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田园锦绣路(249)
世道如此人情如此,也怨不得别人。
这个世道,任何一家人没有家族的庇护,最后的下场一定是惨不忍睹。
他们当然猜测陆见安他们孤儿寡母在外面谋生自然艰难,如果不是陆见安现在做的有声有色,名气很大,人人都知道陆家织坊,但凡做丝商的,哪一个不是白花花的银子往家里流?
现在让他们回陆府去,自然是商量让他们认祖归宗。
毕竟东府的人虽然为官可是为官清贫,而且家大业大,需要花费的地方也太多了。
而陆家的人都是喜好舞文弄墨,就连一个庶子对于这种饱含铜臭气的经商,打心眼儿里就鄙夷,更不要说让他们去做,当然连带的这种清高的后果就是他们的兜里比脸上还干净。
完全就是靠祖上留下的基业了在过活。
可是陆府的祖上就是因为自己清高,才和陆凌的陆家分了家,自然祖上的基业也基本上不过是一些田庄,和可以出租的铺面儿他们自己本身不事生产。
而庄子虽说是产的桑叶,可是今年年景不好。
桑叶减产不光是今年,这要到了灾年,这桑叶一旦减产,他们的收成也是少的可怜。
只能靠是铺面出租有一些收入。
而支撑东府脸面的就是这些东西,可是现在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东府的各家公子小姐都到了娶亲出嫁的年纪,这个时候需要的东西自然多了,嫁女儿自然要有陪嫁,尤其是他们这种勋贵人家,女儿的嫁妆一旦赔了浅薄,那自然女儿到了娘家要受气。
这儿子娶亲更是一个大数字,聘礼只要差上几分,恐怕对面的女方家就会给你白眼。
虽然他们不屑于金银这种污浊之物,可是到了正经用的时候还是离不了。
想必这一次找他们回去,肯定目的是为了他,这不头上鼎鼎大名的丝商名头。
谁的头上有了丝商这个名声,那自然意味着是财源滚滚家财万贯。
管事一楞,还没见过陆见安这位公子居然这么态度这么横。
不是说西府想要求着东府归族吗?
“公子说笑了,咱们都是一家的,公子回来自然应该去东府拜见老太太,要不然老太太年纪大了,外祖母想念孙子,孙女想几位想的紧,晚辈给长辈见礼哪还用什么帖子呀?”
这位管事已经收起了脸上的傲慢,毕竟他是来请人家回去的,不是来给人家下马威了,如果真的把事情办糟了,恐怕自家老爷也饶不了他。
“这位管事可是说笑了,我们早已经从京城陆家除族,现在我们自然是自成一家,和京城的东府毫无关系。哪有什么长辈晚辈一说?我们家的长辈自然是我母亲和我牌位上的父亲。
我家祖母去世的早,早就已经入土为安很多年了,你这管事好好的跑来却给我头上安了这么多长辈,真是可笑。难不成这是京城的习俗?到了别人家冒认别人的长辈吗?
亏得你们陆家在京城还自诩是清贵门第,难不成这清贵人家的清高傲骨都已经喂了狗了吗?不是看不起我们这些经商的商人一身的铜臭气,怎么会认我这种经商的商贾作为孙子呢?
真真是可笑。
好了,念在你我第一次见面,说不准你认错人了也情有可原。赶紧回去吧,去找你家主人让你找的人家,不要到我家来冒认亲戚。
要是再有下一次,可别怪我陆家板子伺候。
我们自家日子过得好好的,没道理脑袋上突然给自己弄上几个紧箍咒。
随随便便跑出来冒认孙子孙女,说不准会把我地下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气得跳出来呢。”
陆见安是根本不打算认陆家。
第323章 气急
“陆公子,你这样不会后悔吗?”
管事完全没想到对方给他的这个反应简直是十分出乎意料。
本来他接到老爷的安排,心里琢磨着,这陆见安没有家族庇护在外面漂泊,别以为他们不知道。
那陆家的大姑爷不就是停妻再娶,以妻为妾,贪图妻子的嫁妆,恨不得谋财害命。
他们老爷当时还出手帮忙。
就是琢磨着毕竟是自家子侄,终归有回归族里的一天。
总不能让人欺负了,却没成想,给人家脸,人家居然不要。
他一个管事能说什么?
