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从命(132)

作者:云霓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种田、权谋、家斗 她是个庶出的小姐,错信骨肉亲情,让她付出了生命。当重生人间,她再次以庶出小姐的身份回到这个地方,有谁还记得那个,为这份繁华命丧黄泉的庶女。 就算困难重重,她也要放手一搏,改变命运, 她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庶难从命。点击展开

春尧还有许多话要,锦秀却不肯接下文,她也就无从说起,只能恹恹地放下这份心思,与锦秀一起去吃了饭。

因润哥的病还没完全好,老夫人就让薛夫人、二夫人和容华往常宁伯府去。

容华从老夫人屋子里出来,一路听薛夫人交代,“常宁伯府去吊唁的人一定不少,你第一次去很多人不识得,但凡说话做事都要仔细想一想,若是有些话不知道怎么说就不要说。”

总之是让她少说话的意思。薛夫人一贯处事就是这样,无论在什么场合都站在一旁不大说话。

走了一路就要分开各自去准备,见薛夫人没有提起丧礼金的事,容华问道:“要拿多少丧礼才合适呢?”

薛夫人道:“老夫人的意思,齐家一百两银子,已经从公中支了给我,我们和常宁伯府多少沾着亲,就再多拿五十两出来。”

容华道:“也不知二婶要拿多少。”

薛夫人皱起眉头,“别人我们却是管不得的,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

容华忙低头道:“是。”薛夫人不闻不问,二房也不会顾及到长房会拿多少礼金,怪不得外面传言薛家二房比长房要强得多,想来平日里这些礼尚往来二房都要压长房一头。

容华回去仔细盘算,她嫁进来的时候公中管银钱的婆子就来回过话了,侯爷的爵位俸禄大多是要留在公中的,剩下的一少半留在长房,官位的俸禄岁奉39两,加支204两是完全要交给她的。这些银子听起来不少,但凡走几次大礼就会捉襟见肘,听薛夫人的意思,这次的礼钱不用她来出,大概是因为侯爷和常宁伯府的交往不深,将来要遇到与侯爷有交往的,薛夫人应该会让她自己来拿礼。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每个月只领二两月银,除了自己要添的物件,吃穿都是家里出的,礼尚往来的事就更不会管。生在外府的那段时间,她和姨娘等着每月家里送来的用度,也没有这些礼要走,生活也算过得去。

容华想了一阵子,还是要想办法掌管她带来的嫁妆庄子,单靠薛明睿的俸禄是决计过不了日子的。

进到内室,容华叫红玉伺候换了一身素服,然后跟着薛夫人、二夫人一起到了常宁伯府。

常宁伯府前挂着白色的灯笼,门口马车、轿子不停地来来往往,容华下了车,又将薛夫人、二夫人从车上扶下来,下人们奉上祭礼,薛夫人、二夫人、容华上前拜祭了,常宁伯夫人楚氏、常宁伯世子急忙上前还礼。

薛夫人拉着楚氏的手道:“夫人还要保重身体,节哀顺变才好。”

楚氏红着眼睛说了客气话,“多谢安国公夫人,请去后面歇息吧!”

薛二夫人则上前,“我前几日还见到大奶奶,”说着眼泪掉下来,“我还与她说,她到了府里这样好的人家是个有福气的。”

“大奶奶还笑了,我怎么也没想到她……”说着紧紧拉住楚氏的手,楚氏的手指也收紧了,抽噎出声,“谁知道她去得那么早,可怜我的小孙子才刚刚落地就没了母亲。”

薛二夫人也陪着落了泪,然后回过头将容华叫来,“这是我们的少夫人,您见过的,也是个软心肠的孩子。”

竟是二夫人将她正式介绍给常宁伯夫人,有了热心肠的薛二夫人,薛夫人在旁边成了陪衬。

楚氏看向容华,容华急忙上前行了礼,也与楚氏说了些话,楚氏点点头,叫了声,“好孩子。”目光仍旧在二夫人脸上,仿佛和二夫人难舍难分的。

容华正看着薛二夫人这边,常宁伯世子迎了晋宁伯家人回来,看了一眼容华立即露出一种异样的神情,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容华感觉到了常宁伯世子的目光,微微皱了皱眉头,常宁伯世子的眼神怪怪的,让人觉得不舒服。

