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春风(重生)+番外(28)
段棠几辈子第一次听见这种说法,很是惊奇:“这事你还想骗我!我可是知道的,我生的瘦小,我娘生我的时候,根本没有吃苦,怎么还九死一生了?”
段风忙给两个人斟满茶水,接茬道:“你又知道,怎么就不是九死一生了,那时候咱家穷,你在娘肚子里可能吃了!”
段棠嗔怒:“瞎说!你才能吃呢!让爹说,你说了我不信!”
段靖南摸了摸段棠的头,回忆道:“你娘怀你的那年夏天发了水,闹饥荒。那时候爹职位低俸禄少,一家人勉强饿不死。你娘怀上了你,爹也高兴,可转念一想又怕养不活,连累了全家,就琢磨着先不要你,等年景好了再生养孩子。可你奶奶和你娘都不肯,你奶奶为了这和爹生了一场大气,差点将爹赶出门去。”
段棠中肯道:“爹,你也挺渣的,我娘都怀上了,你还不想要。咱们是一家人,挨饿受难都要一起,一言不合怎么还不要我了。”
段靖南垂了垂眼:“也是爹想岔了……你的生在春天,青黄不接,家里的红薯粗粮都快吃光了,更别提给你娘补身子。那年山林里河水里,但凡能吃的都被人吃了,粮食贵的吓人。你奶奶用打算传家的银手镯,换了二斤白面,二斤白米,可还是不够你们娘俩吃。”
“后来呢?咱家怎么熬过来的?”段棠脸上的笑意也不见,虽然来到此处就有记忆,可那时段棠才生下来后,眼睛看不见,手脚也不自主的动,完全无法协调自己,每日就是吃了就睡,根本不知道周围在闹饥荒,更不知道家里连吃得都没有。
段靖南道:“老家院里的棠梨树,三月就开满了花。你奶奶将树叶与花都采了下来,存了起来。每天用一层白面裹起来蒸上锅,做疙瘩给你娘补身子。奶水不够就喂你米汤喝,这才把春天熬过来了。”
段棠认真的回想了一会:“我都不记得了,还有呢?”
段靖南本来还有些伤感,听见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过百日,你娘让我给你取个大名,我就给你取名叫段棠。你能熬过这个饥荒,得亏了咱家的棠梨树。”
段棠道:“我的乳名是娘给取的吗?”
段靖南又摸了摸段棠的头:“是你奶奶早就取好的,你奶奶说她一辈子把人间的苦都吃遍了,以后咱们一家就光剩下好日子了,所以你就叫甜甜。”
城外如火如荼的练兵,城内还是一片祥和。
城东连成片的大宅子,几乎都是冯氏一族的。冯千里身为冯家现任的族长,占得位置与面积都是最大最好的。
清晨风,还有些微凉。
清心小筑内,小桥流水,鸟语花香,花草成林。
冯玲端着托盘进了书房,冯桢急忙盖住了桌上的书本,这才看向冯玲:“阿姐,你怎么来啦!”
冯玲将托盘放下:“给你做了些点心,快来吃。”
冯桢笑嘻嘻的坐到桌前,吃了口点心:“阿姐,你今天不忙了吗?”
冯玲坐在冯桢对面,笑道:“该忙的都忙完了,没什么好忙的了。”
冯桢道:“往年这个月不是都去庄子上看账,今年怎么还没去?”
冯玲脸上的笑容僵了僵:“事情那么多,哪能走得开,你看这株人参成色多好,我特地买来给你补身子的,书什么时候读都可以,莫熬夜了,万一伤了眼,以后可怎么读书啊?你看你最近都瘦了。”
冯桢也没看一眼那人参,咬着点心起身,朝房里跑去,抱着一个盒子跑了出来:“阿姐,这个给你!”
盒子里码的整齐的银子,看起来竟是有五百两,下面还放着二百两的银票。
冯玲惊讶:“你哪里来那么多钱?”
