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在古代(24)

作者:妙利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作之合 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关键字:主角:温止 ┃ 配角:温鹏,周胤,李皇后 一朝被空间砸中,一个月后面临穿越温止:买买买,什么都要买,种田发家走上人生巅峰 十几年后,宫斗渣渣的温止抱上了皇后的大腿后宫嫔妃:居然讨好皇后娘娘,真是太无耻了 温止:明明想走种田流,为什么会被我拐到后宫流?拿着空间里的知识给自己谋求好处,不知不觉又将风格变成了伪修真流皇帝陛下:好好好,你行你上温止:我一定是穿越了一个假的古代,说好的话里藏刀阴谋陷害呢?点击展开

翻开之后,他立刻便被上面的字体惊艳了——遒劲有力又轻盈灵动,虽然还是王县令字帖的架子,却有了独属他们自己的风骨:若说王县令的字重在沉稳,学书的字却更加飘逸,学文则显现出一种平和安宁。学礼学勤年纪尚小,笔迹依然稚嫩,也能看出几分不凡来。再看内容无一错漏,释义写的简明全面,陈麒心中十分欢喜,竟是直接找到温鹏家里来,当着他的面好好夸赞了四个孩子一番。

温鹏一脸的茫然:“他们怎可如此不经心?我明明说过先生辛苦,要送的隆重些。”

陈麒连忙道:“你却不知道,这字要写好是十分费心的,他们要抄出整整一本书来,还不知用了多少心血,我看着乃是十分欣慰的。”

温鹏更懵:“可是他们不是隔一阵子就要默书的吗?”他也不含糊,直接带着陈麒到了东厢的书房,指着书架上头的两排线装本:“上头这排是学文默写的,下头这排是学书默写的,学礼学勤的字写的不怎么好,他姐不让他们多用笔墨,说等他们的字能练出哥哥们的样子来才能默书。”

随手翻开一本,竟然是一本田税的书,和县衙里借来那本一字不差。虽然内容繁杂字数颇多,字迹却十分齐整,从头到尾都是学文特有的平和气息,没有一处更改和错乱。

陈麒突然觉得,自己今年收到的年礼是太简薄了,要把这一柜子都送给他才行。

当然,这只是玩笑罢了,对于弟子们的刻苦,陈麒还是十分满意的,甚至比收到手抄本更加开心。看着门口有些窘然的四兄弟,他温言道:“你们能够这般,我心甚慰,以后还要继续坚持,不得骄傲自满,你们可明白?”

自然是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他们大姐可是个魔王!四个孩子垂首肃立,乖乖称诺。

六年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建兴十八年,又是一轮县试。王县令早在五年前就升任庆江府知府,现任知县是当年的县丞陆大人。两年前,攒够了钱的温家人从陈家村离开搬到了吉水县,买下了一处小院子,方便兄弟们求学。

这也是陈麒的建议,他越是教这四兄弟,越是觉得他们不凡,自己的水平恐怕反而拖累了他们的聪慧,早在建兴十三年就找了县学的同窗,周举人周仲瑜,让他代为教导。

这位周举人却不是温止遥远记忆中的那位,而是名四十来岁的老儒生,陈麒喊他师兄,两人关系很好。见到四个孩子,周举人也是十分喜欢,考教一番后当场就答应了教导学文学书,并应允了在两年后将学礼学勤也收入门墙。

哥哥们当起了走读生,家里一下子空旷了不少,学勤学礼也在陈夫子的严格要求和温止的变态操练中茁壮成长。等最小的学舟六岁,开启温家特有的默写习字法,踏着哥哥们的脚步丰富家里的藏书时,温鹏也攒够了钱,举家搬到了县里。

这里不得不说温鹏是个下得了狠心的聪明人。这几年他卖香胰子的事儿显见有些打眼了,还不待人探究,他立刻双手奉上的献给了现在的陆县令。这位本是之前王县令的铁杆,对温鹏的感官很好,如今又有大笔好处到手,哪能不处处行方便?而竹纸生意随着王县令的升迁在庆江府渐渐兴起,陈家村的生意受到冲击差了许多,温鹏虽然有些肉痛,但还是大义凛然的放弃了自己的分红,权当补贴村里。

倒不是温鹏有多大方,而是他明白,陈家村始终是他的根基,孩子们科考还要有籍贯证明呢,哪怕自己离开了这里,也不能放弃经营名声。

何况也不是坐吃山空。这几年他仍旧在陆续买地,如今温家名下的土地已经翻了一番,有整整二十倾。一亩地刨开赋税和自家取用,大概能赚四钱银子,二十倾就是四百两。温家人口虽然多,一年有五十两的嚼用足够,且人情来往少,除了陈家村的族长里长陈夫子外就是现在的周夫子,一年三节不到五十两,算上四个孩子的束脩和笔墨纸砚,所有支出满打满算也就二百两的银子。

