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在古代(14)

作者:妙利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作之合 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关键字:主角:温止 ┃ 配角:温鹏,周胤,李皇后 一朝被空间砸中,一个月后面临穿越温止:买买买,什么都要买,种田发家走上人生巅峰 十几年后,宫斗渣渣的温止抱上了皇后的大腿后宫嫔妃:居然讨好皇后娘娘,真是太无耻了 温止:明明想走种田流,为什么会被我拐到后宫流?拿着空间里的知识给自己谋求好处,不知不觉又将风格变成了伪修真流皇帝陛下:好好好,你行你上温止:我一定是穿越了一个假的古代,说好的话里藏刀阴谋陷害呢?点击展开

如今温家不过把红袖当个生育工具罢了,温止看着她作妖,心中觉得可悲,却也不想管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红袖是个小人得志的,心思孤拐又自私,只会欺软怕硬,倒不如这样被温李氏和温鹏压制着,有了孩子们在,至少可以保证她衣食无忧。

建兴八年三月初五,温止的三弟温学礼降生,四月初三祷告文昌帝君,这个月的慧果便给了新生儿。家里有了些钱,温鹏对温学文读书当官的执念反而消退了不少,头脑更加清明了些,更看重兄弟们的齐心和睦。

等到六月,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雨水却不见落下,温止假借朝花仙子的名义告诉温鹏,陈家村,甚至整个庆江府都将迎来持续两年的大旱。

“这可怎么办啊?”哪怕是富裕了,温鹏本心还是个靠天吃饭的农户,听到这话不免着急。

温止也在想这个问题:“朝花姐姐说,久旱之后必有蝗灾,今年只是干旱,明年恐怕要赤地千里,后年十有八九是蝗灾。而蝗灾之后大约会有洪水——您且想想,两三年的雨水聚集在天上总要下来的,雨水一多可不就是洪涝?这么算来,除了今年勉强有收成,接下来三年恐怕要颗粒无收。”

温鹏对温止的话向来信服,加上朝花仙子的名头,听她这么说,吓的脸色一白,背着手连连打转:“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不怪温鹏这般郁闷,这两年眼见着日子好过起来,家中有了积蓄,偶尔也可以幻想一下买田蓄婢,没想到白日梦还没做完,就被当头浇下一盆凉水,三年颗粒无收意味着什么?那是轻易可以让他这种农户家破人亡的天灾啊。

温止也有些难过,这几年家里几乎是靠着她的谋划才渐渐兴旺的,如今自己的成果就要被毁于一旦,她怎么可能不想办法应对:“我虽有些想法,却没多少把握。”

“你且说来听听?”温鹏立刻来了精神,将温止放在凳上,自己在她对面坐好,还顺手塞给她一把果脯:“咱们家就你最聪明伶俐,我听你的。”

两年多的时间,儿子一个接一个的生,每个都灵气十足,家里不仅成了陈家村的富户,自己也被陈麒老爷看中,村里人谁不羡慕?这固然是文昌帝君保佑,沾了大儿子有来历的便宜,但真正指导着一家人走到这一步的,可不就是温止和温止身后的朝花仙子?

温止是朝花仙子教的,儿子们是温止教的,可见温止的才智想法是最接近仙家的,也只有她还带着些许神仙本事,要不然她怎么会的变化之道呢?

温鹏是凡人,对天神有着源于本能的敬畏和顺从,哪怕温止是女儿,只要她证实了自己的身份来历,给家里带来好处且从不出错,温鹏就会对她言听计从。

这是水磨工夫的潜移默化,利益才是改变人观念的最强动力。温鹏和温李氏早已成为温止的拥趸,虽然还保持着辈分上的矜持,但在家庭决策中,温止的话语权才是最大的。

“最简单的办法,趁现在旱情还不严重,随便捏个借口将地和纸铺分成卖了,咱们举家搬迁到州府。虽然整个庆江府都有天灾,但州府里总是安稳的,咱们家有香胰子的方子,想在州府站稳脚跟不算难事,甚至还可以用方子搭上某位贵人的线,给弟弟们某个好出路。”

“州府啊……”温鹏咋舌,向往道:“那可真远,我都没去过呢,据说可繁华了。”

温止却是皱眉:“这法子牵连最少,操作起来也简单,但是风险也大。如若是十年之后弟弟身上带个功名,哪怕只是个秀才呢,这么做也有些保障,可现在咱们家都是平民,上有老下有小,母亲也担不起事儿来,一旦有人觊觎您手中的方子,暗中做些手脚,咱们可哭都没地方哭去,竹篮打水一场空是小事,便是伤了人命也是说不准的。”

