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在古代(35)

作者:妙利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作之合 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关键字:主角:温止 ┃ 配角:温鹏,周胤,李皇后 一朝被空间砸中,一个月后面临穿越温止:买买买,什么都要买,种田发家走上人生巅峰 十几年后,宫斗渣渣的温止抱上了皇后的大腿后宫嫔妃:居然讨好皇后娘娘,真是太无耻了 温止:明明想走种田流,为什么会被我拐到后宫流?拿着空间里的知识给自己谋求好处,不知不觉又将风格变成了伪修真流皇帝陛下:好好好,你行你上温止:我一定是穿越了一个假的古代,说好的话里藏刀阴谋陷害呢?点击展开

不过毕竟是修行之人,气质不同嘛,高傲些也是说得过去的。哪怕是见识不浅的世家女,但到底受到这个时代的影响,对于鬼神之事仍然多有敬畏,而温止又向来安静低调从不惹事儿,皇后娘娘自然也是对她更宽容些。

不说温止十分满意现在的情况,樱草和柳黄也为她的受宠而开心。虽然建兴帝的后宫中并不像前朝那样低捧高,但受宠和不受宠的妃子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至少在同级别的妃子中,受宠的就比不受宠的更硬气的多。温止从入宫起就颇受建兴帝的喜爱,连连召唤侍驾,早已奠定了自己新进妃子中第一人的位置,对于自己被后宫中的几位高位嫔妃列为警戒对象也在预料之中。不过此时的她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既然决定做个特立独行的修真流宫妃,她需要好好整理自己空间中的资料,顺便给自己做个详细的人设和规划,在争取最大利益的同事尽量减少风险。

建兴帝和皇后达成一致,之后就一头扎进了《天工开物》里。他可不是“何不食肉糜”这种不知人间疾苦的皇帝,他出生时祖父虽然立国,但天下尚未平定,他是跟着先皇经历过战争和逃亡的,正是见到过百姓们艰难的生活,因此才在登基后励志改善民生,做个好皇帝。

这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多,有些是他有所了解的,有些则是闻所未闻,不过只要仔细推敲也能看出这些内容十之八九是可以实现的。他将这本书通读了许多次,几乎可以背下后,亲自誊抄了一本,交给自己的侍读学士让翰林院连夜赶工抄写后分发六部大臣及皇子们。

皇家无私事,早有消息灵通的大臣们知道陛下最近沉迷于一本后宫妃妾进献的书籍,已经暗戳戳的等着上本弹劾了,好在重臣们拿到抄本后立刻意识到这本书的重要意义,总算没让温止背负上妖妃的名声。不过事情并不像建兴帝想的那么顺利,哪怕是抛开“后宫进献”和“女子干政”的问题,仍旧有不少大臣认为陛下不该与民争利,太过注重百工和商贾之事。

建兴帝几乎要气笑了。他哪里不知道提出反对意见的都是大家士族出身的臣子,不过是害怕新兴技术冲击了他们的家族利益罢了,口头上却说的冠冕堂皇,仿佛一心为国一般。

然而这些大臣位高权重,掌握的势力更是不容小觑,如果自己强硬的推行新的技术,必然会被他们暗中抵制,得不偿失不说,最后遭殃的还是百姓们。憋着一肚子气的皇帝愤愤的丢下奏章,跑到御花园散步消气,被眼前的美景安抚了一些,想了想,转头进了皇后的坤宁宫。

李皇后虽然也是大家士族出身,但入宫之后一直有分寸,几乎和陇西李家没有任何联系,反而一直凭着自己对世家的了解,帮着皇帝和世家子们斗智斗勇,因此建兴帝对“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一直嗤之以鼻,有问题时总喜欢让皇后帮着分析分析。

听到净鞭声响,李皇后一点都不意外。在皇帝的纵容下,她对前朝多有了解,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早就知道陛下在世家面前又吃了个暗亏。不过想到这次的缘由,李皇后在紫檀耳边吩咐了几句,这才起身迎接陛下的到来。

喝上一杯好茶,毫无形象的瘫坐在软塌上,建兴帝苦笑:“梓潼啊,你是不知道,朕是真想把那群蛀虫骂个狗血淋头。口里说着为国为民,其实自私自利,明知道是有益百姓的事情,偏偏打着旗号的反对,你说他们可对得住那一身官袍?”

“既然是世家,便是骨子里带着轻国事重家业的想法,就算是朝代亡了,他们也不过蛰伏个两代人,等天下太平后继续为官出世身居高位——现在朝堂上的大部分官员都是世家子,不就是这样来的吗?”李皇后淡定的喝了口茶,一点都没觉得自己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天下的读书人里世家子占了十之七八,还不是因为他们有积累有资源又相互勾连。如今陛下想要让天下百姓能生产更多的粮食、获得更好的生活、甚至出更多的读书人,这可不是在挖他们的根基么?他们怎可能不反对?”

