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从命(193)
薛明霭见是王氏和容华过来,忙上前行了礼,“我已经找了一圈却不见七弟,说不得是从后门回来了。”
又有人来道:“二太太让三爷过去问话呢。”
薛明霭听得这话转身要走,容华再看王氏那死盯着外面的模样,上前一步道:“若是回到府里就会有消息,七弟年纪最小,万一有什么闪失要如何交代?”
薛明霭被问的一怔,只听耳边又道:“二弟,这里除了你,没有旁人能带人出去找了。”
薛明霭抬起头,看到那双眼睛闪烁着坚定果敢的光,这里除了你,没有旁人……若不是妇人不能随便出现在众多外人面前,说不定已经轮不到他。
“二弟,七弟才十四岁,外面那么大的雨,说不定跑去了哪里,但也就是在府里附近,你多带几个人仔细找找,我和四嫂就在这边等消息,若是有什么要帮忙,你就打发人回来报信。”
薛明霭应下来。
四太太一直目送着薛明霭领人出去,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紧紧抓着容华的胳膊,这样的力道也不知道有没有把容华抓疼。
四太太脸上露出歉意来,正要开口问,容华转头安慰她,“四婶放心吧,这么大的雨,明哲走不远的。”
怪不得亦宛每次找亦双回来都会说容华好话,容华还真的是……能陪着她出来就已经让她没想到了,还事事安排周到,要是没有容华,二太太那边叫薛明霭,她哪里敢再去多说什么。
二房明摆着就是不想出头,她们四房不止被压制一时半刻了,就算她开口也换不来好结果。
……
苏长久从外面回来,“府前府后都去找了,三爷又领着人去了西边的胡同,有人看到是朝那边去了。”
容华点点头。
苏长久又跑了出去。
不到半刻的时间,就听到有人喊,“回来了,七少爷回来了。”
四太太急于看到儿子,匆匆赶了过去。
容华也站起身跟在四太太后面,到了门口,看到了一身泥浆的薛明哲跨进院来。院子里的婆子连忙将手里的斗篷拿给薛明哲,四太太上前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容华道:“四婶先别急着问这些,我已经让人请了郎中来,快给七弟看看……”
薛明哲倔强的脸上露出丝愧疚来,“我没事,倒是有人替我挡了。”
容华抬头看到苏长久扶着个人从外面进来,那人捂着额头,虽然大雨下得紧,容华仍旧看到了他脸上的血迹。
旁边的牛婆子道:“是苏长久的大儿子苏友贵。”
容华忙吩咐牛婆子,“快让郎中去给苏友贵看了,我屋里有止血的伤药,你回去跟春尧拿了。”
牛婆子有些愣,“哪里能用那么精贵的药。”
容华看看牛婆子,“不过是一瓶药,有什么精贵。”
牛婆子听得这话,连忙道:“我就去安排。”
容华这才点点头。
薛明哲回去房里换衣服,四太太一边担心着儿子,一边担心四老爷。
容华正想和四太太说话,就听外面一阵喧哗,有人道:“侯爷回来了,侯爷回来了。”
薛明睿回来了?容华不由地停下脚步。
一人一马停在府门前。
简单的斗笠蓑衣,海棠色的官服被雨水湿透了,紧紧地贴在身上。
下了马,穿着孝的人群顿时围上来,他也并不畏惧,微抿嘴唇迎上前去。
外面忽然静寂下来,那个让容华十分熟悉的声音道:“陈学士一心为朝廷为百姓……成就一生清名。”
容华静静地站在原地,呼吸声都放得轻缓,生怕雨声盖过他的声音,让她听漏了什么。
薛明睿修长的身体站在雨中,虽然身着简陋,却仍旧是那个一身细致的官服,站在大殿上步步迫人的武穆侯,清冷的眸子四下一扫,“监察京畿防务,不为别的,一旦疏忽,便是视多少百姓安危于不顾,我薛明睿也不敢有半点私心,一心一意只为朝廷百姓,在场众君皆可证我。”
她几乎能看到他刚毅的表情,细长的眼睛一眯不怒而威,大概没有多少人敢说这样的话,外面传言凶神恶煞的武穆侯,就是这样来的,容华听着嘴唇一抿绽开了笑容。
