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在古代(107)

作者:妙利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作之合 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关键字:主角:温止 ┃ 配角:温鹏,周胤,李皇后 一朝被空间砸中,一个月后面临穿越温止:买买买,什么都要买,种田发家走上人生巅峰 十几年后,宫斗渣渣的温止抱上了皇后的大腿后宫嫔妃:居然讨好皇后娘娘,真是太无耻了 温止:明明想走种田流,为什么会被我拐到后宫流?拿着空间里的知识给自己谋求好处,不知不觉又将风格变成了伪修真流皇帝陛下:好好好,你行你上温止:我一定是穿越了一个假的古代,说好的话里藏刀阴谋陷害呢?点击展开

白奇是个土族汉子,天生力大,只是吃的也多。他为人忠诚憨厚,很得周晨的喜欢,后来做了周晨的亲兵,天天随侍左右。

然而好景不长,五年年之后周晨带兵出征,却中了敌军的埋伏,摔下马来上了腰椎,从此不良于行,而白奇亦战死沙场,留下孤儿寡母,也就是白朗和他的母亲冉氏。

周晨因身体残疾,被陛下留在了后方,后来更是因此失了太子之位,因此日渐消沉,脾气也越发古怪。在次子周让被过继到吴王名下后,他对长子周良也是时有打骂,唯一能掏他欢欣只有被他接到身边照拂的小白朗了。

白朗那时不过三岁,却因他自幼聪慧又听话乖巧,周晨几乎是拿他当亲儿子看待。而他对周晨也是十分亲近,失去父亲的孩子在周晨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

只是周晨受伤之后身体便每况愈下,又有郁结于心,两年后就病逝了。白朗每天陪伴着他,自然知道他的不甘和怨念,因此在心中暗暗立誓,今后定要帮着周良将皇位夺回来,那本就该是属于晋王一脉的东西。

虽然有此志向,但他的年纪到底太小了,而周良又因嫉妒周晨的喜爱而对他十分挑剔。实在没办法,白朗只能带着母亲冉氏回到川渝,等长大些再做打算。

这一等就是十年,十五岁时白朗发现自己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只要他认真注视着一个人说话,那人总是能轻易的相信和服从他。

不过这法子也不是百试百灵的,越是对他没防备的人越容易中招,对于那些心志坚定或者老奸巨猾的人作用却不大。

白朗本想靠着自己的能力进京拼一把,听说洪烈陛下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怎么好,如果能让周良配合自己进宫“说服”他更改旨意,周良就能以太孙的身份继位了。

然而还没等他动身,洪烈陛下薨,太子周坚继位的消息就传遍了天下。白朗虽然伤心失望,念头却更加坚定了。他本想走科举的路子重回京城,却发现需要的耗费太多时间太长,等到考上进士后便无力为继,转而当了名先生教书养家。

等到吴王周让奉命镇守西南时,白朗已经快三十岁了。他凭着这几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和名声,进入吴王府中当了一名幕僚。原本在他想来,吴王身为老晋王的亲生子,肯定也是向着晋王这一脉的,却也不料他们一门心思的跟着建兴帝走。白朗在气愤之余,觉得他们背叛了老晋王殿下,决定惩罚他们,而一个计划也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

他在吴王府中低调蛰伏了七八年,将吴王世子的言行和笔记学的可以以假乱真,又利用自己的特殊能力指使吴王府的下人盗取吴王私章,在空白的信纸上盖好印信。然后便施施然的从吴王府辞别,带着盘缠到了京城。

一直被建兴帝冷落的晋王周良看着自己庶出的死对头弟弟风光得意,心中自然是十分不爽,却又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被白朗一番挑拨之后立刻动了心思。不过他胆子小,并没有下定决心篡位,而白朗也并不在意,只得了机会就给他和世子周泽锋洗脑,让他们也渐渐心生不平,觉得皇位本该属于他们。

周泽锋虽然没有实职,但狐朋狗友却不少,许多都是重臣之子,很容易打探到朝堂上的事情。无奈建兴帝性格强势,在李皇后的帮助下处理政务又滴水不漏,并没有被他们抓到什么把柄。就这么过了十多年,除了暗中养了不少亲信探子,在联络旧部的时候又发现了大礼段氏私采铜矿,并趁机勒索了一把,他们的大计完全没有进展。就在他们心生绝望的时候,陛下突然想要改良耕作和生产的工艺惹怒了世家,他们乐得看建兴帝和世家对上,还在其中推波助澜了几把。

只是这事儿不仅没有把李皇后弄死,还让陛下的声望如日中天,他们失望之余也只能继续等候时机,不过有了银子,白朗便提出训练私兵的法子,这些私兵平日里藏在山寨中当做山匪,需要时便以镖师的身份往来京城。

