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黑莲要洗白(穿书)+番外(73)
到不怪他怀疑,而是他这里分明十几号有头有脸的名医,可到头来却是从他女儿口中一个不曾听过名讳的无名之辈里听到了一些瘟疫药方的可能。
明和诚道,“当真?”
明熙挑眉道,“自然当真,我岂会用这种事情来诓您,难道爹爹不信我?”
明和诚皱眉道,“这事情可有人知道?”
明熙语气一转,认真道,“我来就是为了这事,不瞒爹爹,沈大夫找出医治瘟疫的其中一味重要的草药,但是外界不知怎么传成了他写出了药方,这事情放在平日不过是个无伤大雅的误会,但自从这事情传出去后,沈家医馆已经来了至少四五批人,而且其中也有林家。”
听到林家,明和诚的神色有些凝重,“他们去做什么?”
明熙道,“爹,你别忘了林家也是做生意的。”
“可……”
“不,爹爹,生意人自来嗅觉敏锐,他们既不从医为何也对这个药方感兴趣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林家人很聪明,瘟疫要命,大多数人为了医治自然愿意倾家荡产,而谁得了药方岂不是一本万利。”
明和诚的脸倏地冷了下来,厉声斥道,“这是发的人命财!”
明熙点头道,“所以,女儿才来这里,沈大夫是打算将来要将药方公布的,他是为了大义,所以绝不允许这张药方被人牟利,而因为消息泄露已经有人蠢蠢欲动要去打沈大夫的主意,爹,女儿已经和他们说了,药方将来会在明家手中,但还有没有更大胆的女儿不敢去想。”
看着明熙坚定又认真的眼睛,明和诚第一次升起了一股莫名的可靠感,深感女儿这一次似乎是真的长大了,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想到这里明和诚感慨道,“熙儿,你是真的长大了。”
明熙脸上一热,突然被明和诚这么一夸,倒是难得的有了一丝羞涩,道,“爹,女儿明明一向很懂事的呀!”
因为明家的参与,林家和那些打歪主意的最终并没有在沈家医馆这里得到想要的东西,与此同时,之前从南方来的那些流民也终于按照之前预测的可能向着平安城迁徙了过来,按照他们打探的消息,赶第二日太阳下山应该就能徒步走到平安成了。
不过林岸对此早有计划,早就在这些流民回来到平安城之前就着人去搭建了好些茅屋和准备了多余的帐篷,甚至就连粮食也早早找明和诚准备了,虽然粮食不多,但几千人食用还是能撑上一段时间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搜集了相关药草,只等备用。
其实这些原本都是不可能拿到的,都是经过了林岸和宋濂百般说服,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明家和宋家自己出资的,药草大部分也都是沈清和和一些义商提供的,因为他们都信任林岸便都交给了他来处理,不过在看到林岸的处理安排后,这些人都很满意。
因为担心那些流民身上带着的瘟疫,又怕他们会失控冲向城内,所以在这些流民到达平安城门之前明和诚一直叫手底下的人严阵以待,进入戒备状态随时应发突发事件。
但到了傍晚的时候那些流民也都或三三两两,活成群结队的感到了,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些人并没有他们原本现象中的暴戾或者蛮横,而是自觉地停在了城门之外,眼巴巴的看着城门之外林岸为他们准备的用来迎接他们的东西。
先是有个脚底下被石头磨破了的小孩突然哭了,接着是几个妇女,最后好似成片的哭声,他们从南方一路逃到这里跋涉千里,不管走到那里都被人驱赶或是躲避,别说伸出援手,就是看见他们也要捂着袖子躲得远远。
这些流民也怕连累别人都只敢尽量捡着无人的小路去走,他们离开噩梦缠绕的家乡一路逃命,住过荒山,宿过野岭,吃过野果,也常常饿着肚子,一路而下为仅仅就只是想要找个能给他们遮风避雨的安居之所,这一路上病倒多少人,死了多少人,无人统计,但他们很清楚,身边的亲人都在慢慢变少,但没人敢去问,更不敢去说,而最最不敢的就是去想什么时候能停下脚步歇歇。
