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弄几张饼,难得你二姐这份心,卖不出去也没事,你俩就在城里转转。”方国栋笑着说道,这死读书的孩子也知道干活补贴家里了。
“去什么去,多烙几个饼,家里不够吃了,以后喝西北风啊?”王慧兰冷着脸反对。
方国栋立马低头不语,方妍等几个孩子也是闭口不言,低着头吃饭。母亲一直就是这样,装聋作哑不搭理就好了。
吃完饭方妍又给小弟辅导了会儿作业,烙好饼子之后,天色才暗下去不久,俩姐妹就歇息了。
这年头,别说什么电子产品,就是电灯都没有,以前复习的时候点煤油灯,王慧兰可是没给过方妍一次好脸色。
农村里天黑了就只能睡觉,而且除了夫妻之间那点事儿,什么娱乐活动也没有,不然家家户户怎么都是一群孩子。
天还没亮的时候,方妍就和老三起床了,这种事情被左邻右舍看见了,少不得闲言碎语。
尽管这两年已经开放许多了,但是做生意还得小心。
两人走了十几里的路才到了县城,方妍和老三都是有些疲累,毕竟还是两个姑娘。
城口的小集上已经有了零散的几个摊子,叫卖声是不会有的,现在还是投机打把打游击的时候。
方妍赶紧找了个好位置,把身上的竹篓放在地上,菌子上还结了点露水,看着都新鲜了不少。两人把饼子拿出来赶紧吃了,走了这么远的路也得吃些东西,一会看起摊子也没有那么多闲空了。
天空出现了光亮,身边的摊子慢慢地多了起来,已经有人开始来早市上买菜了。
“大姐,昨天采的菌子嫩着呢,给你称些回去。”带着露水的菌子卖相很好,刚摆摊没多久就有人驻足了。
“啥价?”
“姐,一毛,有粮票肉票一斤换两斤。”方妍昨天那顿饭除了菌子就只有苞米窝头,实在是难以下咽,兄弟姐妹几个都正在长身体,需要多些粮票换些细粮,不然就算在这里摆摊卖了钱,进去供销社人也不卖给你。
正是有票天下好走,没票寸步难行。
而且她家里是农民,农民是没有粮票的,只有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才能分一些口粮,不够吃就自己想办法。有些农民就用自家的鸡蛋和蔬菜和城里人换些粮票,缓解些吃饭的问题。
“太贵了太贵了,七分,我就称五斤。”
“大姐,八分,能拿就拿吧,开摊头一单生意也不想黄了。”
方妍心里也是有些苦楚,前不久的时候,别人拿着上百万的投资她都懒得搭理,现在为了几毛钱钱还要和人讨价还价。
“妮子价格还算公道,上称。”大姐知道自己占了便宜,笑着说道,看着篮子里新鲜的野山菌,付了钱就离开了。
没有塑料袋,买菜必须要自己带着篮子。
方妍看着手里皱巴巴的毛票子,叹了口气,这挣几毛钱都得赔着脸说好话,为了几分钱和人讨价还价。
“三儿,你来卖吧。”
她把刚挣的钱给了老三方梅,老三立刻瞪大了眼睛,一脸的惊喜,
方梅长这么大自己从没有使唤过毛票子,只有逢过年时候阿爸才会给她五分钱,虽然最后都是被王慧兰给拿走了。
之后零零散散过来的买家,方妍都没有再多管,让方梅一个人招呼,平时不爱言语的老三,讨价还价倒是无师自通,每次都恰到好处的能卖出去,赚多赚少都有却也留下了好口碑。
野菌子能卖到一毛,蕨菜能卖到五分。
没有久留,方妍卖完就立马背起篓子,拽着老三一起进了城里面。
两人停在一个小巷子里休息,方梅才把紧紧攥着口袋的手松开,掏出一大把零钱,紧紧的拿在手里,生怕来了一阵风给她刮跑了。
“二姐,这砸办呀,这么多钱!”方梅一脸求助的看着方妍,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自己都没敢数钱。
“怕啥,这是咱自己挣得钱,数数清楚,给咱家里买点东西去。”方妍看着有些惊慌的老三有些好笑,又有些心酸。
方梅认真地一张纸数了好几遍,一脸地惊喜:“二姐,7块2毛6,3斤肉票8斤粮票,咱发财了啊!”
