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从命(531)

作者:云霓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种田、权谋、家斗 她是个庶出的小姐,错信骨肉亲情,让她付出了生命。当重生人间,她再次以庶出小姐的身份回到这个地方,有谁还记得那个,为这份繁华命丧黄泉的庶女。 就算困难重重,她也要放手一搏,改变命运, 她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庶难从命。点击展开

这已经是太太第五次问那小厮了,小厮每次说的都是一样的话,太太听一次哭一次。钱妈妈知晓无法劝说,只能让人去叫那小厮。

小厮进了屋,像前几次一样将赵宣桓的情形说了,“大爷开始只是吃不进饭食,后来又烧起来,同行的郎中看了脉说是瘟病,就找了个清静处给大爷养病。”

赵大太太听到这里,“你听到宣桓喊陶五小姐的名字?”

那小厮点头,“是伺候大爷的丫鬟说的,若不是小的一直跟着大爷,知晓大爷的心思,也不能知道大爷喊的就是陶五小姐,”说着顿了顿,“小的想着将这件事说给太太,说不得太太会有思量。”

赵大太太仍旧像往常一般问:“郎中怎么说?也说要顺着大爷的意思?”

小厮道:“郎中说尽量顺着大爷,说不得大爷就能熬过去。”

赵大太太游离的目光渐渐聚在一起,“那就答应宣桓娶了陶五小姐,只要宣桓能好起来,想做什么都行。”宣桓这孩子从小就懂事,从来不让她多操心,倒是这个家连累了他。

钱妈妈看一眼小厮,小厮悄悄地退了下去。

赵大太太道:“快去备车马,我去一趟族里,只要族里答应了我即刻去陶家接陶五小姐的牌位。”

钱妈妈为难起来,“可是陶家那边还没有点头。”

赵大太太挂着满脸的泪痕,“你再过去问问陶家要什么,银钱还是名分。”

若是有那么简单也就好了,钱妈妈心中叹了口气,她能看出来陶二太太不能管事,要做这个决定恐怕还要武穆侯夫人,武穆侯薛家现在圣眷正隆,哪里能看上这些,大周朝这么多年,还没有谁家娶了牌位做继室,一旦整件事闹开,恐怕薛家也要被人议论。这件事不一定能行得通,钱妈妈只得安抚赵大太太,“太太,这件事要慢慢来才好,实在是急不得啊。”

赵大太太脸色发青,“宣桓哪里还能等。”

钱妈妈想了想,“不一定非要陶家答应了才告诉大爷,为了稳住大爷的病,可以让小厮去送消息,就说大太太已经应允了,只要大爷的病好转再做计较。”

她也是糊涂了,竟然没有想到这一节,赵大太太道:“就照你说的安排,快让那小厮去送信,就说我应允了,一切都按照正室之礼将陶五小姐娶回来。”

钱妈妈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赵大太太又想到了什么,“多准备些银两给小厮,让他一定马不停蹄。”

钱妈妈从赵大太太房里出来,去账房支了银子给小厮,“无论大爷说什么,太太都答应,只要大爷能好好养病。”

那小厮明白了钱妈妈的意思点点头。

钱妈妈接着道:“你带个人一起过去,看了大爷的情形就让人捎信回来,”说到这里,钱妈妈想了想,“若是病得厉害会如何?”

那小厮道:“我们见过的都是精神不清楚。”

大爷能提起陶五小姐,起码精神是好的。

钱妈妈叹口气,“快去吧,别耽搁了。”

钱妈妈回到赵大太太房里回话,赵大太太正吩咐管事婆子收拾好东西,“多带些银子,还有大爷平日里穿的衣服,挑几个善武的下人跟着,还有给咱们府里诊脉的郎中。”

管事婆子和屋里的丫鬟都怔愣在那里。

赵大太太顿时来了脾气,瞪大了眼睛,“还愣着做什么?快去啊!”

……

一连几天薛明睿都忙得不见人影,容华有几次端茶进书房,都看到薛明睿紧锁眉头看着手里的公文,容华想开口问,最终还是将嘴里的话咽了下去。

庄亲王爷被贬为庄王的圣旨已经下了,朝廷限七日内庄王府迁去京郊,庄王一党顿时乱成一团。庄王不但被贬,还染了重疾,庄王妃上折子请求让庄王暂且养病,延期搬迁,却被皇上驳斥了回来。

——朕知庄王病重已非一日,选清净处也是为他养病养心。

这样的朱批在京里一传开,庄王一党又一次被打压,平日里最热闹的庄王府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虽然如此朝廷仍旧怕生出变故,薛明睿半夜还会带兵巡城。

容华放下茶。

薛明睿听到声音抬起头来,“怎么还不歇着?”