早就习惯皇后说话风格的建兴帝苦笑更甚,深深的叹气:“说句难听些的,就算朕将现在的官员全都撤职重新换上一批,上来的也还是他们的兄弟叔伯姻亲,不被身后所累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啊,陛下既然是为了百姓站在了世家的对立面,怎么能去和世家子商量这个问题呢?”李皇后一点都不急的笑眯眯看他:“不如臣妾给您找位妙人来一起想想法子?”

皇后一说,建兴帝就知道她指的是温止,不禁笑道:“你这个促狭的,连臣妾都出来了,和朕打什么鬼把戏呢?朕看你就想着躲懒吧。”

李皇后则是故意装作伤心,还用手帕假惺惺的摸了摸并不存在的眼泪:“臣妾可是全心全意为了陛下着想,陛下竟是如此看待臣妾的么?”

建兴帝忍俊不禁,之前的郁气也一扫而光,他亲昵的将李皇后拉进怀里,在他耳边调笑:“朕知道梓潼的一番心意都是为了朕好,这厢且谢过皇后娘娘的聪明贤惠了。”

李皇后面上一红,挣脱建兴帝的怀抱,勾着头嗔道:“陛下且庄重些吧,这青天白日的,一会儿温小仪可就到了。”

建兴帝知她是害羞了,勾起嘴角不再逗弄,只盯着她欲盖弥彰般整理仪容。李皇后被他看的十分不自在,好在有通传的小宫女进来打断了这暧昧的气息,道福禀告:“娘娘,温小仪已经到了。”

“让她进来吧。”重新换上温和又不显疏离的微笑,李皇后让人带温止进来,待她行礼后看建兴帝一副懒得多说的样子,首先开口道:“温小仪可还记得你献给陛下的《天工开物》?本宫记得你说过,其中《杀青》法已经是被用过了,此次叫你过来便是想问一问,你是如何让百姓们愿意书中的法子造纸的?”

温止在皇后面前一直都是高冷设定,这次也没例外,只皱了皱眉问道:“可是世家并不愿意推行其中的法子?”

“小仪果然很聪明。”建兴帝点头:“他们顾忌颇多,并不是很愿意接受。”

“妾听过一句话,叫‘上赶着不是买卖’,越是急迫的想推行出去反而越显得自己的商品廉价,妾觉得推行方子也是一样的。只要先小小的做出些来,总会有人眼红心急的,等大家都求而不得的时候再放出来,可不是竞相争抢么?”温止笑道:“虽然这是商人的法子,大约不怎么合乎礼仪,不过百姓们却是最信这一套的。”

建兴帝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朕要先在工部将这些一一实验,但有了成果却不推行,等商人们开始打探和竞争了再通过它们来实施?但是书都交给下头了,朕根本防不住它们自己照着书弄出来啊?”

看着已经钻了牛角尖而不自知的建兴帝,李皇后差点喷笑:“陛下,事情不是这么算的。现在的问题不是士族抵制么?所以咱们就绕过士族啊。真正和百姓们联系的并非是他们而是商贾,臣妾可不信陛下手下没有几个会经商的人才。”

商人自然也是有的,不然皇帝的私库靠什么填充?之前一直和大臣们死磕的陛下有了新思路,大脑立刻疯狂的运转:“没错,只要朕不操之过急,一步步来,总能慢慢让百姓们接受的。但凡百姓们用新法子耕作比旧法子更好,朕就不信那些士族们还坐得住——不不不,这群老狐狸,一旦发现苗头,肯定动的比谁都快。”

陛下提脚就往外走,早就见怪不怪的李皇后起身行了个礼,和温小仪一起恭送了皇帝,又拉着她扯起了家常。

诸如“东西够不够”、“宫女听不听话”之类的便宜话后,李皇后再次将话题拉回了这次的事情,笑道:“你别太着急,治大国如烹小鲜,任何改变都是需要时间才能完成的。”

温止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对皇后道谢后又说起另一件事来:“之前是妾想岔了,总觉得陛下手里有了好的法子只要公之于天下便可以做成,却忘了陛下也是受到大臣们的牵制的。妾便想了另一样东西为自己积累功德,不知娘娘可愿意听一听?”

能积累功德的必然是好事儿,尤其是温止当着建兴帝的面不说,偏偏等他走了才单独告诉自己这一点取悦了李皇后,她十分和气的让紫檀上了茶,让温止慢慢道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