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在古代(20)

作者:妙利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作之合 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关键字:主角:温止 ┃ 配角:温鹏,周胤,李皇后 一朝被空间砸中,一个月后面临穿越温止:买买买,什么都要买,种田发家走上人生巅峰 十几年后,宫斗渣渣的温止抱上了皇后的大腿后宫嫔妃:居然讨好皇后娘娘,真是太无耻了 温止:明明想走种田流,为什么会被我拐到后宫流?拿着空间里的知识给自己谋求好处,不知不觉又将风格变成了伪修真流皇帝陛下:好好好,你行你上温止:我一定是穿越了一个假的古代,说好的话里藏刀阴谋陷害呢?点击展开

王县令高傲,也是个爱憎分明的,知道自己能够如此出彩,陈家村尤其是温鹏的功劳不小。听说了温鹏儿子温学文的传闻后,他便有了想法:只要温学文能考上童生试,他便会想办法提携,无论这孩子是不是真正的天才,都至少帮他取得秀才功名,算做是他给温鹏的恩典。

温鹏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尚未进学就已经得到县太爷的保驾护航,随着天气渐热,大地龟裂,为了防止大家中暑,温鹏建议陈望将修建水渠的时间改到清晨和傍晚。

每天空闲时间多了,温鹏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温止便提出教他认字和算数。

温鹏连忙摆手:“我都多大年纪了,哪里能学得会。”

温止正色道:“爹爹此言差矣,以前您不过和村里人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识字也就罢了,可现在您是能和县衙里通书信的人,总不好还当自己是个泥腿子。别的不说,等以后弟弟们考上功名,您总不好让人笑话弟弟的爹是个目不识丁的吧。”

这话说的温鹏十分意动,温止接着道:“便是算数也要学起来的。弟弟们进学赶考都要花钱,咱们家的家业肯定是越来越大,总不能被人随意糊弄吧,您不得把这些管起来?”

这件事就说到温鹏的心坎里了。虽然他将竹纸的方子交上去后便说只要分红不管事情,心里却不免琢磨自己的银钱有没有被昧下,可就算是将账本捧在他面前,奈何他看不懂啊,只能是里正说多少便拿多少,整个一糊涂账。

温鹏是个能下狠心的,听温止这么一说,立刻答应下来,跟着刚满一周岁没多久的三儿子学礼一起苦读,学文和学书每次看到都憋笑不已。

而最让温鹏沮丧的是,自己的聪明劲儿似乎还比不上这个虚岁两岁的小子,好在温止十分耐心,安慰道大家聪明本是随了他,只不过弟弟们有慧果开智罢了,若是和普通人相比,温鹏的学习速度已经是极快的了。

其实有温止常年给家里的水缸加料,便是没有慧果,温家人也比旁人身体更结实头脑更发达,只是温鹏没有过系统的学习,年纪又大些,不如温止训练过的孩子们专注有技巧。温鹏也是个有韧劲儿的,虽然觉得比不过儿子有些丢人,但更多的是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不过小半年的时间,居然把常用字学的差不多,账本也能看懂了。

“可惜爹爹年纪到底大了些,学做文章恐怕就难了。”温止遗憾道。

温鹏倒是十分想得开:“能认字算数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写文章的事情还是留给学文他们吧,我就拼着这把老骨头好好养活他们,等他们出人头地后,我也好享一享老太爷的福。”

温止便笑:“弟弟们肯定会孝顺您的。”

这倒不是温止随口说好话。生怕弟弟们长歪,温止一直教育他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不仅要求他们在空闲时帮着温鹏干活,还经常带他们到村里溜达,与他们说温鹏如何艰苦的起家。温李氏心疼孩子,温鹏却是十分赞成,还劝她道:“孩子们光会读书有什么用?还是要懂事!读书出来便嫌弃爹娘的人不是没有,阿止这就是让他们明白事理,不至于以后觉得自己人的几个字便眼高手低不将咱们放在眼里。”

这话说的十分有理,而温止也在私下对温鹏说:“我听陈先生说过,科举的时候是要考策论的,就是说怎么解决问题。咱们家没底蕴,弟弟们没法在书本里找到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平时多看多听多想。所以您得多多带着他们往外走,长见识,便是无法写出高屋建瓴的文章,至少能从老百姓的角度上做些见解,总不能一问三不知的当个睁眼瞎吧。”

温鹏便是听了温止这话,但凡自己知道的,便是田间地头的事儿都愿意告诉孩子们,还常常问他们可有什么想法。孩子们正是天马行空的年纪,习惯了万事问一个为什么,解决问题亦不落窠臼,倒是在后来为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十月十三,温止的第四个弟弟出生,依旧取名温学勤。随着天渐渐冷,雨水开始淅沥沥的落下,持续了两年的旱情总算是有了缓解,农户们松了口气,欢笑着迎接这天降的甘霖。