“你这管事说话好没道理什么叫后悔?什么叫不后悔?你们陆家和我们陆家有什么关系?值得我们后悔的?”
陆见安直接吩咐身边的贵生,“赶紧把这位管事送出去,以后这种不认识的闲杂人等不要请进门来,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见,难不成当我们陆家是大街上的铺子谁想进就进?”
管事气哼哼,一甩袖子立马走人。
贵生乐颠儿颠儿的阴阳怪气儿的把管事给送出去。
“现在这京城的人看不出来啊,居然随随便便上别人家就认亲戚。这脸皮得多厚呀,我们家少爷自己辛辛苦苦积攒出来的家产,居然还有人上门儿来打秋风。”
这话里话外把管事当做了想要上门儿打秋风的穷亲戚。
差一点没把管事,气了个倒仰。
居然有人如此的胆大妄为,这个小辈简直是胆大到了极点。
心中完全没有宗族,照这个样子人家根本就没打算回到族里。
管事回到了陆家,一五一十把这事情跟自家老爷交代了一番。
说白了,这件事自然是他们家大老爷陆先吩咐的。
当然,这件事的起因还是后宅里大老爷的大夫人陈氏吹的枕头风。
这陈氏也算是陆家开枝散叶的大功臣,光是她自己身边就有嫡子两个,嫡女三个。
从去年开始,两个儿子已经到了开始说亲的年纪,而三个女儿也陆陆续续要准备开始定亲的事宜了。
一面对这个事情,陈氏的算盘珠子都打不过来了。
公中账面上的一些银子,就算是她在想变也变不出花样来。
结果机缘巧合之下听到自家老爷说已经被除族的西府的一家子,居然现在做起了丝绸生意。
谁不知道啊这丝绸生意简直是一本万利。
就看看这京城大大小小的铺子,属丝绸铺子的生意好。
看看哪一家权贵的背后,能没有掌柜的为他们打理这些铺子。
而这些丝商的家眷每日里出门不是穿金就是戴银,那首饰衣裳,花样多的能晃花人的眼。
京城里最时兴,最贵最好的东西全都在这些太太小姐身上。
别看她是官儿太太可以摆出威风的,可是论起身上的衣裳首饰和人家比起来,那可寒酸多了。
所以一听说,陆见安短短一年多不到两年时间,居然已经做起了丝绸生意,立刻把主意打在了他的身上。
反正陆见安的亲爹已经去了,不管怎么说,家里没有长辈。
陆见安小小年纪还不到14岁,要是他们开恩让他们回到族里。
西府的院落还在,说白了,只不过是一处院子罢了,不值当的什么。
这样还能有一个好名声。
陆见安更应该感谢族里,让他们可以受到家族的庇护,这样的话把他的生意交回族里来,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陈氏可是打听过了,陆见安的丝绸铺子开了足足有十几家。
就算不是日金斗金,恐怕那也是财源滚滚。
算盘打的很好,自然跟自家老爷把这些利弊说了个清楚。
陆先原本也算是一个清贵人家子弟,对于钱财上面不甚在意,可是自从自己媳妇儿动不动在他耳边吹枕头风,他也明白子女大了,这婚丧嫁娶处处都要钱,而他们家多年经营的底子早已薄的不能再薄。
反正陆见安一个人带着孤儿寡母的在外面流落也不是事儿。族里既然提供了庇护,自然他应该把他所得的利益交上来,这也是应当应分。
谁成想管事回来的一番话,把他气了个倒仰。
人家的一番话说的明明白白,和他们陆家完全没关系。
说白了,人家根本没想回陆家来。
陆先气冲冲回到了后院,进了陈氏的房里。
多年的夫妻她怎么能看不出来,自家老爷这是气坏了。
她自然知道今天管事去找陆见安了,他们早就接到了信儿,因为打算着要让陆见安回到族里,还特意派人询问了行程,知道他们今天就到。
一看老爷这脸色自然清楚,肯定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