冯桢笑道:“有些是挣的,有些攒下的月钱。下人们近日总说起你的亲事,我就想着让你多添些首饰和衣服,好去相看人家。这些也不多,等以前我挣多了,就给你买一套东珠头面。”
这话说起来有些远,两年前段棠定亲,段靖南从省会定制了一套东珠头面,做工别致又新颖。冯玲着实羡慕了好久,可惜那一套头面怎么也要上千两,家里是无论如何不会给她买的。
冯玲悄悄的用手帕拭了拭眼角:“什么东珠头面,多少年前的事了,我早不想要了。你以后要好好读书,听大哥的话,考个举人,我也就放心了。”
冯桢放下点心,闷闷的开口道:“我不喜欢读八股,也不想参加科举……”
冯玲沉默了片刻,轻声道:“好,实在不喜欢读书,咱就不读了。不管如何,我和大姐、大哥、二哥都会管你的。”
冯桢真是惊奇的看想冯玲,往日里督促他读书最紧的便是冯玲了,如今却突然说出这番话来,冯桢本该高兴,可不知为何莫名的感觉不安。
冯玲打了一下冯桢的额头,笑道:“干嘛这样看着我?”
冯桢道:“阿姐,出了什么事?”
冯玲笑了一声:“能有什么事?我就是不放心你……”
冯桢道:“有什么不放心,家是你管着,我又住你隔壁院,我都那么大了,难道阿姐将我绑在身上才能放心。”
冯玲岔开了话:“最近怎么不见你去找段棠?”
冯桢更是吃惊:“你前些时日知道我去找她,不是还生气了吗?”
冯玲噎了一下:“我那还不是怕她刚退婚,你就老朝她家跑,对她和你的名声不好。否则,你以为我爱管她的事啊!”
冯桢偷偷的翻了翻眼:“放心好啦,她说了,嫁谁都不会嫁给我。”
冯玲又噎住:“她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有什么不好的?与段家做婚事那是咱们家吃亏,她凭什么看不上你?”
冯桢无奈:“当初怕我娶她的是你,现在你又这么说……”
冯玲道:“我这不是怕以后我不在了,有人欺负你吗?这内宅里门道多着呢,那些人要是使绊子,就你这样的性子怎么对付得了,她好歹是个母大虫,你们要是成了亲,我看这个家谁敢欺负你!”
冯桢认真的看了冯玲片刻:“阿姐,你有事瞒着我。”
冯玲垂下眼,低声道:“哪有,我就那么随口一说,女儿大了都要嫁人的,我总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家……”
冯桢道:“阿姐要是不肯说,我就去问问朱姨娘他们去。”
第29章 我就是一个太监啦
济世堂每日辰时之前开门,伙计们要收拾好柜台,将柜子里几百个抽屉都填满。
段棠虽不领工钱,可还是每天这个时候就会早早的来了,帮忙分放药材,顺便记几种药材的用处与用法。每天记几种,这一个多月已是记了不少。
辰时刚过,济世堂里还没有什么人,段棠正在对着一本医书抄药性。片刻后,感觉有人走了过来,身旁还有别的伙计,她着急写完,倒是没有抬头招呼人,可那人一直站在身旁不走,她不禁抬起头来,正对上沈池的满是笑意的双眼。
沈池微微颌首:“不错,我就说你有天分,没有师父指点,还能自己找到门路。”
段棠满目惊喜,忙放下笔:“沈大夫!您怎么来石江城了?”
沈池笑了笑:“有点私事,也听说这两个月此处的病患较多,我就过来看看。”
段棠看医童沈全抱着药箱跟在后面,恍然大悟:“我一直以为你是村医,原来你还是这里的坐堂大夫啊。”段棠左右看看,见没人看自己,这才小声道,“这里的坐堂大夫都有些名气的,就是脾气大,个个不好伺候,也不好相处,你可小心些。”
沈池忍着笑:“原来你一直不肯跟着我习医,是怕我这个赤脚大夫教不了你啊?”
段棠忙摇头:“那可不是,你肯收我,我心里还挺高兴的。可步涉村离家太远,我也不能天天跟着你不回家啊。当初我还以为回来找个师父不难,谁知道这些人脾气那么大,一听说我是女的,别说拜师了,若我不是段靖南的女儿只怕会被人乱棍打出去。”
沈池忍不住笑了一声:“好啦,我最近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你若无事就过来跟着我。”
段棠忙道:“那太好了!我还有好多不懂的地方……你在哪里落脚?若是没有地方,我家可以住。”
沈池道:“我有住处,一会跟我过去认认门,掌柜那里我去说。”
石江城的内衙,住是历任知州的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