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在古代(26)

作者:妙利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作之合 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关键字:主角:温止 ┃ 配角:温鹏,周胤,李皇后 一朝被空间砸中,一个月后面临穿越温止:买买买,什么都要买,种田发家走上人生巅峰 十几年后,宫斗渣渣的温止抱上了皇后的大腿后宫嫔妃:居然讨好皇后娘娘,真是太无耻了 温止:明明想走种田流,为什么会被我拐到后宫流?拿着空间里的知识给自己谋求好处,不知不觉又将风格变成了伪修真流皇帝陛下:好好好,你行你上温止:我一定是穿越了一个假的古代,说好的话里藏刀阴谋陷害呢?点击展开

马车走的很慢,从吉水县到庆江府三百多里走了整整两天,好在车夫是个有经验的,每天都能在傍晚十分找到客栈打尖,虽然路途辛苦,至少不必风餐露宿。

温鹏和温止在第三天下午到了庆江府的城门前。

庆江府比吉水县繁华的多,温止掀开帘子的一角打量着道路两旁,感到十分新奇。等找到投宿的地方时已经快要天黑,温止痛快的洗了个澡,放松心神一夜好眠,明天还有要事要做。

第二天,温鹏独自出门,来到府衙求见知府。王知府自然是记得他的,又正好得闲,抽空亲自召见了温鹏。

八年过去,王知府的官威又重了许多,虽然依旧亲切,温鹏仍不免战战兢兢。待他说明来意,王知府十分诧异,乃道:“我前几日收到陆县令的书信,言你家两位公子学识极好,怎么会突然想到送女儿采选的?可是有什么困难不成?”

他说这话已是十足的关怀,书香门第和耕读人家清高,不屑于依靠裙带关系,而大鈅朝并不忌讳商人和手艺人,因此会送女儿妹妹采选的也多是商户和做小买卖的人家。他知道温家现在有些田产,儿子们又念了书,算得上是耕读了,若不是有什么原因,一定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温鹏脸上感激,复又苦笑:“大人容禀,小人也是没了办法才这么做的。”他按照和温止商量好的话说:“人都道我儿子有几分出息,却不知我家这个女儿才是最好的,我亦是宠她超过了儿子们。不瞒您说,若非她是个女儿家,我家出的头一个案首绝轮不到我大儿,几个孩子都是她给启蒙的呢。只是我老妻却是孤拐,看不惯我这女儿,我只当她重男轻女并不计较,却不见几天前……”温鹏重重叹气道:“几天前,我那犬子得蒙陆大人青眼,被点做案首,家里人开心,便摆了桌小宴,不料我那老妻多喝了两杯,又找我女儿的麻烦。我女儿自是不能和母亲争执,只好道歉退下,却不料第二日就病倒了。”

看王知府皱眉不语,温鹏心里打鼓,但还是继续说下去:“我家也没当回事,不料家人一个个的接连卧床,大夫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心中惶恐又不知如何是好,幸而来了位游方道士敲开我家门,说我家虽有吉云围绕,却吉中带黑,怕是有灾祸降临。我便请他进来,他细看一番后说,我女儿本是吉祥富贵的命格,但和我妻子的八字略有些犯冲,原本东风压倒西风的也翻不起波澜,却不想我大儿考中案首,有文曲眷顾。所谓母凭子贵,我老妻的命格一下子贵重起来,可不就和我闺女的气运斗了起来,还累及全家?那道长便建议我将闺女嫁到富贵人家,她本是旺命,年龄也正好,但是我哪里认识什么富贵人家。”温鹏苦笑道:“那位道长便说既然没有好人家可选,就干脆进宫罢,那里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地方,什么命格都压的住,且一旦进去就和家里再无牵连,问题自然解决。”

王知府看温鹏神色便知这事儿约莫是真的,心中也是无奈。这年头的人对鬼神之事还是有所敬畏的,所以他亦不会妄言,只问温家人如今可好。

温鹏赶紧答道:“坏事便在这里。原本我对这位道长的话是将信将疑,只想死马当作活马医,不料我才收拾好包袱,身上便清爽了许多。定下马车后,几个孩子也起了床,等到我们出发的时候,我老妻都能出门了。事已至此,我哪里还敢糊弄,眼一闭心一横的就往庆江府里来了。”

这般应验,如若不是有人故意为之,便只能说天意如此。王知府体谅温鹏的一片慈爱之心,让他三日后将女儿带来看看,只要能过得去,自己便使把力将这姑娘送进去。

温鹏千恩万谢:“小人知道这种事儿本不该拿来劳烦您老,只是这闺女是我从小宠大的,舍不得让她受一点委屈。若是几个臭小子有什么事,我也只让他们自己争气,有多大能耐吃多少饭,可闺女这本就是无妄之灾,我救不得她,也只好舔着脸来求您,再帮衬她最后一把吧。”