常宁伯府要迎接其他来客,薛夫人、二夫人、容华去了后院与来的女客坐在一起。

薛二夫人似乎对众多女客都十分熟悉,不是拉着这个说话,就是与那个坐下叙叙,薛夫人只认得几位夫人,带了容华过去与大家见了见。

容华笑着上前行礼,又被人来来回回看了几遍,听到的无非都是夸赞她的话。

容华看了一圈却不见陶家的人来,蔡夫人和淑华也没有到。

薛夫人又叫了她过去,认识了位定南伯高夫人。高夫人没有像其他夫人一样紧紧盯她几眼,而是热络地将她拉过来,“跟我家的小六差不多年纪,等过些日子我请夫人和少夫人到我家里去,大家也好在一起聚一聚。”

薛夫人也笑道:“该我请夫人才是。”

看来定南伯夫人是真正想要与薛夫人走动的。

容华刚与高夫人说过话,就听身后道:“原来武穆侯夫人在这里。”

容华转过头来,就看到赵二奶奶刘氏拉着面无表情的淑华走了过来。

容华笑了,要上去行礼,刘氏慌忙伸手拉住她道:“这可使不得了,夫人如今是有诰命在身,要行礼也该我们行礼才是。”

容华道:“二奶奶这是哪里的话。”说着又去亲近地叫了淑华一声,“大姐。”

淑华的表情微微散开,勉强露出些笑容,仔细看了一眼容华的装扮,又拽了拽自己身上的衣服,似乎并不大适应容华现在的身份。

第117章 报应不爽(下)

刘氏本就是个左右逢源的人,现在容华这般,她比往常就更加热络,亲亲热热地让容华一起去见了薛夫人、二夫人,然后坐下来与容华说话。

“你成亲那天我也去了,只是没见到新娘子。”

容华脸一红低头笑了。

刘氏又道:“不过侯爷我是见到了,”说着刘氏的表情有些异样起来,“外面都说是冷面侯。”

容华微微一笑,“有些话是言过其实。”

刘氏看容华的样子眉梢一挑,面色红润,就知道这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看来这话是真的,于是笑道:“妹妹是个有福气的。”

这话意味深长,嫁到勋贵之家并不一定就是福气,就说常宁伯家的大奶奶秦氏是多好的人,却没少在外面拈花惹草。

刘氏悄悄道:“大奶奶身体本来就不好,怀孕的时候都是勉强,好不容易熬到生产,这最后一关还是没能过去。你姐姐和我还来过几次看她,你姐姐专门带了治妇人病的郎中过来,那郎中也是没有别的办法。”

容华看了一眼淑华。

淑华坐在一边微皱着眉头,有些心不在焉。

容华道:“姐姐的病看起来好多了,也是那郎中治的?”

刘氏笑道:“可不是,还是我托父亲找来的郎中,那郎中用方子是极好的。”

淑华看起来是比之前好多了,至少走路不用别人搀扶,只是面上仍旧有倦容,如果不是脂粉遮挡,脸上也应该没有什么血色。淑华坐在一边也不怎么爱与人说话,只等着刘氏去见其他相识的夫人,淑华才上前一步低声对容华道:“母亲昨晚出了事,你知不知道?有没有让人回府里看?”

容华微微一愣,昨天春尧回来还没说起大太太有什么事,“昨晚我还让人回去了,可是并没说母亲有什么不好的。”

淑华道:“过一会儿我要回去看看,你也跟夫家人说说回趟娘家。”

容华点点头,“我去说说看。”

淑华顿时没有了别的话,容华进府的时候她已经嫁了人,初看到这个八妹妹,她还动了将她家去尚书府的心思,谁知道到了最后容华竟然嫁的比她还要好。刚才刘氏的话她也听见了,看到容华的笑容,她心里竟暗暗生出一股的羡慕,转眼间她却想开了,这些不过都是表面上的,容华一个庶女嫁去那样的人家还能好到哪里去?

再说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淑华继而想起赵宣桓,不由得心里一凉,胸口又有些憋闷。

礼都尽到了,淑华旧疾未愈身体乏的厉害,正好看到蔡夫人和楚氏到后面来,淑华忙迎了上去跟蔡夫人、楚氏说了几句话。

蔡夫人过来道:“都说让你不要来,你偏不听,”说着看向常宁伯夫人楚氏,“这孩子说与大奶奶有几分的好,不能不来送她一程。”

楚氏道:“我知道,之前也是陶大奶奶惦记着媳妇的病,特意将郎中领来给媳妇看的,”说着看淑华,“陶大奶奶是个心思细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