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玖+番外(249)
“门房爷爷也没带钱么。”阿玖很懵懂的样子。
“有,我不许他露出来。”裴琳低声告诉妹妹。
阿玖用崇拜的、热烈的目光看着裴琳,“八哥你好聪明,好狡猾!”
你有决心,有行动力,一定能抱得美人归的。八哥,我对你有信心!
“再然后呢?”阿玖接着又问。
“再然后,我看看日子,不敢不回京过年,便依依不舍的辞别陶大人,上了路。”裴琳沮丧说道。
阿玖快活的笑起来。八哥你要是敢不回京过年,祖父不得抽你啊?算你聪明!
“八哥你真打算去给陶大人做幕僚?”阿玖问起裴琳今后的打算。
裴琳颇为踌躇,“陶大人只有一子一女,都宝贝的紧。咱家和他素无来往,八哥怕冒冒失失提亲,陶大人会不答应。阿玖你说,八哥给陶大人做幕僚,时日久了,陶大人知道八哥的人品德行,到时咱们再提亲,是不是把握大一些?”
阿玖认真的点头,“八哥想的周到极了!”
裴琳很是欣慰,“妹妹这么说,八哥心里就更有底了。我明年便上明水去,好好表现上一年半年的,便拜托爹娘去提亲。”
裴琳容光焕发的走了。
阿玖倚在炕上,笑靥如花。八哥,前面七个哥哥加起来,也没你娶个媳妇儿费事呀,要赶到明水给陶大人做幕僚!
傅姆柔声提醒,“殿下您不好大笑的,您怀着小皇孙呢。”阿玖笑咪咪点头,“知道,若不是因为怀着他,我这会儿早笑的肚子疼了。”
八哥,你真可乐。
“什么事这么高兴?”皇太子抱着小正正回来了,笑着问她。
父子二人穿着同色同款的青色绣九飞龙袍服,一大一小,相映成趣。
小正正委屈的看着阿玖,一幅要告状的模样。阿玖忙拍拍自己身边,“儿子,坐到娘身边。”皇太子依言把小正正放下,得意的微笑,“他不是说走路累了么?十哥特地去接他的,还特地抱着他回来。”小正正,这下子你没的抱怨了吧?
小正正在阿玖身边坐好,控诉的指指他爹,“要走路,不许走路。”阿玖温柔的问他,“是你要走路,爹爹不许你走路么?儿子,爹爹是怕你累到了呀。”小正正更委屈了,“不,要走路。”
皇太子在他身边坐下,笑着哄他,“乖,明天让你自己走,爹说什么也不抱你了。”一边哄着儿子,一边伸出手掌,绕过儿子,和妻子的小手握在一起。
阿玖和他执手相握,四目相对,满腹柔情。
小正正更不乐意了,更加坚持,“要走路。”皇太子无奈,“儿子,爹把你抱下来,你在地上走两圈,好不好?”小正正很坚决的摇摇头。
还是阿玖更了解小正正,她柔声询问,“儿子,让你爹爹抱你出去,再坐上车,再从车上下来,你自己走回来,好不好?”小正正勉为其难的点点头,“嗯。”
“这臭小子。”皇太子晕。
最后还是皇太子把他又抱出去,坐上车,再从车上把他抱下来,让他自己一路走回来,他才算满意了。
再次回到阿玖身边时,他小脸柔和多了,时不时快活的笑。不过,若他爹坐的和阿玖太近,他是不依的,一定会用尽吃奶的力气把他爹推开,自己坐过去。
皇太子哼了一声,“小正正,等你一到六岁,爹就把你分出去,你到自己的东宫去住,不许烦着爹和娘。”
皇太孙居住的宫殿也叫东宫,小正正是受过册封的,随时可以自己单独住到东宫去,可以有自己的属僚。
“不去。”小正正坐在阿玖身边,一脸淡定的告诉他爹。
“到了六岁,你就得去,不去不行。”皇太子含笑糊弄他。
小正正垂下眼帘,认真的思索着什么。他眼睫毛很长,乌黑而弯曲,微微上翘,阿玖看着深思的小正正,觉得真是可爱极了。儿子你在想什么呀,是要驳斥你爹爹么?