几年之后,关外异动,白朗窃取的印信正好派上了用场,他亲自去了趟东抚城,还秘密找到了怒哈赤,无论到时候是边关被破还是吴王被牵连,晋王都可以趁机坐收渔翁之利。然而这次他的想法还是落空了,大鈅军在东抚大破怒哈赤,建兴帝的威名再次震惊天下,而秦王和秦王世子则大把大把的给国库和陛下私库里捞银子,连一句“穷兵黩武”都再说不得。在吴王交了封自辩折子就被轻飘飘的放过后,白朗就知道再也不能等了,建兴帝文治武功之下,便是晋王一脉再如何正统也难以动摇他的地位。

早就将燕王太妃和秦王继妃控制住了的白朗制定了这次的刺杀计划,如果能够成功,晋王殿下便能顺利继位,便是不能成功也可以废了秦王和燕王这两支,算是给故去的老晋王一个交代。晋王和晋王世子被他洗脑了这么多年,心智早就偏执了,就这么任由他主导了这场谋逆案。

建兴二十五年三月,陛下以谋逆罪判处晋王、晋王妃和晋王世子死罪,其谋士白朗判腰斩,晋王其余子嗣贬为庶人流放琼州。

之后的大半年里,兵部侍郎、新锐营指挥使、陛下的宸贵妃领精锐三千人一路扫荡京郊到云州的山匪,缴获财物和兵器无数,并拿下大礼府一处私自开采的铜矿,大礼府世袭总管被问罪,云州大部分官员受到牵连,一时间西南动荡不安。

幸而有吴王和吴王世子并安宁郡王带兵镇守,将反叛的苗头统统压下,秦王殿下亦派遣王世子带着商队进了云州,开设钱庄稳定物价,很快就平息了这场动乱。

建兴二十六年,温止由兵部侍郎调任工部侍郎,开始进行蒸汽机的研究。两年后,工部造出铁轨和“火车”,而此时京城的主干道已经全部改造成水泥大马路。

建兴二十九年,宸贵妃温止任工部尚书,在陛下的支持下开设纺织工厂,鼓励女子做工,虽然受到许多大臣的抨击,但在左右丞相和六部的支持下,这条政令还是慢慢推广了下去。

建兴三十三年,大鈅朝的商会、农会和工会正式建立,“士农工商”的格局正在慢慢改变。随着粮食和人口的增加,各地报纸开始鼓动人们往北方迁徙,并暗示隐户和逃奴一旦在东北定居,之前的过往既往不咎,大家都是良民。

这般自然是动摇了士族的根基,但是在建兴帝十多年的打压中,世家虽然不虞,却再也翻不起浪来。

建兴三十六年,温止平调户部尚书,主持人口普查工作,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和宗教改革,将科举的内容简化为“国学”,增加了数学、自然和思想教育等课程。

此时秦王的海军衙门已经完成了为期十二年的海商周游计划,这个世界的面纱已经被他们揭开,慢慢展现在大约人的眼前。看到世界之大,朝臣们不再狭隘于权力争斗,武将们更是嗷嗷叫着要去外洋给当地土著们“主持公道”顺便带点儿“土特产”回来。开疆扩土对帝王总是致命的诱惑,何况是这种载满金银财宝利润丰厚的对外战争,在朝中重臣的一致同意下,大鈅开始了它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的大航海时代。

建兴四十六年,周胤退位,雍王周泽瑞登基,改年号兴瑞。同年,兴瑞帝拜温止为丞相,在大鈅各处设立试点和特区,进行农业和商业改革。

周泽瑞到底是被那套《资本论》给坑了个结实,并不再执拗于帝王专政,而是逐渐将权利下放,在温丞相的建议下完成了三权分立并成立内阁。随着国中交通要道不断被修缮,铁轨也慢慢将重要的城市连接起来,而蒸汽机也在一次次的实验中被改良,大鈅的工厂从最开始的纺织厂开始,变得分门别类又五花八门起来。

首相温止提出的第一条重要政令就是《专利法》的制定,并鼓励商人和工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荣王则是第一个注册专利的人,他研发的“话报机”可以实现距离一公里之内的通讯,在温止看来这就是他之前一直想做却没做出来的电报机的雏形。

伴随着商会的崛起,工人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商人重利,免不了对工人的盘剥。兴瑞二十年,第一次大罢工运动在津市爆发,已经退休的前首相温止以顾问的身份和主张打压工人的官员吵了三天,终于力排众议让内阁制定《劳动者保护法》,以此保障工人的权利,并对商人们和工厂进行规范管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