,还是为父皇母后做出贡献这种级别的人,若说之前雍王心中有几分抗拒,现在就只剩下高山仰止了,当即就起身行了个拱手礼:“禧贵人当真是了不起,之前是本王想岔了,若是有冒犯之处,还请您见谅。”

温止赶紧半侧身避开,又还了个礼,才道:“都是娘娘和陛下受上天庇佑,妾不过妄言了几句罢了,要多谢娘娘宽容,没有治妾无礼之罪才是。”

这种场面话听听就罢,大家心里都有数,建兴帝便催促道:“禧贵人不必谦虚,瑞儿若是有什么想法便与禧贵人说一说吧。”

雍王想法挺多,既然父皇这么说了,也就不再推诿:“今日听兵部闫尚书说沿海有倭寇侵扰,本王提出增派兵力给他们一个教训,但是被闫尚书敷衍过去了。”少年十分不甘心:“我泱泱大国岂能打不过这等边陲小国不成?”

上来就是个军事问题,便是李皇后也一时有些愣住,而温止却没觉得太意外,毕竟在史书和历史小说中都看过:“妾想先问陛下,关于倭寇的事情,您可核实过了?”

“诶?核实?”少年不解:“难道琼州还会报假消息给兵部不成?”

“妾虽不知道国家大事,但有些不同的想法。”温止提笔在宣纸上边说边写:“倭寇进犯有三种情况,其一是任职官员不作为,逼民为寇,或者就是沿海的海口假借倭寇之名行乱,总之,这事儿是假的。其二便是真有倭寇,但地方官员并不是无法战胜,而是与倭寇同流合污,打劫百姓骗取军饷中饱私囊。第三种才是真正的倭寇进犯而地方无力抵抗,需要朝廷的支援。不知雍王殿下可曾核实过——或者提出核实没有?不同的问题可是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的。”

小少年一时傻眼,支支吾吾道:“不……不会吧,他们有这么大胆吗?”

温止亦不与他争辩:“那便当做正是有倭寇进犯,南边的兵士却打不过吧。这时又有不同的情况。”她接着在纸上写:“其一,沿海将军们疏于操练,或是吃空饷,导致他们兵力不足。其二,守备不作为,没有积极应战,导致我国被打的措手不及。其三,无论将领还是主政官员都没问题,只是咱们单纯的打不过。若是前两种情况,问题都并非是倭寇而是官员,需要委派一心为公能征善战公正严明的将军前往,招募新兵修缮武器,重新构建沿海的防御才对。”

“那如果真的是打不过呢?不就该增兵了吗?”小少年做最后的挣扎。

“还是不同的。”禧贵人摇摇头,接着写一二三:“便是打不过,原因也是不同的。可能是因为他们人多势众,我国兵力不足。也可能是他们武器更强大,船只更灵敏迅速。还有一种可能便是军中有他们的探子里应外合。”温止在三种可能性下继续分析:“一般来说,倭寇不过是匪类,人数不会太多,所以单纯靠人数赢过的可能性不大,问题反而容易出在后两项上。”

“你继续说下去。”这次接话的是一脸严肃的建兴帝,之前只是觉得有趣,想让儿子受些打击,却不料禧贵人真能分析出这么多问题来。

“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倭寇人数本就不多,为了更好的掠夺,自然会去购买或制造更快的船只和更强有力的兵器,而我国向来不是很注重水兵和海防,这就像让一群穿着布衣拿着锄头的农民对战全副武装的骑兵一样,便是咱们人数众多又如何?那些匪贼抢了一圈便跑,咱们追之不及,找不到他们的老窝,单凭被动防守只能让自己人疲于奔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