温鹏也有自己的打算:孩子们眼看着就要县试了,一旦开始科举,身家必须清白。如今这样正好,之前的四年天灾里温家有了不错的名声,温鹏又是本本分分的农人,甚至暗中靠上了陆县令和王知府的关系,只要不出大岔子,凭着孩子们的学问,无论县试还是府试都不在话下。

和想象中的一样,温学文温学书在这一年的县试中揽下前两名,得到陆县令的嘉奖。

在家人们弹冠相庆、充满希望的时候,已经年满十五岁,虚岁十六的温止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她该找婆家了。

对于嫁人这件事,温止的内心是抗拒的,然而自从三年前温学舟正式上学起,不再需要她启蒙和提供慧果,她的地位就有了动摇。温家已经站稳了脚跟,在孩子们发达之前,温鹏不会再有更大的动作,因此也不再需要温止的提点。要不是五个弟弟对她实在感情深厚,恐怕陈红袖早已故态重萌将她贬低到尘埃里。哪怕有着仙童转世的光环,一旦失去了价值就会被轻视,哪怕有了心理准备,温止还是被这个残酷的事实打击的不轻。

到底有仙童转世的身份在,温家人并没有做的太过分,只是对她渐渐冷淡罢了,事实上除开红袖与温止天生不对盘,温鹏和温李氏对着她也是十分纠结的。温止代表着文昌帝君对温家的庇佑,但是这种庇佑在有了底气后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可是让他们任由温止嫁人,将这份好处带走,又怎么可能甘心?一时间温止在他们心目中如同鸡肋,尴尬之下索性无视。

十多年的相处,若说温止对温家没有一点感情显然是不可能的,之前利用温家作为掩护、利用弟弟们换取安生日子的想法早在温鹏的一次次纵容和弟弟们的乖巧听话中变得真心实意,只希望家人能过得好,弟弟们能有出息,为自己谋福利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

没想到自己付出了真心,换来的却是利用殆尽后弃之敝履,若说之前温止还想着将自己手里的东西慢慢抛出来给弟弟们当做升迁的资本,以此换来庇护和自在的生活,但现在她只想逃离温家的掌控,因此哪怕心中抗拒,温止也必须把嫁人当做自己的一条路子认真考虑。

从建兴六年至今,温止过了十二年的好日子,终于是要到头了。

温止想了许久,从前世想到这辈子,心中不免嗤笑。两次都是自己傻乎乎的真心实意为家人兄弟谋划,两次都是被他们利用的理所当然,既然家人靠不住,她便收了顾家的心思,只多为自己考虑吧。只现在并不能和家里决裂,为了不会再被红袖无故找茬儿,温止来了一次比十二年前花样更多的装神弄鬼。

首先是温止病倒,接着全家一个接一个的浑身无力卧病在床,大夫却查不出有什么问题来。接着文昌帝君的画像渐渐失了颜色,变成一片纯白布帛,在大家还没来得弄个明白时突然起火,然后消失不见,连一丝灰烬都找不到。

理所当然的,这是文昌帝君抛弃了温家。

温家人到底是敬鬼神的,连连向上天请罪,只是身体越发虚弱,竟是在跪拜中一同昏厥过去。迷糊中,他们仿佛听到一个空灵的声音在仙乐中说道,温止仙童乃是朝花仙子的亲妹妹,看在仙童的面子上,朝花仙子默许了温家人分享文昌帝君给弟子的恩赏,甚至在恩赏结束后经不住仙童的苦苦哀求继续赐予慧果,不想温家人不但不知感恩,反而处处刁难仙童,作为蓬莱岛的女仙之首的朝花仙子十分震怒,因此在温家降下惩罚,如若温家人不知忏悔,仙子便是拼着得罪帝君也要将温家打回原形。

一家人悠悠转醒,面面相觑,总算是回想起十二年前的朝花仙子就曾说过怠慢温止恐怕有业报,只是这么多年里顺风顺水,温止也尽心尽力的帮助温家,他们竟妄自尊大起来,可不是要惹来报应么?

这些装神弄鬼的手段自然都是温止干的。让人无力和昏迷的药粉,一个音乐播放器,加上以催眠方式说出的话,足够让他们对此深信不疑。

对付这种投机取巧又自私自利的人,鬼神之事果然是最好使的。温止立刻受到了温家人前所未有的宠爱,甚至还隐约带着惶恐和讨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