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头发剃得很短,根根直立,看上去粗且硬,好像长着满头的刺,张牙舞爪的。
头发软的人心肠软,而头发硬的人,心肠也冷硬。
杨佩瑶感到莫名的拘谨,身体坐得笔直。
好在从仙霞路到文山街并不远,十几分钟便到了。
杨佩瑶道谢下车。
“不用客气,都谢好几回了,”顾静怡道:“有空给我打电话,你知道我家电话号码吗?”
杨佩瑶笑道:“知道,37248,你二哥告诉我的……那我想出门的时候就找你,正好向你请教考试的事儿。”
顾静怡应声好,朝她挥挥手。
杨佩瑶在门口站了片刻等汽车远去才进门。
出人意外地是,大哥杨承灏竟然在家,与陆秀玫站在廊檐下不知在说什么。
面色不太好看。
杨承灏在杨致重麾下担任军需处处长,工作繁琐忙碌,平常早出晚归,就算三两天不回家歇息也是常事。
来到杨家这些日子,杨佩瑶才只见到过他一次。
杨承灏没穿军装,而是穿了件白色衬衫配藏青色西裤,衬衫敞着两粒纽扣,儒雅之中带着几分狂妄不羁。
看到杨佩瑶,杨承灏唇边绽出笑容,“瑶瑶出门了?”
杨佩瑶扬一下手里盒子,“买了盒铅笔,本来打算买支笔,太贵了,要十八块,还有二十多块钱的。”
杨承灏道:“派克金笔是不便宜,你可以买万宝龙或者百利金的,差不多七八块钱一支。”
“没看到这两个牌子。”
杨承灏道:“新安百货肯定有,我明天去给你买一支。”
“谢谢大哥,”杨佩瑶大喜过望,觑了觑陆秀玫脸色,嘟唇撒娇, “大哥顺便帮我买瓶墨水,还有橡皮。”
只买钢笔不买墨水相当于没有,而杨佩瑶手头只三块五,得熬到月底才能发月钱。
她还许诺请顾静怡吃冰激凌呢。
杨承灏毫不犹豫地答应。
杨佩珍在屋里听到,冲出来道:“大哥我也想要支钢笔,钢笔比毛笔方便。”
杨承灏愣了下,点点头,“好,也给你买一支。”
杨佩瑶很无语,怎么什么便宜事情都少不了杨佩珍?
但又说不出不是来。
毕竟杨佩珍也唤杨承灏一声大哥,她提出要求,杨承灏也不好拒绝。
可这样的话,杨承灏一下子要掏出二十块大洋。
只怕陆秀玫会不高兴。
毕竟她跟杨承灏是夫妻,他们才是一体的。
杨佩瑶偷眼瞧过去,陆秀玫神情淡淡的,看不出端倪……
第9章 劝告
吃过午饭,杨佩瑶陪太太上楼,提起此事。
太太鄙夷道:“眼皮子浅的只能看得见芝麻了,还整天觉得自己无比精明,以为别人都看不出骨子里的穷酸气……你大嫂不是为这个置气,你大哥打算调到三旅当参谋……三旅驻地在龙泉。”
那就是要两地分居?
杨佩瑶压低声音问道:“大嫂不舍得跟大哥分开?”
太太瞪她一眼,“年轻姑娘家,打听这么多闲事干什么?”
