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虾日常(206)

作者:红白茉莉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轻松、美食、皇后、种田文 别人穿越,苏含玉也穿越,只是人家带着空间、灵泉、淘宝、系统,她带着一只……半死不活的小龙虾。看看分到的破茅屋和低洼田,再看看这一家子:爹娘没了,哥哥瘫了,弟妹一瞎一傻,未婚夫和堂妹搅和到一块,还被无赖缠上,人家一辈子都遇不到一件的事儿,搁她这儿,全摊上了。她能怎么办?当然是发展养虾大业挣钱阿。没想到大业未成,大爷倒是招来了一个,赖在她家死活不肯挪窝。“想赶爷走?行,赶紧收拾收拾,跟爷回京拜堂!”点击展开

就算谢尧还是以前的天子骄子,也配不上她。

这个人应该是他的。

只能是他的。

他能给她更多发挥空间,给她更好的资源,完全不需要她亲力亲为,就会有无数人听她指令,实现她那些奇思妙想。

她这么聪明,肯定知道自己应该选择跟哪一个。

可惜谢尧更早遇上她,而且也看出了她的价值,早早就把她圈起来了。

佘家人真是愚蠢至极,傲慢至极,以为掌握了几条航线,掌握了一点财富,就可以蔑视一切了,在乐融看来,就是他们家家主的见识也比不上苏含玉。

他们把她当普通村姑看待,一而再再而三找她麻烦,被谢尧反击了,也不去了解,谢尧为何如此看重这个人。

只当他是贪图美色,耽于情爱。

真是可笑。

苏含烟用力咬着下唇,几乎咬出血来,乐融又在跟她说话的时候发呆了,她没来由相信,他想的人肯定是苏含玉!

苏含玉既然攀上了谢尧这个皇帝外甥,怎么就不能安分守己一点,非要到处勾搭呢!

若说即将离开徐宜县有什么好处,那就是不用担心乐融会跑去见苏含玉,哪怕她对付不了苏含玉,只要能把她远远甩在楚国,她也会感觉安全很多。

“融哥哥,我这就去收拾行李。”

乐融在她身上倒是不吝花钱,衣服首饰要多少有多少,哪怕她根本没机会出门逛街,金银珠宝也给了她一大堆,这些苏含烟自然要全部带走。

但卫浴间里的马桶、浴缸和淋浴设备,她就犹豫不决,不带走吧,听乐融说,越国没有这些东西,而且这马桶价值上万两银子,谁舍得就这么扔了;可带走吧,又怕乐融看到这些东西会想起苏含玉。

她纠结得头都痛了。

“谢大人,那我们这就去参观地下水道和卫浴用具店了,您请留步。”

县衙门前,十几个穿着便服的中年男人向谢尧道别,让他不用再送了。

他们是其他县的县令,有的和徐宜县在同一个州,有的不是,千里迢迢,不约而同跑来这里,为的就是参观学习徐宜县的城市建设。

在谢尧出任县令之前,他们对徐宜县最大的印象就是这里有个佘家,百姓暗地里把徐宜县叫做佘家城,佘家虽是巨富,却没有什么慈善之心,非但没有惠泽乡民,反而变本加厉地攫取财富。

故而徐宜县税收虽然因为佘家而排在楚国各县税收前几名,但在其他县令印象里是个贫穷落后的县。毕竟刨去佘家贡献的税收,徐宜县那点税收完全不值一提。

当然,这是指相对东南其他县而言,若是和西北的县城比起来,徐宜县已经相当不错了。

谢尧上位之后,在县城大修下水道,他们觉得还不如把这些钱给贫民盖房子呢,下水道修得再漂亮,也没人去看呀。

而且一年也没几次暴雨,原来的下水道都有点浪费,他还要多修一个,还说是排放生活污水用的。

城里又不是没有水渠排放生活污水,还需要专门修个地下的?

这是糊弄谁呢。

若不是清楚他的来历,知道他不缺钱,没必要中饱私囊,贪污受贿,他们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故意借着修下水道敛财了。

谁也没想到,他这是为普及卫浴用具做准备。

马桶浴缸便池什么的,真是令人惊叹的发明,都说“吃喝拉撒睡”是生活基本需求,可千百年来,饮食不断精进,寝具也在更新,但拉撒还真没什么人钻研,真不知道谢尧是怎么想到这上面去的。

他这一出手,硬生生拔高了徐宜县的文明程度,让他们这些县令好生为难,对着强烈要求用上马桶浴缸的百姓,拒绝不是,不拒绝也不是。

修建工程是要银子的啊!他们可不像谢尧那样,能靠卖马桶挣钱,相反,真要修了下水道,他们全县百姓还要去买谢尧的马桶,给徐宜县税收做贡献。

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察学习(三更)