可是走到平安城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们原本也是不敢凑过来的,就怕被人追,被人撵,可是他们身边的亲人病的太多了,太需要食物和药草了,所以只能过来碰碰运气,可是他们都看到了什么。
草屋,帐篷,篝火还有架在火上的热粥。
看着这一些,这些跋涉千里艰难求生的人们终于哭了。
平安城,真的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给人能带来和平和安宁。
原本准备的那些所谓攻防和工事都没有派上用场,这些流浪的人们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丝宽容和帮助,他们就这样在平安城外暂时驻扎了下来,没有人一个人挑事更没有一个人抱怨,他们对平安城的所有人都只有感激。
看到这种场面,就连明和诚的眼眶也微微有些泛红,他身边的侍卫也有偷偷抹泪的,以前有多害怕这些流民此刻就有多同情。
明和诚看到这些衣衫褴褛的妇女老幼,当即便让林岸去调集城中最好的大夫过来医治,但让人没想的是,第一个报名的却是沈清和。
明和诚原本因为他找到了可能一直瘟疫的药草而特意批准他可以待在医馆里不必理会外面琐事,但沈清和在听说这些南方流民留下来后便第一个冲了过去,用他的话说只有亲自面对这些疫病才能做到医治,否则就只是纸上谈兵。
明和诚原本还担心他被染上疫病,可是看沈清和信心满满又听林岸几人都劝,明和诚这才作罢,但是最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沈清和去的时候明和诚也派了好几个亲信的大夫参与了进去,这几个人也是有名望又深厚医术的老大夫。
有了他们的参与,沈清和的工作进展的也更加顺利了,而就在这些流民抵达的半个月后,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这些人除了一开始就病入膏肓的,在后面半个月的时间里也只死了三个,其中两个是年老体迈,剩下的哪一个则是个七八岁的孩童,小孩子身体本就体弱又受了这么多日的旅途折磨,终于被病魔打垮。
沈清和很是自责,更是日夜不休的钻研,终于在一个月后交给了明和诚一张完整的药方。
看着药方,明和诚的第一个决定便是立刻派人去全城搜集这张药方上的药材,然后按照沈清和的标注熬制,分派给每一个被染上瘟疫的病人。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坚决做到了分文不取。
折磨了平安城数月的瘟疫在渐渐消退,明熙和每个人都开心极了,她去沈清和的小院去找林岸,却并没有找到,最后还是在阿淮的指引下来到了以前的邻家旧院。
看着站在大门外形单影只的林岸,明熙走过去轻声说道,“为何不进去?”
明明他的眼中都带上了泪水,可是却始终只是站在门外。
其实明熙已经想好了,等瘟疫事情彻底解决,就让明和诚恢复林岸母亲林沈氏的自由身,让这这一对苦难的母子回到自己家。
可是林岸却摇了摇头,道,“回去不了。”
明熙一怔,没有接话,她不太懂林岸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回不去了,他莫非还在记恨明家?
明熙的心瞬间悬了起来。
大概是看出了么明熙的不安,林岸转头对她轻轻一笑,“我想去见见我母亲。”
明熙点了点头,就感觉手上一紧,自己的手背林岸握了起来,明熙低头一看,心不觉热了起来。
明熙带着林岸回到阔别已久的明府小院的时候,林沈氏正站在院子的树荫下做着女工,她一个人坐在石凳上,旁边的石桌上放着一壶茶,还有一小碟点心。
这是明熙很早之前就吩咐过宝莲去做的,她知道林沈氏喜欢甜品,便每天都会送去一点。
看着母亲熟悉的背影,林岸的眼眶不由红了起来,想起来,他已经有半年时间不曾见过母亲了,比起记忆里那个温柔亲切的女子,眼前的这个女子头上已经长了银丝,背也没有以前挺直,偶尔还要咳嗽两声。
大概是周围太静,一直低头刺绣的林沈氏忽然抬起头来,像是明明只有总有感应他站起来缓缓地转过了头来。
林岸低声唤了声,“娘。”
林沈氏手中的绣帕一点点从手心中滑下去掉落到了地上,脸上也爬满了泪水,她忽然捂着脸小声啜泣起来,“小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