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徐岫并非是不在意白将离这一身的血迹与血腥味,但他看见对方近乎惶恐的面孔与汗涔涔的脸庞时,却难以抑制的感觉到了愧疚与自责。他从未对这段感情抱有过任何怀疑,在这件事上也多是采取主动,甚至于耍些小心机。可白将离的的确确是这个世界上徐岫唯一爱着的人,所以白将离承受的所有痛苦,也同时折磨着徐岫。</p>
<p>曾经笔下那个意气风发、孤傲霸道的逆天之子,如今却化为如今淡漠清冷、寡言黯然的仙人。</p>
<p>徐岫在他额间轻轻吻了一下。</p>
<p>一念成痴</p>
<p>“你是谁呀?”</p>
<p>懵懂可爱的稚童虚虚抓着圣者的白袖,轻轻侧过头,纯洁姣好的面容上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在这片血海之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p>
<p>“殊明妙华。”</p>
<p>…………</p>
<p>肃雍第一次见到殊明妙华,是在血海。</p>
<p>那时他刚刚从浑浊的血海中脱出身来,形如婴童,丧失了一切记忆,懵懵懂懂的握住了慈悲的圣者伸来的那只手,然后被领着见到了浑身浴血的佛者……</p>
<p>佛者手持杀诫,僧衣早已沾满了罪孽与杀戮,却看起来依旧端庄威严,清圣超然。</p>
<p>与圣者柔若春风的佛气不同,佛者身上的佛气磅礴澎湃,叫肃雍心生畏惧,却也叫他隐隐激动起来。</p>
<p>佛者的杀诫上,缠绕着无数血海生灵的亡魂,哀哀嚎哭,却不敢放肆。</p>
<p>肃雍的双眼能够看透一切缘法,诚如他看透圣者的如来慈悲与大超脱,诚如他看透血海芸芸众生的憎恨欢喜,诚如他看透这杀红了眼的修道者衍生的万般恶念……</p>
<p>却看不透佛者。</p>
<p>他虽掌杀戮,斩却恶业,但却极是悲天悯人,双目慈悲。</p>
<p>那时肃雍尚不名肃雍,也不为幽厉,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无名稚童而已。</p>
<p>………………</p>
<p>在万佛崖的第一年,生于血海的稚童得到了自己的名字。</p>
<p>肃雍。</p>
<p>与初见所带来的印象截然相反,殊明妙华并非是个威严无比的人,恰恰相反,他生性温和安然,纵然他人多有冒犯,至多不过微吃一惊,随即便化作和煦淡然一笑。若有人与他辩说佛理,无论男女老少,他自是恭听,若言之有理,倒也不妨一谈,可也绝不叫自己理念强加他人身上。</p>
<p>肃雍诵念佛经,又微谈自己所解之道,紧紧抓着佛者的食指,待言毕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去看殊明妙华面容神态,若是见他满面欣慰,便无端快乐起来,仿若身在云端一般。</p>
<p>其实他并不喜欢佛气与佛理,但若能得殊明妙华欢颜,便觉得那些许苦痛也没什么。</p>
<p>在万佛崖的第一年,虽是圣者忙碌,僧人不喜,但却是肃雍直至最后,最为欢喜雀跃的一段时日。只因为唯独这一年,殊明妙华日日陪伴,时时照拂,又忧他初生于世,夜间也多为同床共枕。</p>
<p>但之后,圣者来归,僧人也因肃雍于佛法上的造诣而对他渐渐散去戒心,可殊明妙华却不再时常出现了。可对于这时的肃雍而言,却是千百个圣者与僧人,都及不上一个殊明妙华。</p>
<p>他自有他的苍生要救,他自有他的劫难要渡,他自有他的超凡脱俗。</p>
<p>肃雍年幼,无能为力,只能紧抓契机,不放过与佛者能够相处的一点一滴。僧人只以为他幼童心性,对殊明妙华依赖信任不已,但肃雍与殊明妙华却都无比清晰的感觉到了,这份深沉浓厚的依恋之下,究竟潜藏着什么。</p>