第14章 蝗灾

第二年春天,庆江府又是风调雨顺的一年,种子顺利的在田中抽穗。可有了之前旱灾的应验,陈家村的人们不敢放松警惕,反而可着劲儿的养鸡养鸭,荒年里的丰收难得,他们势必要在蝗灾中将收获保下来。

由于和县衙常有联系,到六月时,陈家村首先得到消息,大鈅的南方今年十分湿润,但北方却从去年冬天开始干旱,直到现在还没下过雨,引起飞蝗南下,与南江省相邻的广陵省已经有蝗虫过境,被祸害的大片农田寸草不存。

南江省中一片紧张。

是祸躲不过,十来天后,一片乌压压的黑云出现在天的尽头,陈家村上下心中忐忑,却是依照温鹏的指示,将饿了一整天的鸡鸭们撒了出去,任由它们往稻田里钻。

上千只饿极了的鸡鸭看着谷子便啄,大家看的揪心,却不敢妄动。很快,天上的乌云便降了下来,一只只蹦跳的虫子落进了田里。

农户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田里的鸡鸭们可就乐了。谷子再好吃,能好过虫子吗?一个个拍打着翅膀满地的追赶,一口一个的叨。蝗虫们还没开始啃食便进了鸡鸭们的肚子里,虽然还是免不了有些秧苗被毁坏,可是和“蝗灾”相比,这个损失真不算什么。

这法子果然有用,农人们一个个面露喜色。这边温鹏已经带着几个壮小伙儿将特制的网兜发了下去:“赶紧抓虫子,这玩意儿用火烤干磨粉,用来喂鸡可是最好不过的。”

上面人们在赶,下头鸡鸭在吃,如果蝗虫有思想,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一路上势不可挡的自己怎么就落入如此境遇,在这个村子里被追的落荒而逃?

可惜蝗虫没有思想,只会凭着本能啃食,正好便宜了抓捕的人们,几乎一兜一个准,很快便塞满了几个箩筐,一旁已经有人升起火塘,大把大把的蝗虫被丢了进去。

从正午到傍晚,一只只吃的肚儿滚圆的鸡鸭摇摇摆摆的从田里踱出来,慢慢各回各家,村里人看着略有些狼藉的田地,脸上却露出了真心的笑容。虽然被鸡鸭践踏了一番,禾苗却没有太大的损失,已经泛黄的稻穗也依旧好好的挂在上头。

火塘旁边,蝗虫尸体堆积成一座小山,温鹏指挥人将他们装袋:“等得空了去碾一遍喂鸡,保准一个个勤快的下蛋。”

但凡温鹏开口,陈家村的人就没有不应的,立刻麻利的收拾干净了。温鹏听到身边有感叹:“没想到蝗灾竟真的被压制了,真是不可思议。”

这声音有几分熟悉,温鹏转头就着落日的余晖仔细一瞧,竟是一身便装的王县令来了。

不待温鹏行礼,王县令已经拉着他的手道:“我有个不情之请,还想请你与村中百姓说和。”

温鹏一听就知道王县令要说什么,忙笑道:“大人可是说村中这些鸡鸭?这事儿我便可以做主。蝗虫夜伏昼出,咱们却可以让人带着鸡鸭先走,赶在明日天亮前打个埋伏,只是不知县中可有高人知道这蝗虫的路径,也好给我们个目标。”

这样知情识趣的人王县令怎能不喜欢,立刻喜笑颜开:“知道知道,我这就遣人将带路的送来。”

温鹏也是个干脆的,这事儿早有准备,立时就让十几个壮劳力拉来板车,上面是一只只装满鸡鸭的笼子,一名相貌忠厚的汉子上前问道:“鸡鸭都准备好了,咱们该去哪儿?”

他们不认识王县令,温鹏却不能抢了风头,带着大家向王县令行礼,又道:“县令大人爱护百姓是咱们的福气,如今他老人家不辞辛劳的亲自来咱们陈家村查看,咱们可得好好表现,别给大人丢脸!”

这年头的农户们除了赶集便极少外出,有些连县里都没去过,如今竟然得见父母官,一个个紧张激动的浑身发抖,看温鹏在县太爷面前居然还能侃侃而谈,简直是敬佩极了。闻讯赶来的陈望陈祥陈麒也赶紧前来见礼,王县令也十分和气的与他们交谈了几句。

自家的收成保住了,还能在大官面前露脸,壮汉们一扫之前的疲惫,精神抖擞的跟着一名老皂吏走了。王县令还要连夜回去写奏章,大家亦不敢挽留,站在道口目送着他的牛车离去,这才松懈下来,纷纷回家歇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