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黑莲要洗白(穿书)+番外(58)
林沈氏那里明熙也会经常嘱咐宝莲过去送些东西,都不算很贵重,都是些吃喝和日常用品,既不会显得格外优待也不会让人太过嫉妒。
每每林沈氏带着感激的语气过来感谢明熙的时候,明熙的心都痛如刀绞,她看着林沈氏满脸笑容的脸,不得不感慨一声,林岸和她的母亲真是像啊,尤其眉眼,秀气又端正,看着人的时候总是带着笑意,温和而亲切,声音也都是清清淡淡。
倘若林岸没生她的气的话,或许两人现在还能拍着林沈氏聊上几句家常,可是他不在这里的。
想到林岸,明熙的眼眶又慢慢红了起来。
☆、插手
林沈氏这次给明熙送的是她新做好的一柄团扇。
扇面薄如蝉翼,但上面绣着的鸟兽花虫却甚是灵动逼真。
林沈氏递给明熙道,“知道小姐喜欢鸟兽,闲来无事就特意做了这柄扇子给送小姐。”
明熙接过团扇,拿在手中静静看了一会,的确是了得的手艺,很难在市面上找到这么精美的绣工了,它那么轻,可是明熙却觉得手中重逾千斤。
她抬起头看了一眼林沈氏,笑道,“林姨,扇子很漂亮,我很喜欢,只是刺绣极伤眼睛,以后少做些吧!”
林沈氏见明熙是真的喜欢,当下欣喜的握了握手,道,“不妨事不妨事,小姐若是喜欢我日后在做一些,换着花样才能新鲜。”
明熙拿她没有法子,又不能直接拘束,只能由着,但还是嘱咐了两句。
见明熙带着团扇离开了客厅,林沈氏转头对着正低头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宝莲,道,“宝莲呐,我怎么看小姐今日里怪怪的?”
宝莲当然知道明熙这是又想起了林岸,但她不敢说,只能含糊道,“有吗?我怎么没发现,林姨,定是您多心了。”
林沈氏疑惑的看了宝莲一眼,又看着明熙离开的方向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过去了两个多月,伴随着最热的季节悄然逝去,林沈氏之前给明熙做好的团扇已经开始被束之高阁。
但炎热时令的渡过却没能另饱含苦楚的人们的心情也跟着轻松,反而开始愈发燥动。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平安城中开始人人自危,整个城池的气氛也变的叫人紧张起来。
起先是有个路过的行脚商在留宿平安城的时候突然暴/毙在了客栈之中,接到报/案的捕快和仵作在检查一番之后回禀给郡长的是此人突发病症暴病而亡。
偌大一个城中非正常死亡个把人并不算奇事,只要不是人为就一切好说,郡长很快便迅速了解了此事,客栈洗刷之后照常营业,然而时隔不久之后,郡长又接到了来自同一家客栈的死亡报告,仵作验尸过后,结论与之前并无异样。
此时,仍旧没人意识到已经发生了什么。
但仅仅又隔了两日,此处的郡长便又接到了几起暴/毙而亡的案子,同样的死亡症状,而且间隔时间之短,不由得让人不有所怀疑。
案头被送到书桌前上,郡长在接到这几起案子之后终于意识到了什么。
但就在他意识到这件事情严重性的时候,城中其他郡中也开始接二连三出现了普通人暴毙而亡的消息。
这消息起初也并没有被官府封闭,多人暴毙而亡的消息很快在城中蔓延开来,一时之间人人自危,而伴随着这种气氛,这种暴毙的案例已经从个例蔓延成了现象。
就在这时候,从平安城外传来了更可怕的消息,南方遭遇瘟/疫侵袭幸存的大批难民沿路而上,一路逃到了距离平安城百里之外的山脚下。
听到这个消息的明和诚早已经赶了过去,而待在明府里的明熙也不断派人去外面打探消息,这个时候城中到处都弥漫着瘟/疫的威胁,街上几乎没什么行人,就连街边的铺子也早早关门大吉,毕竟,比起钱财,还是性命要更重一些。
明熙在明府里待不住,既担心明和诚在外面的安全,又关注外面局势的变化。
好早明和诚快去快回,午时还没到用饭的时候他就赶了回来,换了一身衣服取了些东西后急匆匆准备出府。
明熙早叫人在门口候着,一得到明和诚回府的消息便立刻传过来,所以赶在明和诚出府之前明熙便已经赶过去拦住了明和诚。
明熙满脸担忧的看着明和诚,道,“爹爹,到底怎么回事,外面发生了什么?”