温鹏吓的一个哆嗦,他正盘算能圈出多少钱来,够不够在州府买房子呢,被温止这一说,立刻摆手:“这法子不好,太危险了。”

温止也点头:“第二个法子就是屯粮。现在正是粮价低的时候,咱们悄悄的买进粮食藏好,今年虽然干旱,但对收成影响不算太大,有前面几年的丰收打底,大家家里都有些余粮,屯粮的事情可以一直持续到明年开春。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只要小心一些,应该可以不打眼的存够粮食,虽然为了低调不能让大家吃饱,至少不会在荒年里饿死。”

温鹏点头,这也是个好法子,他们家田地不多,现在手头又有了闲钱,买细粮回来改善生活也是有的,无非是被村里人认为奢侈了些。有今年的产出打底,哪怕明年大旱也完全可以不饿肚子,只是蝗灾和洪涝的两年必须低调些,哪怕有粮食也要装作挨饿的样子。

不过温止既然说了每个法子都没把握,想来这样也是有弊端的,果然温止接着说道:“这法子最安全,无非是全家小心些罢了,但是三年一过,家里肯定会一贫如洗,弟弟们读书的事儿又要推迟了。”

“你可还有别的法子?”学文读书是温鹏的执念,如果真连饭都没得吃也就罢了,可现在还有旁的选择,他总是希望能两全的。

“法子是有的,不过动静大了些,更要看您在陈家村的威信了。”温止笑道:“天灾虽然可怕,但并非无法应对,如果应对的好,只怕不仅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还会给大家带来好处。只是很多事情空口无凭的,您可能让整个村子一条心的按照您的心意做?”

温鹏眼睛一亮,这是有两全其美的好法子了?他拍拍胸脯:“你只管把方法说出来,怎么做到我来想办法。”

这话正合了温止的心意,她认真道:“咱们家一无权二无势,想要发达必须依托陈家村,就像之前造纸的事儿是一样的。而陈家村想要在这场灾祸中过得去,就要再往上,和官府相互依存。”

“你是说让里长去找县太爷?”温鹏一脸不可思议,“别看里长在村里很有些权威,到了县里可什么都不是。”

“里长当然找不到县太爷,但造纸的利益呢?”温止笑着问。

温鹏一时语塞。

“财帛动人心,咱们一个小小的陈家村,在贵人眼里比一只蚂蚁还不如。去年咱们才开始造纸时,一来工艺还不成熟,产量不大纸张不好,虽然卖出去了,但获利却不多。可今年就不同了,您数数您每个月拿回家的钱,这还只是半成的分红呢,只怕上面早就有人开始盯着咱们这些纸了。”

这是实话,每天村里的生面孔越来越多,都是打探这竹纸的。

“与其等别人来拿捏咱们,不如咱们主动些,端着好处站在县太爷面前。造纸是文雅的事儿,哪怕是拿到面上说也没什么铜臭味,何况这里头利益多大?县太爷要是和咱们陈家村站在一块儿了,事儿也就好办的多了。”

温鹏又开始背着手绕圈:“你继续说。”

“后面的事情却是简单的。里长能搭上县太爷的线,便该将灾害的事情说给县太爷知道,当然理由得他自己编一个能说得过去的。县太爷若是相信,便将咱们的应对方法告诉县太爷,成了是一桩功绩,不怕县太爷不感激咱们。便是县太爷不信,咱们也算报备过了,可以正大光明的想辙自救。”

“你且说说怎么个应对法子?”

“首先自然还是屯粮。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些余钱,您若是能说动里长族长陈先生一同出面,大家就算有些小心思也不敢违逆。然后便是发动全村养鸡养鸭,采摘野菜野果之类的晒干磨碎喂养。要知道蝗虫最怕的就是鸡鸭这些鸟禽了,您且算一算,咱们全村也有小百来户人家,今年开始养鸡养鸭,哪怕一家就养两对儿,到后年蝗灾的时候也有二十来只了,一百户人家就是两千只。一只鸡一天至少能吃掉十几二十只的虫子吧,等到蝗虫来时,您只用想想,一天四五万只的消灭蝗虫,这蝗灾又能闹出什么气候?”

温鹏愣住,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事儿。

“万事开头难,只要您能劝说了咱们陈家村这三位,事儿就不难办。养鸡养鸭本就是收入,家里有些闲钱的都会养,孩子们可以挖蚯蚓,再加上野菜野果,喂养起来也不费粮食。蝗灾中咱们还能赶着鸡鸭往别的村里去,当然最好是您能带头将鸡鸭租借给州府帮着全庆江府灭了蝗灾,那时咱们陈家村是多大的功德,咱家能赚下什么样的好名声?还怕将来弟弟们找不到名师愿意教导他们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