“不长大!”小正正想了想,干脆的说道。
到了年龄就要搬出去对不对?那我不长大好了。
--儿子你可爱的要命!阿玖和皇太子心都酥了,温柔看着小正正,眼中泪花闪动。
--
阿玖托皇太子打听明水县令陶铭,家庭、功名、仕途、儿女、妻子,事无大小巨细,都要知道。皇太子慨然答应,“小师妹的事,便是十哥的事,十哥一准儿替你打听的清清楚楚。”
陶铭这个人好像没什么可打听的事。他自己父母早亡,由父亲的朋友资助完成了学业,二十岁那个考上了进士,之后便到小小的明水县做了县令,直到如今。那时明水因为赋税收不上来,属于小县,他是从七品,如今明水赋税丰足,属大县了,他是正七品。
妻子褚氏,京师人氏,自他得中进士后便许亲,之后随他来了这偏僻之地,二十多年不曾回过京城。平时和京城没有来往,娘家应该没什么亲人。
儿子陶松,十八岁,性情温文,喜爱读书,没有纨绔习气。女儿陶柯,十五岁,活泼开朗,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陶铭容貌只是清秀,妻子褚氏却生的极为美貌。陶家一儿一女长的都像娘,儿子英俊,女儿光丽。
“极好。”阿玖听了这些,很满意。
八哥是小儿子,他的妻子只要身家清白、和他情投意合便足够了,不需要显赫的家世。
次年三月,通州码头。一辆不起眼儿的官船在码头靠了岸,从船上走下一对中年夫妻、风度翩翩的少年、身姿窈窕的少女,和一名仆从,一个婆子,两名婢女。这拨人衣饰朴素,走在人来人往的通州码头,丝毫不引人注目。不过,那位太太,和那位姑娘身姿都很美,引人瑕思。
一位身材挺拨、面目温文的年轻人迎上来见礼,客气的说了半晌话。之后,这拨人和年轻人一起上车,到一个幽静雅洁的四合院前,车子停下了,车上的人相依下了车。
一位笑容可掬的中年男子站在院前,拱手相迎,“是陶大人么?犬子在明水之时,多蒙您照看,感激不尽。这可是巧了,某有两位同年进京述职,特地来迎他们的,便包下了这个院子。他们没带家眷,这院子也住不了,陶大人若不嫌弃,请屈尊一晚,大家热闹热闹。”
☆、第190章 不能等
陶县令和裴三爷见礼寒暄,再三客气,“您定下的院子,在下冒昧打扰,如何使得。”裴三爷呵呵笑,“这有什么呢?我和琳儿两个人,还有单身赴京述职的同年,可住不了这个么院子。您和贵眷一起住过来,方不冷清。”
陶县令这些年来不只一回进京述职,当然知道每逢这时节通州的客栈有多么供不应求。这里离京城还有一天多的路程,从船上下来之后很少有人当天便起程返京的,大多在此歇息休整之后,才会踏上进京的大路。这也是人之常情,远途乘船之后,又有谁不觉得疲惫呢。
裴琳腼腆的说道:“晚辈在明水的时候,可是扰了您许久呢。那时候晚辈连住店的钱都没有了,连着多少天都住在县衙,多亏您照看。您若不住下来,让晚辈尽尽心,晚辈会很过意不去。”
裴三爷赶忙帮腔,“是啊,过意不去。不只琳儿,连我也是过意不去的。您慷慨无私的照看犬子,到了京城,我连个地主之谊也不尽么。”
父子二人十分热情诚恳。
“如此,叼扰了。”陶县令微微笑了笑,客气的道谢。
陶家一行人被让到了左侧的厢房,安顿好了之后,陶县令和陶松被请到客厅,和裴三爷、裴琳、裴三爷的两位同年一起喝酒。裴三爷为人风趣,他的两位同年也很爱说笑,客厅之中,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
陶县令的妻子褚氏和女儿陶柯自然不便出来,梳洗过后,厨娘捧上精致洁净的饮食,请她们慢慢享用。母女两人才下船不久,没什么胃口,草草吃了几口,便命人收了下去,换上香茗。
褚氏听见客厅中传出来的笑声,端庄秀丽的面容上浮起笑意,“女儿听听,你爹笑的多开怀。”他性情一向内敛,极少这般纵声大笑的。今天,是遇到知己了吧。
陶柯才舒舒服服洗了手脸,又用过了饭食,心情愉悦,笑容格外明媚,“娘,不只爹笑的开怀,我也想笑呢。下了船,靠了岸,坐在洁净的房舍中,这感觉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