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总校长[穿书]+番外(304)

作者:云长歌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系统 甜文 穿书 关键字:主角:李倓,朱邪狸 系统:尊敬的侠士你好,你已经穿越到《霸道反贼爱上我》,因为工作人员失误,您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代替原本的建宁王李倓进行剧情,直到李倓回归。本文女主为杨玉环,剧情即将开始,请问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李倓:难道不应该是我问需要做什么吗?系统:宿主可以随意发挥,这一段剧情没有任何史书记载。李倓:那……我能干掉安禄山,阻止安史之乱吗?系统:不能,此路线太过艰苦。李倓:苦不苦,想想杜甫睡茅屋;累不累,想想王维铁窗泪。系统:宿主没有任何权利修改历史进程,宿主没点击展开

其他正在看热闹的大臣忍不住心中啧啧称奇, 别的不敢说,一站出来就能压制整个御史台的人……他们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以往被参的比较惨的宗室们此时是非常爽的,毕竟他们是被这群御史重点关照的。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每天就知道打探别人**,我花钱多怎么了?我小老婆多怎么了?老子花得起养得起你管我那么多!

张岚本来等着下面的小弟出头的,结果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 他回头看了一眼, 结果发现好几个御史都低着头都不敢跟他对视,一副吓破胆的怂样。

他冷冷哼了一声站出来说道:“殿下何必诡辩?陇右一直负责抵御吐蕃,兵强马壮……”

他这句话还没说完,李谈便问道:“你看到了?”

张岚一顿, 一时之间思维都有点不连贯, 下意识地问了一句:“看到什么?”

李谈说道:“你去过陇右?”

张岚莫名其妙:“我如何去过陇右?”

李谈笑道:“你没去过陇右怎么知道那里兵强马壮呢?如果真的兵强马壮,现在大概都没有吐蕃了。”

张岚:……

这是重点吗?你怎么总是在这种细枝末节上纠结?

张岚心中腹诽,脸上依旧冷静:“我大唐兵马自然是兵强马壮,宁王殿下难道不是如此认为吗?”

李谈说道:“我认为是不是没用,事实会教你做人, 既然你说陇右兵强马壮,那正好……还请圣人允许我呈上一些证物自辩。”

李隆基心中纳闷,一点也不知道他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说道:“好!”

张岚心中也有些奇怪,证物?这种……还有证物?

就在所有人都奇怪的时候,袁哲和田神功两个人抬着一个大箱子走了上来。

李隆基微微挺直脊背问道:“宁王,这是何物?”

李谈让他们两个将箱子放下之后说道:“禀圣人,这是陇右以及河西所有士兵马匹的登记册,既然御史中丞说我拥兵自重,那就让御史台查一查,看看我有没有拥兵自重的本钱吧。”

张岚脸都绿了,这一大箱子……他们要查到猴年马月?

他冷哼说道:“谁知宁王带来的是真是假?”

李谈说道:“你可以去核实嘛,如果御史中丞有意,我可以向圣人求情封你为采风使,亲自去陇右以及河西看看不就行了?”

李谈不等他说话,便转头向李隆基说道:“圣人,因为此次与吐蕃之战我方战损相当小,想必御史中丞也会心中有疑问,不如两件合为一件,让他亲自去陇右查证,也好打消御史台的疑虑。”

李俶听了之后差点笑出声,他现在才知道李谈可能从头到尾都没想过真的自辩。

本来这些御史参的角度就很刁钻,毕竟这种事情除了自请上书卸掉兵权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然而李谈会放掉兵权吗?

肯定不可能啊,他倒不是多么在乎这点兵权,而是担心他一旦走了,过不了多久别说非城连石堡城怕是都要丢。

所以他也只能将所有人的注意力转到别的方面,至于御史……谁举报谁举证,既然你说我拥兵自重,那就亲自去看看我是不是真的有反心吧。

如果是平时这种要求其实合情合理,只不过,现在这冰天雪地的时候,而且眼看就要过年了,这时候往西北方向去,那可真是煎熬。

张岚听了之后脸都绿了,刚想反驳,结果就听到李隆基慢悠悠说道:“正当如此,着御史中丞张岚为采风使,领御史台核对清册。”

张岚听了就僵在了那里,一脸的不可置信。

旁边的人看着他都心里直摇头,这是一个有了点圣宠就想要学李林甫和杨国忠的人,然而却错估了形式。

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讲,李隆基现在都不可能对李谈下手,哪怕他是真的拥兵自重。

这是功臣啊,刚打退了突厥和吐蕃的功臣,还俘虏了吐蕃三员大将,结果因为御史台莫名其妙的奏疏就把李谈兵权卸了,其他大臣要怎么想?

