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79)

作者:竹叶西风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重生 年代文 关键字:主角:李明言李明海 两岁被亲生父母抛弃,十九岁家中顶梁柱相继意外身故,明言孤身一人挑起养家的重担。弟弟们相继成家立业,她也领养了孩子过上自己的生活,终老时回顾一生,她无愧于所有人!唯独…对不起自己,如果再来一次,她一定怎么开心怎么来!————————没想到真地回到了过去! 还是在什么不幸都没有发生的时候?重生就算了,还带回一个金手指,可以买买买卖卖卖的那种。看着比西瓜还大的番茄,比冬瓜还大的西瓜,比猪还大的冬瓜,大家都傻了眼,原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点击展开

回去的路上李明言很是沉默,她想起很久很久以前那个饥荒的时代,跟小辈们回忆往事的时候,她都会说,那个吃大食堂的时候。

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就是不久的将来,将来将田地荒芜的人们回想起此刻必定是后悔难掩,现在多收一把粮食,将来就能填一点肚子啊。

路上她时不时的看见有人偷偷摸摸的进了焦黄的玉米地,出来的时候怀里有孕妇一般大的肚子。看来无论何时,都是民以食为天,都有清醒的人。

只是没有想到,再回去的路上,正要翻过山去,遇见了一个老熟人,那个单干户他赶着一只牛,还有一只羊,见到李明言,不敢置信的样子:“是你!还真是巧了,我下山正要找你哩。”

作者有话要说:等下改错字,吃饭去了

第61章

老汉赶着的羊长得很不错,是一头刚长成的小木羊,吃也好,留着养崽也好,都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刘老实黑红的老脸笑成一朵儿菊花:“你的草料还有没有,想换一点儿,用这个羊换。这样牛过冬就又草料吃了。”

他算盘打的很好,用一头羊换一头牛,怎么看都是划算的,来年春天小牛也就能使上力了。

山外头的形势他不是很懂,不让买卖东西,那他这山里亲戚送个羊,再被赠送一些草料也是很正常的嘛。他无师自通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对策”,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棒。

还没有等他说出这筹备已久的劝说,就听到这小两口说道:“好。”

“到时候大爷您就说我们是亲戚,远方的表大爷那种,不然您住山里可能没人查,我们现在是属于集体的,这么多的眼睛盯着,到时候被人举报,我们家可就完了。”李明言细细的叮嘱大爷。

大爷点头点的胡子翘起,上一次下山听到他说卖牛都躲得远远的,他也估摸出个大概,自然是李明言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他也怕难得有人愿意跟他交换,再被他搞砸。

他也问了至今一直疑惑不解的问题:“你们山外人咋回事,炼铁炼了一个月了,我看炼出来的铁疙瘩都摆在路边上,那有啥用。”

李明言用村里老人最朴素的理解告诉他:“国家要打仗,炼铁用来做炸弹。要赶上美国,超过英国。”

刘老实还是很迷糊,不知道赶英超美和炼铁有什么关系,不过为了不叫外人看扁他这个山里人,半是迷糊半是糊涂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李明言也从刘老实口中套出了不少话,原来他是在二十年前和家里人一起逃荒逃到山上的,那场大旱灾叫无数人逃离家乡,奔赴到各地去。

他们一家四口,爹娘还有刘老实夫妇,误走进山里,见深山里还算丰饶,吃野果,橡子面就在深山里活了下来,他觉得山里还不错,即便是橡子面又苦又涩,闹饥荒了守着一片野生的橡子林,好歹能活命。

就定居在深山内,现在父母都已经亡故了,他们两口子有两个儿子,还有以前日子好的时候添置的牛羊,就是山下虽然不打仗了,可是政策瞬息万变,总叫他摸不着头脑。

“打地主分田地的时候,我吓得不敢出门,生怕人家分到我的田地,俺老婆子说山里的地人家不稀罕,叫我放心,后来果然熬过去了。就是后来没有参加合作社,人家说我没有交提留金,也没有交公粮,人家说不是合作社的社员不能买药,俺娘没有熬过去。”

单干有利也有弊,不过即便是人家卫生所卖给他药,也就是止疼片开几个,治不了什么病。

相对于后世的生活条件,李明言只能可惜,他们生错了时代。熬到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小别墅的时候,苦日子才算过去啦。

家里陈梅准备了一锅的凉开水,李明言解开背篓,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碗喝个痛快。