<p>只不过……肃雍比殊明妙华要更为清楚一些。</p>
<p>……</p>
<p>“傻孩子……”</p>
<p>殊明妙华轻抚肃雍头顶,满面和煦慈爱,犹如面对他的芸芸众生一般:“痴迷最苦,执着最憎,红尘沉沦,犹如无间地狱,恐不得解脱。我只盼你平安喜乐,无怨无悔,无憎无恨,不受此等苦楚。”</p>
<p>“那你呢。”稚气的孩童脸上犹带纯真,肉嘟嘟的脸颊生气的鼓了起来,显出几分可爱俏皮。</p>
<p>“我早已身在无间。”</p>
<p>佛者眺望远方,满目苍凉与淡然。</p>
<p>但肃雍却在心里冷笑,用这张纯真可爱的稚童面容嘲笑殊明妙华。</p>
<p>不……</p>
<p>从来都不是这样。</p>
<p>是我身在无间,而你却完成了自己的佛,自己的道。</p>
<p>否则,为何我的无间,从来没有你。</p>
<p>…………</p>
<p>丧失的记忆随着肃雍一日日长大而渐渐的恢复,同时日益增长的力量也慢慢难以忍受万佛崖上的佛气蚕食。肃雍的脾气也一日坏过一日,许多于他友善的僧人也渐渐受不了他的戾气,但终究多年感情,并未将他当做是血海生灵来想,只以为是佛法上出了偏差,便转去与殊明妙华说了情况,寄望佛者能够安抚好肃雍。</p>
<p>但这时的肃雍,却是与殊明妙华也无话可说了。</p>
<p>因为他想要与之诉说衷肠的,绝不是那个满怀天下苍生的殊明妙华,可是他喜欢的殊明妙华,心中却满是天下苍生。</p>
<p>渐渐的,肃雍发现,自己这样的情况,却引来了殊明妙华更多的注意。</p>
<p>心一动,恶念便在那一瞬间生成,于是永堕阎罗。</p>
<p>殊明妙华对于肃雍的关注也日渐增长了起来,但两人之间的气氛,却再不如当年那般温和了,反而略显剑拔弩张起来。</p>
<p>佛者坐于蒲团之上,双手相合,素淡柔软的唇微微启开:“你的心不敬,不静。”</p>
<p>“如何才是静,如何才是敬?”肃雍贪婪的看着面前人的面容,他力量与记忆慢慢恢复时,也滋生了大量的七情六欲,他身为修罗,喜食七情,贪尝六欲,万佛崖僧人纵是如何清心,却也避不开喜怒哀乐,唯独佛者与圣者。</p>
<p>圣者超脱,佛者却是湮灭。</p>
<p>“静,即为敬。”</p>
<p>肃雍并没有反驳什么,面上却满是不以为然。</p>
<p>殊明妙华双眸一黯,竟不知自己这个一手抚养长大的孩子,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他双手轻抬,清心檀瞬间燃起,素雅清香渐渐弥漫开来,毫无防备的肃雍也就此陷入了沉眠。</p>
<p>清心檀对心思越为沉重的人,作用越明显。</p>
<p>万佛崖寻常点它,不过为图一个凝神静意。但殊明妙华此刻点它,却只为让肃雍看清本我,熟悉本心;肃雍的心思太重,也陷入深眠极久。殊明妙华却不急不迫,轻捻佛珠,自是诵经念佛,唯偶一开眼,以观肃雍形容音貌,但见他欢喜难言,也不由柔下眉眼来。</p>
<p>倒是很久不见这孩子……这般欢喜的样子了。</p>
<p>直至深夜,肃雍才从梦境中醒来,眉眼弯弯的看着殊明妙华,似有无限甜蜜。殊明妙华见他如此,也不由淡淡一笑,拈指轻弹,满屋檀香便尽数散去,问道:“你梦见了什么?”</p>
<p>“毕生所爱。”肃雍近乎感慨般的叹息着说出了这四个字。</p>
<p>殊明妙华听到此处,方知肃雍是有了心上人,倒无怪性情大变,感情一事,最是荒诞无理,如此倒也正常,不由安下心来。他虽是佛僧,但却并未强制肃雍也做僧人,既有七情六欲加身,也是寻常。百姓那般天伦喜乐,与他们佛行天路,不过是不同的路罢了,终是万法归一。</p>
<p>既然知道了肃雍喜怒不定的原因,殊明妙华倒也安下心来,便没有多心,却未料……</p>
上一篇:八零女配的佛系美食之路[穿书]
下一篇:养猫后走上了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