李谈好歹是皇室成员,李隆基都不信任,那么其他大臣李隆基还能信任多少?

散朝之后张岚浑浑噩噩的往外走,不仅仅是他,就连其他御史都有些绝望。

虽然采风使只有张岚一个人,然而朝廷也不可能真的就让他一个人上路,必然还会让别人跟着一起。

这个就算了,最主要的是他们需要先清点宁王带回来的那些名册,不清点名册怎么去核实?

李俶走在李谈身边冷笑着说道:“这一下没有一年半载他是回不来了。”

核对所有士兵……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量,而且一旦当地不配合的话……张岚就准备在那里安家吧!

李谈淡定说道:“他既然怀疑就让他去查嘛,我又不怕。”

李俶看着他一脸严肃正气的模样险些笑疯。

走在他们后面跟大臣们谈话的杨国忠听到他们的话,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这好像是李谈搞下去的第二个御史中丞了吧?

而且是连着搞下去两个……杨国忠想到这里不由得一笑,嘿,有这份本事也难怪能在朝堂上混的如鱼得水。

如果李谈知道他的想法,大概首先就会告诉他:你真是想多了,我能混的开是因为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啊。

你自己立身不正,人家如果参了你,你首先想到的是要如何打消圣人的疑虑,打消文武百官的疑虑。

可是到了李谈这里,他就只用想怎么搞一搞这些御史了。

李谈回到王府的时候,贺知章和杜甫正在十分焦急的等着他。

李谈一进小花厅就觉得气氛严肃,不由得笑道:“你们这么紧张做什么?那些御史又岂能奈何得了我?”

贺知章喝了一口茶说道:“大王,慎言。”

李谈也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得意忘形了,便轻咳一声,坐下说道:“贺监,过完年跟我去凉州吧,如果可以的话,顺便也把家眷带过去一些。”

贺知章皱眉:“你为什么会觉得不好?”

李谈问道:“东都都落入了安贼手中,京城又能有多安全?”

贺知章摇了摇头说道:“京城毕竟不同,东都……防备力量太过薄弱。”

李隆基去东都的时候不多,毕竟当年武则天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东都度过的。

虽然李隆基表面上什么都不说,然而实际上对于东都心里的感情可能还是有些复杂。

李谈听后便说道:“当时高仙芝、封常清两个人守东都,兵马可也不少。”

贺知章一针见血说道:“杨国忠募兵全都是新兵,并且这些新兵本身也……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个人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守得住才怪。”

李谈叹了口气说道:“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的。”

如果都明白,这两个人也未必会死了。

杜甫在一旁说道:“据说过了年,哥舒将军就要领兵出征了。”

李谈问道:“哥舒将军不是还在养病?”

杜甫叹气:“养病也要去啊,如今大唐良将不多……”

李谈也跟着叹气,然后转头看向贺知章说道:“贺监还是早做打算吧。”

贺知章抬头看着李谈问道:“大王既然知道的这般清楚,又有能够打退吐蕃之才,为何不留在京中?”

李谈平静看着他说道:“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就不能做。”

在安史之乱这个舞台上,吐蕃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环,或者说揍吐蕃也不会影响历史进程,同样揍突厥也是。

然而如果他真的去揍安禄山了,那怕是要出大事,所以他现在只能尽量能捞几个是几个。

至于李隆基他们,他一点也不担心,就算其他人都出事情了,李隆基也必然是最后一个。

贺知章不知道是不是听出了李谈的话外之意,沉默半晌才说道:“我想想。”

李谈说道:“其实不仅仅是您,我还想要带一批格物方面优秀的学子过去,凉州那边大有可为。”

贺知章听后十分好奇:“哦?大王这是真的要在凉州大展拳脚?”

李谈起身说道:“贺监跟我来。”

贺知章跟着李谈一路到了书房,李谈直接拿出了之前的设计图。

那是新州府重新建好之后,凉州的模样。

整张图纸是利用现代画法结合了一下现在的画法,力求逼真,看上去绝对好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