“三儿,走,咱去把肉和粮换了,晚上吃顿好的。”方妍说要换肉的时候,老三的眼睛都亮了,几个孩子从小都没几顿饱饭,更别说吃肉了,也就过年包饺子的时候能见着点儿荤腥了。
“二姐,太好了,晚上有肉吃了!”方梅一下扑倒了方妍的身上,眼里止不住的喜色,也难怪她这么开心,对于她们的家庭来说,一块钱都是巨款。
第三章 书呆子
方妍看着抱着她不停摇晃的妹妹,心里不禁有些酸涩,她高中的时候一心就想脱离农村,进入大城市里,当一个城里人,对家里一直是不管不问。
活了五十几年,她才明白了亲人对她的好,愧疚没能记得别人的好。
想想她前世,确实不懂事,心里只想着上学,然后离开农村,根本不管其他事。
但是对于母亲,小时候要上学,母亲可没给过她一次好脸,要不是父亲的坚持,她这辈子也就是个农村妇女了。
前世的她没钱上学,也没想过自己去想办法挣钱,就指望着阿爸去借,靠苦力去挣。
那时候她还记恨不借钱给她家的人。
后来她才想明白,这个时候的农村哪家不是一群孩子,谁又比谁的日子过得好,人家借给你,自己就得饿着,不借只是本分而已,怨不着人家。
那时候基本吃得都是玉米,窝头,小麦都吃得少,清汤寡水的大米粥好久都吃不上一顿。逢年过节才有白面吃,饺子要一年才能有一顿。
即使是这样的日子,还是有人借钱给她家。
上辈子的恩要还,得记着人家的好,当然,她也是有仇必报。
“钱拿回家,不要给阿爸和大哥,就咱们自己给收着,就他俩那性子,被娘知道了,肯定留不住了。”方妍看着迫不及待想要吃肉的方梅,“走吧,看你馋的,去把白面和猪肉给换了去。”
“我听二姐的,咱自个儿收好了,娘问起来保管不告诉她。”方梅向来听她的话,况且自己家里人还能不知根底,整个方家村她们这个娘都是出了名的胡搅蛮缠。
一路就到了供销社附近,方妍吩咐老三把肉票全换了,家里不知道多久没见过荤腥了,自己就去了道边买棉花糖,家里还有个小的呢。
买好了棉花糖,方妍在供销社把早上赚得粮票换成了白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窝头苞米她实在是吃不下去,不省这钱。
不过也不得不说,这时候的钱值钱,物价也便宜,在城里的工人一个月也就二三十块钱的工资,比后世挤破脑袋的公务员还吃香。
方妍手里拎着米袋子和棉花糖,已经到晌午了,太阳毒得不像话,方妍看着前面坐在牛车上的人艳羡不已,这鬼天气走路时真要命。
方妍叹了口气,现在无比想念自己的奔驰,都不用她动手开车。
方梅也是越走越慢,腿都迈不开了,两人正要在树下歇息的时候,身后传来了几声呼喊。
“书呆子,方妍。”
方妍扭回头一看,松了一口气,可算不用走了,村里的王允泽正赶着驴车正朝这边走来。
待走进了些一看,车上都快坐满当了,都是村里的小媳妇,老娘们。
也不客气,把面袋子和肉往车上一放,就和方梅坐了上去。
“王允泽,楞啥呢,赶紧走啊。”方妍赶紧催促着王允泽赶车。
方妍和王允泽一般大,两人一起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是同桌,方妍脑子里只记得学习,谁也不搭理,王允泽就一直管她叫书呆子,王允泽一直逗她说话,两人才熟落起来,是方妍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之一,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也断了联系。
“这可不就走了,你倒是没窝在家里念书,怎么的去县城了?”王允泽便赶车边回头说道。
又开始贫了,老样子。
“考试都结束了,不得给家里帮帮忙啊。”
对面的秋禾婶看着方梅脚边的三斤肉眼睛都放光,“妮子啊,俺看这些东西可得一两块钱吧,这是在哪儿撞着财神爷了?”
“婶子,昨儿个上山采了些菌子,今天拿到城里换了些闲钱。”本来趁夜色出发,除了早点占个摊位,就是想躲开其他人,低调着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