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贵盈门+番外(180)
陈允远忙束手听着。
可是越听他越觉得,“这……可行吗?我真的要反对组建福建水师?那不是和康郡王政见相悖?”
长房老太太道:“这不正是你的想法。你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不违背你的良心,朝堂上说起来才能掷地有声。”陈允远不善于隐藏自己的心思,恐怕这几日举手投足中已经让人看出来他的想法。
陈允远为难地看了眼琳怡,“母亲这样说,儿子自然是愿意,可怕郡王爷就没有人帮衬,如今的形势本来就对郡王爷不利。”
长房老太太沉吟片刻,“政见不合也不见得就是坏事,皇上让你去了科道就是看在你为官耿直,你如今在朝堂上一言不发,科道的官员嘴上就算不说,心里已经记了你一本,再说我们家和姻家的关系无法回避。你在福宁从姻家那里也获益不少,好多政务也是姻家人出谋划策,现在你政见突然转变,小心被御史盯上做文章。”
陈允远心里的结倒是被打开了,可是想到女婿帮衬自己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上,心里总是过意不去。
“父亲,”琳怡小声问道,“郡王爷这段时日有没有找父亲商量对策?”
这倒没有。
琳怡有些意味深长,“那就是郡王爷知晓和父亲政见不一,父亲不用太担心这个。”政见不合还要随声附和,往往会弄巧成拙。
陈允远觉得长房老太太和琳怡说的也有些道理,表情仍有些复杂,一个女婿半个儿啊,何况他这个女婿深得他心,看着女婿受弹劾他心里都不是滋味,更别提和女婿对着干了。
话到这里,白妈妈在外面禀告,“去接姻先生的马车进胡同了。”
琳怡听得这话忙迎了出去。
和姻语秋先生一别其实有很长时间了,至少在琳怡心里是这样觉得,前世她从福宁进京的情形还在她脑海里,姻先生嘱咐她京里人事复杂让她多加小心,可是她却没想到进京之后会是这样的形势,这次见到先生,真真应了一句话。
恍如隔世。
其实就是隔了一世。
姻语秋先生穿着淡青色素花褙子,摘下头上的幕离,秀雅的眉眼没变,神情也依旧淡然,目光落在琳怡脸上时露出了淡淡的笑容,让琳怡心里一暖觉得万分的亲切。
琳怡上前给姻语秋行礼,姻语秋将琳怡拉起来行了个宗室全礼,礼数过后,琳怡亲昵地靠过来,“之前我和先生来信件往来,没想这么快就见面了。”
姻语秋看向琳怡明亮的眼睛,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时时赖着她说话的小徒弟,如今是落落大方、亮丽深厚的康郡王妃。
小萧氏安排好内宅也匆匆忙忙到垂花门。
小萧氏不会应付,一贯的说实话,“先生真是一点没变。”
姻语秋微微一笑,“听郡王妃说夫人生了位小姐。”说着让丫鬟将贺礼送上,镶贝雕花的包锦盒子里是一枚漂亮的印章。
小萧氏看了眉开眼笑,“能得了先生亲手刻的印章,真是我们八姐儿的福气。”她生的八姐儿确实有福生长在京城,不用像衡哥、琳怡跟着他们在外奔波,小萧氏只要想到这里就十分知足,心里越发想要对衡哥、琳怡多好些。
琳怡和小萧氏将姻语秋先生迎进念慈堂,姻语秋给陈家长房老太太行礼,长房老太太起身将姻语秋先生让到旁边的座位坐下。
姻语秋说起话来遮不住身上的灵秀,琳怡在旁边笑着对谈,长房老太太也能说上两句,唯有小萧氏只能笑脸相迎。
姻语秋先生讲福建的事,长房老太太渐渐喜欢上这个有名的才女,“先生准备在哪里落脚?我们府里的西园子刚刚修好,先生住下定是清净,只是怕我们那些粗拙的布置不能入先生的眼。”
姻语秋笑道:“老太太客气了,只是家兄已经安排了住所,老太太若是不怕叨扰我常来常往也就是了。”
姻家在京里的朋友收拾了三进院,姻家兄妹在那里落脚。
长房老太太知晓姻家是怕连累旁人才要独住,“只是六丫头嫁了人,否则定要留下先生。”
说到嫁人,姻语秋看了眼琳怡,琳怡微微一笑。
姻语秋道:“说来也是奇怪,家兄和康郡王交好已非一日两日,康郡王去福宁时便在我家做客,那时琳怡也每日来我屋里……得知康郡王娶了琳怡,我和哥哥都觉得缘分使然。”
原来在别人眼里,她和周十九也是缘分。
大家说了会儿话,琳怡和姻语秋去望秋阁里坐下,琳怡将在京里买来的医书递给姻语秋先生看,“虽然不是什么知名的书,也是先生藏书阁里没有的。”
姻语秋笑着收下。
屋子里没有旁人,琳怡试着问起请命书的事。
姻语秋道:“我担心的倒不是这个,而是从前朝廷几次要哥哥为官哥哥都婉拒了,这次哥哥却这样上京,不论这件事有个什么结果,想要全身而退都没那么容易。”更何况哥哥天生倔强,让他让步更是难上加难。虽知这趟难走,福建百姓信任姻家,姻家也是没有第二条路。
姻语秋说完看向琳怡,“康郡王有没有想好对策?”
