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虾日常(147)

作者:红白茉莉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轻松、美食、皇后、种田文 别人穿越,苏含玉也穿越,只是人家带着空间、灵泉、淘宝、系统,她带着一只……半死不活的小龙虾。看看分到的破茅屋和低洼田,再看看这一家子:爹娘没了,哥哥瘫了,弟妹一瞎一傻,未婚夫和堂妹搅和到一块,还被无赖缠上,人家一辈子都遇不到一件的事儿,搁她这儿,全摊上了。她能怎么办?当然是发展养虾大业挣钱阿。没想到大业未成,大爷倒是招来了一个,赖在她家死活不肯挪窝。“想赶爷走?行,赶紧收拾收拾,跟爷回京拜堂!”点击展开

为此,苏含玉甚至动了在镇上兴建一个女子私塾的念头。

镇上的富贵人家跟林家一样,会请女先生来教女孩子,自然不需要女子私塾,她这是给平民女孩建的,想让她们也能认点字,懂点道理。

不过这个想法她迟迟没有下决心去做。

原因只有一个,缺钱。

这样一个女子私塾,收费不能太高,不然覆盖人群会很窄,而且她也不是出于盈利目的而想要做这件事,收费低又要持续办下去,就意味着需要源源不断投钱进去。

伟人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

开个女子私塾也不难,难得是让它一直开下去,最好哪怕她不在人世了这个私塾还能持续运营下去。

只有一代又一代的积累,才可能带来一点改变。若是昙花一现,又何必折腾。

第一百九十七章 清明采茶(二更)

想要持续运营,就要有稳定经费来源,在现代倒是好办,投一大笔钱,成立个基金会,让专业投资人员打理,不断实现经济增长。

比如诺贝尔奖,一百多年来光是靠基金会利息就能支付奖金了。

想法是好的,但有点远,她目前没有这么一大笔钱不说,收入也不稳定,这里的银号利息很低,政权也没有现代稳定。

姑且走一步看一步吧,等酒楼生意再好一点,再把这批小龙虾卖出去,她手头就能宽裕点,可以考虑一下。

为什么不干脆让苏含香学刺绣厨艺算了,非要弄得这么麻烦?

要是连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无法解决,她辛辛苦苦赚钱有什么意思。

再说来都来了,做梦,不如索性做大一点。

……

苏家大宅门外,来了一个小妇人,若是贺大年在此,定能一眼认出来,来人正是好哆鱼的掌柜蔡张氏。

她手上提着几个礼盒,蔡氏开门见着,立刻笑容满面。

“七弟妹,快请进,哎呀,怎么那么客气,都是一家人,哪里用得着带礼物上门。”

“要的要的,三姐和姐夫帮了我们这么多忙,当然要好好感谢一下。”

到厅堂坐下后,蔡张氏跟苏秉坤打了招呼,苏秉坤问道:“酒楼的生意怎么样?我说的办法好用吧。”

“好用得不得了!其他烤鱼店生意比我们差远了,虽然我们现在还比不上隔壁那家,但他们开得早,我们再开一阵子,说不定要反超呢。”蔡张氏喜形于色。

苏秉坤呷了一口茶,面有得色,“那个贱丫头别的不说,做生意是一把好手,只要跟着她走,做什么都能挣钱。”

这是他吃了这么多次亏得出来的经验。

既然跟她作对没有好果子吃,那就跟她学呗,谁会跟钱过不去。

“还是姐夫会看人!”蔡张氏由衷赞叹。

虽然两家人之前因为苏秉坤害她丈夫和其他兄弟都被抓取西北从军闹了茅盾,但谁能想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丈夫非但没有死在西北,还救了大人物立了军功。

年前他让人送了一封信和一笔银子回来,说如今蒙国和楚国已达成协议,两军停战,他们很快就能回乡了。

她还从没见过那么多银子!

其他妯娌知道这件事,嫉妒得眼都红了,虽然她们的夫君也平安无事,但他们没有立功,也就没有奖赏。

蔡张氏是个聪明人,知道横财来得快,去得也快,指不定很快就被借走了,便提议用这笔银子做生意,全家人帮衬做,等钱生钱,人人都有份。

可家里人都没做过生意,不知道做什么好,万一亏了本,可就得不偿失。

亲戚里只有苏秉坤见识非凡,他弟弟就是做生意的,还是跨国买卖,他以前帮忙跑前跑后,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更何况后来还在酒楼做过管事。

于是便上门重修旧好,蔡氏自然欢喜得不得了,娘家人有出息了,她身板子就能挺得笔直笔直的。

苏秉坤要真有生意头脑,苏秉诚出事以来这几年早就把门户立起来了,不过在岳家人面前,他向来谈得头头是道。

蔡张氏让他指条明路还不简单,跟着苏含玉走就是了。没看其他人也开起了烤鱼店吗。

蔡老大媳妇安氏厨艺不错,把好多鱼的烤鱼尝了遍,配方也弄得像模像样,装潢服务之类的再照着好多鱼抄一下,苏秉坤根据自己在天盛酒楼当管事的经验指点一二,就把好哆鱼开起来了。

蔡张氏感激的同时,心里也有疑虑,从苏家人承包山头这件事来看,他们也不缺钱,为什么这么好的生意他们自己不做反而去种什么巧茶呢?