“我本该去祭拜陈学士,只是此事未完我不知如何去见老大人,只等到办完差事,我再去祭奠老大人。”说着重新上马,挺拔的地坐在马背上,沉下眉眼表情肃穆,目光一盛,“各位若是有心,不妨去大堤上一看,薛明睿恭候各位。”
……
马蹄声越行越远,他果然如她所想,不会踏进家门半步。
外面那些文人雅客,清谈是长项,有几个能承受住堤上的凶险,许多言语说的时候好听,真正做起来方会觉得难。
尤其是薛明睿最后一句话。
我薛明睿在大堤上,再留下来的就是为难妇孺。说中了读书人的忌讳,就算是有人趁乱生事也没有理由再围在府门前。
容华转头又向府门前看了一眼,这才敛目往老夫人屋子里去。
其实她倒是想让那些人在府里下些功夫,这样至少能分担些薛明睿身边的危险,若是府里难下手了,所有的力气都会用在薛明睿身上。
只是现在府里的情形,没有人出来担当,她又没有管家,有些事例如安排苏长久等人出去的事,也只能暗地里吩咐,掌握小事可以,没法顺理成章地掌控大局。
容华心里想着进了屋。
老夫人正在夸赞薛明霭。
容华进了屋,二太太眼睛一斜看了容华一眼,容华感觉到一阵寒意,想必是有人将她让薛明霭再出去找明哲的事禀告了二太太。
老夫人笑着招呼容华坐过来,“你也辛苦了,我们家这一次总算是都平安。”
说着话,外面传信进来,“府前的人都已经散了。”
屋子里众人都舒了口气。
第167章 峰回路转(下)
薛明英、薛明达、薛明泰、薛明哲换了衣服过来跪在地上,听了老夫人的训斥。
老夫人喝了茶道:“这事若是传出去,你们丢了脸面不说,薛家的祖宗又会如何?我便不说你们许多,回去你们老子自有主意。”
薛明英、薛明达互相看看,有人让小厮带信给他们,信里的内容说他们如何在学堂胡作非为,欺负弱小,不尊师重道,家里出了事又成了缩头的乌龟,那信的署名是平日与他们要好的一个世家子,他们看了信上的话气不过,如果不趁着这时候出去说清楚,就等于是默认了,以后在宗学也抬不起头来,却没想到一出去,便有人喊他们带了下人出来打人,他们也是想捉住那人问个清楚,也不知道是谁先动了手……
薛崇仁、薛崇杰忙跪下来,“都是儿子教子无方。”
老夫人叹口气,“这件事也不能全怪他们,年纪小难免会着了别人的道。”
薛崇仁见老夫人脸色好转,厉色看了几个儿子一眼,“若不是母亲求情,这次回去我便真的打断了他们的腿,让他们知道厉害。”
老夫人顺理成章成了护着孙子的,薛明英几个人本来就被吓得够呛,也吃到了教训,只跪在一旁听训骂也不出声,半天老夫人说情让他们站起来,一个个腿跪得麻了却也不敢呲牙咧嘴。
几个人到了老夫人跟前,老夫人颇有深意地道:“你们老子教训的也对,你们年纪都不小了,该为薛家争气才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薛来,出了祸事谁也跑不了,有了事先要想薛家再想你们自己。”
老夫人这番话……容华微微挑起了眉毛,薛崇义果然脸上不好看起来。
薛崇义想说什么被二太太使了眼色。
老夫人话锋一转笑道:“今天明柏、明霭没少出了力,现在就看明睿差事办得如何了。”
薛明睿已经回到堤上,众人一直等到薛明睿身边的小厮回府禀告,得知薛明睿一切安好,这才吃过饭各自回了屋子。
大雨一直在下。
老夫人在东侧屋的暖阁里听李妈妈道:“沈家三爷捎回去的消息也是说要炸堤泄洪。”
老夫人松口气点点头,“今天的事还多亏容华想得周到,若是晚去一会儿明哲就要吃大亏了。”
李妈妈点头。
老夫人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殆尽,“今天的事都弄清楚了吗?”
李妈妈上前低声道:“送给四爷、五爷的信确实是小厮带进来的,三太太已经将那小厮打发了出去,”说着顿了顿,“只是不知道那灯笼是谁挂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