容华微微一笑,“就要睡了,侯爷晚上还要出去巡城?”

薛明睿道:“一会儿就要出去。”

“多穿些衣服,”容华看着薛明睿桌子上堆积如山的公文,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那我先过去睡了。”

薛明睿想了想,“那丫鬟挪个炭盆出来,小心中了炭气。”

容华点头应了。

……

容华回到暖阁里躺下,第二天醒过来仍旧不见薛明睿。

听着窗外的风声,容华睁开眼睛看幔帐怔愣了一会儿,才让锦秀进屋伺候梳洗。

吃过早饭又去老夫人房里请过安,容华正在园子里散步,门上的婆子来道:“沈家三奶奶来了。”

应该是有了沈三爷的好消息,容华笑道:“快请进来。”

赵温雯进了屋和容华拉着手坐下,“妹妹近来似是胖了一些。”

容华用手扶起腰身,过了年之后真的胖了一些,“是不是姐夫有了消息?”

赵温雯笑着道:“是,过几日就能到京郊了,一路还算平安。”

想到沈苒田能平安回来,容华也松了口气,可是她又不自主地想到赵宣桓。

“夫君能平安回来,还要谢赵家大爷。若不是赵家大爷,染病的可能就是夫君了。”说到这里赵温雯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容华抬起头,她倒是没想到赵宣桓是因为这个染上的瘟病。

赵温雯道:“都是因为那些薯蓣,夫君是为了留些好种子,没想到种子丢在了半路,赵家大爷回去找遇见了染病的流民,”说到这里赵温雯顿了顿,“若不是朝廷急召夫君回京,夫君一定会留下照顾赵家大爷。”

第456章 症结

容华不好在赵宣桓的事上说些什么,“瘟病也不是完全不得治。”

赵温雯点点头,“也不是我见识小,赵家大爷出了事,夫君心里难安,我也盼着能有好消息传回来,这样大家都安心。”

容华心里忽然一远,她会关切赵宣桓也是因为她心里难安?知晓赵宣桓娶淑华那一刻,她无比愤恨那个负心人,可是后来她在赵家发现了“无为居”,安亲王爷让人闯进薛家,赵宣桓为了救她差点死在她面前,这一幕幕加起来,赵宣桓一味对她好,她没有任何回应。所以她是在愧疚,从内心里她不想亏欠赵宣桓。

她这样斤斤计较是因为赵宣桓对她来说,已经是个外人,她和沈苒田的立场没有任何的区别。

容华思量间,赵温雯又说起一件事,“夫君和我说,妹妹让人在浙东种的试种田,救了那些种田的佃户,佃户中已经有人给妹妹立了长生牌位。”

长生牌位?容华惊讶,“怎么……还有这样的事。”

赵温雯笑道:“那边有这样的风俗,全家人受了你恩惠,自然要有所表示。”

种薯蓣不是她的功劳,容华有些脸红,“说起来都是姐夫的功劳。”

赵温雯笑得更深了些,“大周朝这么多人,大家都觉得夫君是个怪人,不去考科举谋前程却整日鼓捣那些泥土,还是侯爷和妹妹肯信他,夫君能有今日都是托侯爷和妹妹的福。”

那是薛明睿有识人的眼光。

……

赵温雯跟着容华去给薛老夫人请了安,送走了赵温雯,老夫人招手让容华去软炕上坐了,“没有旁人,我们娘俩怎么自在怎么坐。”

容华笑着坐了过去。

李妈妈让人送了茶就退下去,老夫人咳嗽了两声,容华要上前给老夫人顺胸口,老夫人摇摇手,“没事,一时呛了气,”说着话压低了声音,“我听说马家小姐回济南府了,我让人一路去济南打听……”老夫人抬起深沉的目光看容华。

容华心里顿时一颤,“马小姐没回去?”

老夫人道:“听说是半路上水土不服病倒了。”

病倒了,还是……

老夫人道:“未嫁的小姐不用入祖坟,就地掩埋了。”

马溶月死了。这个结果她没有想到。

老夫人叹口气,“皇太后病重,已经让内命妇轮流去慈宁宫侍疾。”

这就证实了她的想法,马溶月将静妃给小皇子寻药的事告诉了皇太后,这时候又有人落井下石趁机在皇太后面前告了静妃一状。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