开酒楼多好啊,天天都有现钱进账,种茶叶一年能摘几次?也就春秋两季有产出。茶叶价格又不断变动,投入那么多,产出那么少,不怕亏本吗?

便试探道:“姐夫对做生意了如指掌,还种茶做什么呀?”

苏秉坤却不肯跟她说老实话,搪塞道:“我估计没有做生意的命,还是老老实实种地的好,这茶叶要是卖得好,收入也不会少。”

“那也得三年后才能采摘吧,这几年您就什么都不做?”蔡张氏可不信。

“谁说三年后才能采摘的,过些天就能摘了。”

蔡张氏吃了一惊,“现在还是茶苗吧,就是全摘了,能制几斤茶呀?”

“这巧茶,和其他茶叶是不一样的。”苏秉坤只回了这么一句,多的就不肯说了。

蔡张氏半信半疑地走了。

惊蛰过后,春雨一场接一场,光秃秃的树木全都冒出了新芽,一眨眼就到清明,苏含玉抽空去看小龙虾生长状况的时候,发现山头上有人采茶。

刚好吴婶也在虾田里,她便问了一下,“这片山头也是苏秉坤包了的吧,这么快就能采茶了?”

她看着那茶树也没长多高呀,采茶的人还一把一把的折枝叶,也不怕把茶树给薅秃了。

虽然这样采的话分量多出不少。

吴婶摇了摇头,“我娘家那边就是种茶的,茶树种下去三五年才开始采,可能你大伯缺钱,急着卖出去吧。”

这倒是有可能。苏家人似乎就种了茶叶,其他什么事都没干。

不过苏含玉不觉得他们家缺钱,她早上去买猪肉的时候,每次都能碰见陶氏,买肉都是论斤称,伙食这么好,估计不差钱。

可惜谢尧那边还没有调查出什么来,只能看着蔡氏继续蹦跶。

苏泽浩在镇上的同文私塾上学了,苏含香暂且留在家里跟苏泽霖认字,谢尧那边也有好消息,商标法已经通过,即将颁布。

苏含玉准备了这么久,可就等着这一天了。

立夏这天,青阳湖镇的食客发现,好多鱼酒楼换招牌了,新名字就叫“为食猫”。

难道不开酒楼,改开猫馆了?

不能吧,烤鱼生意那么火,没道理不做了呀,还是东家缺钱,把酒楼给卖了?

等上门看了,发现烤鱼店还是那个烤鱼店,装潢没变,菜式没变,掌柜也没变,这才明白只是换个招牌而已。

不过,似乎也不是什么都没变,店里多了些新奇玩意儿。

第一百九十八章 消费满赠(三更)

大堂一进门就能看到一个展架,架子顶端摆了一只大大的白瓷红耳肥猫,一爪握着个金元宝,一爪扬着个红对联,对联上写着“金运招财”四个字。

猫肚子上则写着红底黑子的“进宝”。

肥猫脖子上挂了个金色铃铛,脸上笑眯眯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看上去憨态可掬,可爱得让人想要摸一把。

架子上则是各种瓷猫摆件,白的、花的、黑的、灰的、青的、粉的……花色繁多不说,造型也多种多样,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弓着背的、舔着爪子的……

而且神态各异,有温顺的、慵懒的、庄严的、傲慢的、好奇的、无聊的、软萌的、炸毛的、奶凶奶凶的……

甭管喜不喜欢猫的,看到这些摆件都心生喜爱,大人尚且如此,更别提小孩子了,站在架子前就不肯走了。

林原生听说好多鱼改名,第一时间就过来了。

以为酒楼出了什么意外呢。

等看到这一架子猫,眼都直了!

谁不知道林大少爷是出了名的猫奴呀。他自己家里就养了四只猫,一只狸花猫,一只白猫,一只黑猫,一只灰猫。

除了狸花猫是本地的品种,其他三只可都是托人从异域买回来的,要不是徐宜县出海的人多,他还买不到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