第一百七十一章 风声
收费章节(16点)
第一百七十一章 风声
男人对政事就像女人对肚子里的孩子一样。宁可丢掉性命也不能让志向受委屈。姻家想山高水远最终还不是要卷进来。
所以说……这些不能用风险来衡量,否则也不会有人狂呼,武官死战,文官死谏。
琳怡和姻语秋提起这个,只能相视而笑。
“我有件事要请先生帮忙。”琳怡也不跟姻语秋客气,将手里的药囊交给姻语秋。
姻语秋将香囊捡起来闻一闻,“是要做治妇人病的药贴?”
琳怡颌首,是她学艺不精,边看书温习才能将药配好,“先生看行不行?”
这几位药虽然是妇人病常用的,可是和在一起用量能下的准也是不易,姻语秋思量了片刻,“什么时候用?”
琳怡笑着,“过两日,所以说时间紧,我已经做了好几天。”
姻语秋看着琳怡,“京城里有不少金科圣手,怎么不请他们帮忙?”
琳怡道:“却是先生的独门方子,旁人就算说了也终究做不好。”
是想要她亲自做吧,这样用了的人才会想要见她,姻语秋将药包放在桌子上,“药量还是不够。外敷的药终究要多些才能见效。”
琳怡笑道:“一切听先生的,等先生做的时候我将御医请来。”
姻语秋舒口气笑着看琳怡,“既然你已经准备好了,就照你的意思做好。”
事不宜迟,琳怡吩咐橘红,“去让门房准备车,我和先生要回去康郡王府。”
橘红低声应了。
小萧氏将琳怡和姻语秋送上车,这才回去府里。
眼看着马车走出胡同,陈家二房来打探的婆子回去二老太太董氏院子里,向董妈妈禀告。
二太太田氏和琳芳正在二老太太那里说话。
董妈妈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康郡王妃带着姻语秋先生去康郡王府了。”
琳芳听得这话,眼睛突然亮起来。
这么说琳怡是决定要支持姻家了,否则怎么敢在这个节骨眼和姻家走的这般近。
真是好机会。
二太太田氏道:“御史、言官一直在鼓动三叔上奏折。”
那是自然身为科道哪里能不上奏本,这样一来就算旁人不说话,到了三叔父那里也要摆明立场,琳芳道:“就算不上奏折,皇上也会问起吧?”关键时刻哪有不问科道的道理,三叔父好不容易得来的位置,现在定是如坐针毡。
琳芳话音刚落,沉香打帘道:“二老爷回来了。”
陈允周大摇大摆地进了屋,向二老太太董氏行了礼然后坐在一旁,丫鬟忙端了茶上来。
屋子里一时之间充满了酒气。
二老太太董氏皱了皱眉头,“怎么大白日的就去喝酒?”说着看向沙漏,“现在还没到下衙的时候。”
陈允周不以为然地一笑,“母亲不知晓,现下朝廷都热议福建的事,文官吵的不可开交,奏折都对准了主战的武官,我们这些不参与政事的正好无事可做,每日除了出去喝酒吃饭就找不到差事。这还要谢舅舅,没有舅舅的指点,我还看不清眼下的形势,舅舅说的对,少做少错,只要有太祖武将不参政的祖制在,我们刚好借着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