王知府被他这番重女轻儿的说辞逗的莞尔一笑,心中却是认同的。世间对女子多苛责,唯有父母还能照拂她们一二,反而是男儿就该有所担当,不能存了依靠家族的心思。

虽然心里有了论断,王知府还是十分谨慎,送走了温鹏后立刻修书一封,让人快马送到吉水县。

吉水县距庆江府三百余里,快马来回不过两日。陆县令的师爷乔装打扮,轻易就通过温家邻居之口了解到前段时间温家的变故,与温鹏所述大同小异。

虽然还有些许细节差异,王知府已然认定温鹏所言非虚,所以在接到书信的次日请了自己的夫人出面接见温鹏之女。

第18章 才女

王夫人谢氏与王大人伉俪情深,早就听丈夫说过当年他能得到陛下嘉奖顺利升迁知府与这温鹏有很大关系,也知道给王氏谢氏带来巨大利益的竹纸便是出自温鹏之手。因此虽然温鹏不过是个无官无级的平头百姓,王大人却愿意亲自接见,再三照拂,王夫人爱屋及乌,也打点起精神接见温止。

看到温止的时候,王夫人有一瞬间的仲怔,原以为不过是个教养好些的农女,再多也就是相貌清秀,却没想到竟然是个有些超然灵气的美人。虽然礼仪仍有不通,但坦率自然,无一丝矫揉造作,让人望之心喜。

王夫人没有女儿,只一个照面就喜欢上了温止,心里觉得若是自己也有小闺女,就该是这般样子。待她行礼完毕,立刻拉着她的手,亲切的与她说话,还连连招呼下人送上糕点,恨不得亲自动手投喂她。

温止这般表现却是三分真实七分刻意。她没学过礼仪,但是记忆中有陪着周宋氏在京城时突击学习的礼仪课程,并非是一窍不通。只是她现在的身份就是个农家女,品貌气质还能说是天生,规矩却不能做的太好。这几天她每逢空闲便在脑海中模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空间中也对着镜子一遍遍演练,力求能够不粗鄙不唐突、表现出虽然没学过礼仪却优雅率真自带风度的样子。

很显然,她成功了,王夫人看她的眼神中透着发自内心的惊喜。这年头送选的多是商户女,家里但凡有打算的都会早早的请了教习教导,若是宫里出来的积年老嬷嬷也就罢了,可小小的庆江府里能有几户人家请的起这种水准的?最好也不过是些学过规矩的宫女罢了。宫女们学的东西和宫妃怎能一样,偏这些人家并不懂,将姑娘们教的刻板又小家子气,身为世家女的谢氏简直看一次叹一次。

在这种情形下,温止的表现就越发亮眼,谢氏与她交谈几句,立时就忘了她只是个平民农户家出来的,竟然问起了她的功课。

话一出口,谢氏才反应过来,正想出声描补免得温止尴尬,就听她笑着说:“若只说背书写字的话,便是我家儿郎们也比不上我的,我可是他们的开蒙师傅呢。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诗书律法甚至棋谱农书地理志,但凡弟弟们学过的,我便都背过。”

谢氏一脸的惊讶。温止便笑:“夫人不知道,我们家的人记性都好,算得上过目不忘。当年我家里穷,买不起许多新书,弟弟们便厚颜借阅,回来默写,一来二去的成了习惯,我家的书也多了起来,如今满满两个大柜子的手抄本。我闲时也都看过,不过能背下罢了,若是让我写策论做文章却是不能的。”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谢氏也算知道了温止这番风度到底从何而来。世家女子能比凡间女子更出色,不就是见得世面多吗?只是女子向来少出门,男人们议事也不会带上她们,唯一能了解世情开拓心胸的便是书籍。

看的书多,心智和眼光便不同,其他人还在汲汲营营于柴米油盐的时候,她们心中已经有了波澜历史和辽阔疆域。又有琴棋书画陶冶情操磨砺性格,这样的女子哪里是靠几个教习和一对阿堵物堆出来的俗人可比的?

谢氏一番想法不过转了一瞬,脸上的笑意更深:“你既是看过棋谱,可陪我下盘棋?”谢家也是顶尖的世家,她待字闺中时最爱围棋,后来嫁了王大人也曾有一段时间举案齐眉兴致相投的日子,只是随着王大人外放,自己生儿育女,便很少有空闲打棋谱了。如今碰上这个不是世家女却似世家女的小丫头,谢氏心中竟然有些意动,见温止好不胆怯的点头,立刻让人送了棋盘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