陈梅来不及检查李明言拿下来的背篓,家里来了一个陌生的人,牵着牛赶着羊的,她左思右想,家里也没有这门亲戚。

灰黄发白的衣服,上面还有白白的棉絮留下的痕迹,显然是一件冬装改制而成的,手局促的交握在一起。

刘老实第一次到人家家里来,牵着牛不敢进门,怕牛羊去啃人家家里的菜地。

李明海招呼刘大爷进屋,同时跟陈梅介绍:“这是路上碰见的,来换点儿东西。”

陈梅表示理解,家里常来换东西的,多是拿着粮食来换,没有见过背着的布袋空空,却赶着牛羊的——牛羊现在一般是属于生产队的物资,私人家庭没有资格拥有。

她热情的招呼人进屋去,刘老头死活不肯,理由也很充分,因为要看着牛羊,不能祸害人家家里的东西,最后好歹叫他将牛羊都拴在树上,才算肯进屋说话。

李明言带他去看自家屋子后头堆着的他想要的草料。

刘老实表示很满意,“一头羊能换多少?”

其实要说就是把所有的草料都弄走都可以,毕竟一头羊的价值,怎么也得一千块吧。

而她也不得不为村里的牲口考虑一下,这东西是甜的,吃了上膘,是很好的养料,“你想要多少?”

“这个的一半?”

一半还行,李明言犹豫着点头,觉得自己有诓骗老人的嫌疑,这刘大爷看着比自己爹还要大,她不忍心。却见刘大爷搓着手很有些兴奋以及迫不及待的样子。

他能不开心吗,愁了很久口粮问题解决了,牲口也是要吃精草料的,不然不长肉,没有劲儿。这个堪比牲口最爱吃的黑豆还有渣子饼。

就是一次运不回去,有点儿困难。

刘老实吃过饭,一抹嘴,在老牛身上驮运了两个小山包一样的草料,看的人胆战心惊,生怕老牛被压垮了。刘老实笑着:“没事,我知道它几斤几两,心里有数。给它儿子驮口粮,它知道着呢。”

他爱怜的抚摸着老牛牛眼下的脸颊,得到的是老牛哞的一声长叫。

***

那只羊被留下,眨着懵懂的眼睛,无知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看到旧的主人离开,浑然不知接下来要面对的命运。

李明言已经想好了烤羊肉孜然羊肉羊肉汤等等十几种做法,家里盖房正好需要肉类,这只羊简直是雪里送炭。

李明言将刘大爷送到了村口,然后亲眼见到刘大爷迎面遇到几个穿中山装,胸前口袋插钢笔的人。

如果没有例外,乡下地界,这样一身行头的男人,只能是小领导了。

好死不死的,这群人似乎还注意到了刘大爷,正在上前攀谈。要说李家庄出名过一阵,好多的领导观摩,差不多所有的领导她都混了个脸熟,这一队此时来的目的她却不知。

一行人看到一只牛驮了这么多的草料都很好奇,他们的思维里,当然也是陌生牲口是大家的,是集体的这件事的。

于是想采访一下大爷,看是不是某某村的草料不够吃,李家庄仗义援助这种互帮互组的感人戏码。

他们叫住了那个穿着异常艰苦朴素的老农民。

“大哥,你是哪个生产队的啊?”

“我不是哪个生产队的,是山里人。”

“山里人是哪里人啊?”

“你这人,山里人就是山里人。”刘老实有些生气了,是听不懂他的口音吗,怎么说话这么叫人生气,他最烦那些嘲笑他口音的人了,明明也没有差多少,怎么就听不懂了?

李明言着急慌忙的赶上来,正听到刘大爷硬脾气的一句,山里人就是山里人。

眼见那些领导们脸有愠色,好歹也是一方小吏,平头老百姓看到都要给几分面子的,眼下关心一下群众竟然被拂了面子,自然是觉得有些尴尬的。

李明言连忙找补:“我这个大爷不太会说话,他住在山上放牛放羊,很少跟人接触的。”

好吧,打头的中山装沉思了一下,原来是没见过世面的,什么都不懂还可以理解,果然见他低着头不说话了。

“好吧,他是哪个生产队的,驮的草料是你们李家庄的吗?”

“是,驮回去给牛过冬的。”说着李明言推了刘大爷一把。

刘大爷大梦初醒似的,“嗯,嗯对,我得回去了,再不走天黑也回不了家。”

说着扬起鞭子,呼喝一声,离开了是非之地。

领导呵呵的笑,老实头就这么个脾气,也不能怎么着他,还有人调侃:“他离得够远的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