杨佩瑶抿嘴笑笑,“娘,要是大哥去龙泉,就让大嫂跟着一起呗。说不定过两年我能多个小侄子。”
“再说吧,你大嫂娇生惯养长大的,谁知愿不愿意去那里受苦?” 太太又叹声,径自往三楼走。
杨佩瑶回到自己房间,寻刀子削好铅笔。
离八月三十考试还有十八天时间,她要列个计划表,把要复习的书目通读一遍。
英文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只需把每课词汇过一遍就可以,她相信自己的实力。
数学应该也还可以,虽然大学里的高数都是老师高抬贵手才通过,但她毕竟经历过高考,底子还在,而且初中数学不会特别难。
重点复习的只是国语。
课文要读熟,那些繁体字即便不会写,至少得认识。
翌日,杨佩瑶起了个大早,快手快脚地洗把脸,把头发扎成个马尾,就到房间附带的小阳台上读课文。
一楼小花园里栽了十几竿翠竹,刚巧伸到二楼阳台旁。
晨阳斜照在竹叶上,碧绿欲滴。
时辰尚早,风略略有些清凉,扑面吹来,令人神清气爽。
按照杨佩瑶的经验,初中升高中,考的内容大多以初三学过的知识点为主,因此她先从国三的国语书开始读。
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尤其做客观题的时候,即便读不懂题干的意思,凭借语感也能选中正确答案。
杨佩瑶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字词用铅笔圈出来,打算请教太太。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个小时。
春喜敲门喊她吃早饭,杨佩瑶答应声,感觉嗓子有点哑,连忙喝口水润了润,换过身上睡袍,这才下楼。
人差不多都到了,杨致重和杨承灏以及杨承鸿都在,难得的齐全。
饭菜也丰盛,单是粥就准备了两样,还温了牛奶。
一大家人鸦雀无声地吃过饭,周妈跟春喜将碗筷杯碟撤下去,杨致重清清嗓子宣布道:“承灏要调任龙泉,下周就走。”
太太面色淡然,四姨太也不意外,想必事先已经听说过。
二姨太跟三姨太都是一脸惊讶。
三姨太问道:“杭城待得好好的,怎么想起去那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是山路不好走,去一趟得一天一宿的路程吧?”
二姨太则问:“大少奶呢,也跟着去?”
杨致重冷声道:“承灏去剿匪平寇,还能把婆娘拴在裤腰带上?”
那就是不让陆秀玫跟着了。
杨佩瑶偷眼看去,陆秀玫双手捧着茶盅,目光直盯盯地看着茶水,像是要看出个花儿似的。
表面看着没什么,心情应该会难受吧?
她是大家庭长大的老派女子,一向讲究温良恭顺,杨致重发话不许去,她势必不敢违抗。
可夫妻俩分居两地算什么?
杨致重跟太太都才四十多岁,用不着儿媳妇伺候,又没有孩子拖累。
况且,陆秀玫不过去,杨承灏没准儿会在当地纳个姨太太,这不是硬生生把一对夫妻变成怨偶吗?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异地总是不靠谱。
正思量着,听到杨致重吩咐杨承灏这几天把军需处的公事交接完毕,吩咐太太给杨承灏准备简单的行装。
训话完毕,杨致重与杨承灏去公署,其余人等各自散去。
杨佩瑶看着陆秀玫上楼,悄声问太太,“爹干嘛不让大嫂跟着?”
太太道:“你爹想让你大哥继承家业,他大学毕业之后就进了军需处,从来没真刀真枪地打过仗,镇不住手下人。龙泉那边山匪多,过去拿他们练练手……这不怕你大嫂扯后腿?”
杨佩瑶撇撇嘴,“早知道就先别给大哥成亲,等他能撑起事来再说……军队里可是有不少随军家属,人家怎么就不怕扯后腿?”
“胡说八道,”太太斥一句,“别人能跟你大哥比?你大哥被拿住,你爹不就受制于人了?”
杨佩瑶无言以对,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某知名电视剧。
有位将领要攻城,敌人把他老婆拉到城墙上,喊道:“XXX,你要敢放炮,就先把你老婆杀了。”
将领左右为难,一边是大义,一边是发妻。
最终他老婆自杀,帮他做出了决定。
杨致重顾忌得肯定也是这点。
可是,中国历代大多是男人执政,男人发动战争,为什么总爱让女人背锅,让女人担“祸水”的名头?
杨承灏如果连自己老婆护不住,那也算不上真正强大、有能力的男人。
杨佩瑶暗中嘀咕着,上楼去找陆秀玫。
倘或换成她自己,她势必要跟着去,但她不能替陆秀玫做决定,只能安慰她几句。
没想到四姨太胡艳美也在。
她口沫横飞,“你去不去趁早拿个主意,别磨磨蹭蹭地不成事。”
陆秀玫手里攥一条手绢拧来拧去,细声细语地说:“我想去,可要真的拖累大少爷怎么办?”
四姨太恨铁不成钢地说:“那还是别去了。”
杨佩瑶不由微笑。
四姨太跟陆秀玫年纪差不多,性情却截然相反。
不能说孰优孰劣,只能说杨佩瑶更认同四姨太这般爽利的性格。
只不知她为什么给杨致重做了小,按理说,这不像四姨太的做派。
陆秀玫犹豫片刻,终于做出决定,“我去……可是被都督知道怎么办?”