但就算他们不愿意,也阻止不了百姓追求高品质生活,县里的富贵人家找上衙门,说就算县衙不愿意出钱修下水道,他们自己募集资金,也要修起来。

他们还有什么辙?只能跑来徐宜县考察考察,看能不能把这一套搬回他们县去。

谢尧还挺大方,一点也没藏私,不光把下水道的设计图纸给他们看了,还详细给他们讲了修建的重点难点以及注意事项。

他们听了才知道,原来这什么“排污系统”这么讲究,就连污水都不能随便排放到河里去,要经过什么稳定塘和沼泽沉淀过滤。

谢尧坐在轮椅上,自然不能陪他们跑来跑去,带他们去看下水道和店铺的是谢一。

走在徐宜县的街道上,这些县令左瞧瞧,右瞧瞧,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人家哪哪都比他们县城干净整洁,街上竟然看不到一点垃圾。

不禁有人纳闷了:“刚才不是说厨余垃圾含有油污,很难降解,不能倒到下水道,为什么地面上的水渠也看不到厨余垃圾?”

连油污都没有!

谢一指着路边的垃圾桶问:“看到那个了吗?”

“刚进县城看到了,还想问这个是什么呢,跟个小屋子似的,好像隔着一百米就能看见一排。”

“这是垃圾桶,我们刚出了规定,所有固体垃圾都要丢到垃圾桶里面,不得扔在街道上,违者罚款五十文一次。”谢一介绍道。

县令们恍然大悟,原来乱扔垃圾会被罚款,并不是徐宜县百姓的觉悟高,素质好,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卫生条件比徐宜县差就算了,要是连道德品质都比人家要低,他们回去得做多少事情呀。

又有人问道:“垃圾桶怎么还弄三个颜色?是为了更好看吗?”

把钱花在这些细节上是不是过于浪费了?

徐宜县的财政现在这么好了吗?

“不是为了更好看,而是为了将垃圾分类,绿色的装厨余垃圾,蓝色的装可回收垃圾,比如钉子木头纸张布料,黄色的装其他垃圾,比如打破的陶瓷碗碟,果皮核,药物。”谢一解释道。

县令们瞠目结舌:“要分得这么细?”

光是把垃圾扔到桶里不算,还要详细分类?谢尧该不会闲得没事干吧。

垃圾这种东西,白天扔在街上,夜里打扫干净,也不会耽误什么事吧。

严苛到这种程度,跟鸡蛋里挑骨头有什么区别?

他们这些县压力很大啊。

谢一笑了笑,“走一步也是走,走两步也是走,既然必须让他们扔,那就让他们好好扔。厨余垃圾能用来养蟑螂,可回收垃圾能再次利用,其他垃圾也能好好处理,这不是很好吗?”

这倒也是,县令们点了点头,县城人口越来越多,每天要处理的垃圾也很多,他们县里不管能不能回收利用,一股脑运去荒郊野岭扔了,但扔着扔着,垃圾也要堆成山了。

这样一代一代扔下去,子孙后代岂不是要被垃圾围城了?

徐宜县的做法还是不错的。

不过,等等,刚才好像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字眼。

他们齐齐惊叫出声:“把厨余垃圾用来养蟑螂?”

这是嫌县里的蟑螂不够多吗!

真是骇人听闻,蟑螂老鼠苍蝇都是让人头疼得不能再头疼的存在,谁见了都想一脚踩死或者一巴掌打死,徐宜县居然养蟑螂?

他们听错了吧,回去得好好掏一下耳朵了。

“没错,我们在郊外专门建了房屋养蟑螂,县里的厨余垃圾都会运去喂给它们吃,养好的蟑螂再喂给鸡吃,鸡肉再卖到县里。”

“现在规模还小,产出不多。但相信随着县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厨余垃圾会随之增多,养鸡场的鸡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鸡肉的价格就能降下来,百姓就能经常吃到肉了。”

这是一个从餐桌到餐桌的循环链条,不用说,这个和垃圾分类一样,也是小玉给他们爷出的主意。

县令们全都听懵了。

“剩饭剩菜泔水什么的,用来喂猪不是挺好吗?为什么要喂蟑螂,养了蟑螂再养鸡?猪肉和鸡肉都是肉食吧。”

“生长时间不一样阿!”谢一笑道,“而且腐烂的吃食猪是不能吃的,城里这些厨余垃圾,虽然每天收集一次,也不一定是新鲜的,养猪的不会要。”

当然,小玉提过最好不要用泔水喂猪,因为泔水可能有猪肉,喂给猪吃,就是让猪吃自己同类了,食用同类容易会让猪得很可怕的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