明和诚被女儿忽然拦住,愣了下,原本一脸严肃的模样瞬间柔和,本想要抬手和平日里一样摸摸她的头,但刚抬起来就放弃了,他垂手说道,“熙儿快回去,这两日进来不要出门,乖乖待在府中,爹爹处理一点事情就回来了。”
明和诚一身黑色劲装,外面披着银甲,明显一副全副武装的装束,他身后几个贴身的护卫也是同样的装束,只比明和诚更多了手里的长矛和腰间的大刀。
这可不想是要去和平处理事情的样子。
明熙一见,心脏立刻悬了起来,她急忙问道,“爹爹,外面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要不然你们怎么做这副打扮?”
明和诚没有回答明熙这话,而是摆了摆手是以管家拦住明熙,道,“看住小姐,别让熙儿到处乱跑。”
明管家听罢,忙让他身后跟着得两个家丁出手拦在明熙和明和诚的中间,嘴里却道,“小姐,得罪了。”
明熙毫不在意,直直看着明和诚道,“爹爹,是不是城中瘟疫开始蔓延了,情况是不是很严重?”
明和诚没有回答,但他眼神里的沉重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明熙一见,立刻心头大骇,她心里着急,脑海中立刻浮现起平安城汇总的城墙,急忙道,“爹爹,你现在要去做什么?”
明和诚挥了挥手,让侍卫先行出去,末了这语重心长道,“熙儿,听话,外面太乱了,这时候你千万不要乱跑,别让爹爹担心。”
明熙却追问道,“城墙呢,是不是还没有修好?”
明和诚摇头道,“现在还不是在意这个的时候,有好些人还是发热,我现在就要带人去给他们看病,平安城从来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所以一定不能发生动乱,爹爹是城主,一定要以身做则。”
见明和诚对这件事情毫不在意,明熙猛然间想起原著中因为城墙的残缺导致了后来那些染了疫病的流民和无路可逃的土匪趁火打劫,而他们潜入平安城的入口便是那些没有被修缮的城墙,即便后来去派人镇守,可也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明熙此刻最关心的便是这个问题,但显然根本没人把她这个小丫头的问题放在心头。
明和诚这时候还在关注着那些生病不治之人的病症,听了明熙的话也没什么表态,只反复叮嘱她不要出去,又嘱咐管家将明熙看好,这才又匆匆走了。
看着明和诚急匆匆的背影,明熙心里有些失望。
管家见明熙还在张望,便恭敬道,“小姐,回去吧,这几日外面太乱,您还是听老爷的话不要出府了。”
明熙却转头看向管家,问道,“维城叔,您对外面的情况知道多少?”
明管家一向洞悉世事,明熙估计他应该知道的不会太少,果然,明管家叹了口气,道,“小姐,老爷肯定不同意让您插手的。”
明熙一听,眉头立刻紧锁起来,央求道,“可是这很重要,我想听,维城叔您就告诉我吧?”
管家知道这小姐性子倔,若她要知道什么,那是势必要达成目的的,他想了想,只能道,“那小姐想问什么就问吧,我尽量告诉您。”
明熙顿了顿,道,“修缮城墙的事情是不是还没有完成?”
句明熙所致,修缮的事情之前确实动工了,但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什么,而且之前资金就一直存在问题,又有反对之声,所以不顺利才是理所当然。
果然,管家道,“的确,就像小姐您说的,距离完工还要许多功夫,据我估计,少说也要小半年吧。”
明熙想了想又问道,“那城中暴毙而亡的这些人都有什么症状?”
“症状?”
“我的意思是她们死前有没有出现类似的表现,不如发热,呕吐,反正就是身上有没有类似的不舒服?”
管家到底也是老人,见多识广,一听这话立刻就联想到了明熙这话里的潜台词,他眼睛一瞪,惊道,“莫非小姐是怀疑这些人得的是,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